本文摘要
qzss.top
中国书法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一部完整的书法史,应当包括书体演变史、技法形成史、风格发展史、流派递嬗史、理论批评史、传播交流史等。本篇的任务仅在勾勒中国书法史的主要轮廓,其重点在书体演变史和风格、流派史;技法的演变在重要的历史发展关节处稍加点明;书法理论批评史,内容极丰富,本篇仅就对书法发展有重大影响、或对流派的形成与时代风格的产生有重要意义的稍加说明;书法的传播交流,本篇亦仅穿插了一两个史实,以见中国书法早有跨国度影响之一斑。
中国书法史上的书体演变过程,至汉末已基本结束。魏晋虽尚余尾声,但从汉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已经以文人书法流派史和风格递嬗史为主干。因此,本篇从先秦至汉,重点在阐述书体演变的轨迹及其内在规律,尤其对至今尚模糊不清的“隶变”问题作较详细的说明。魏晋以后,则集中篇幅说明文人书法流派的发生、流变和发展,对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和流派(如唐代“草书三杰”、“宋四家”等)阐述较详,其他则稍简或从略。在中国书法史上,除了文人书法流派外,尚有民间书法一流,但它毕竟不是书史的主流,限于篇幅,本篇除了对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者(如秦汉简帛书、南北朝石刻)加以说明外,对其他很有意味的民间书法(如唐人写经、敦煌墨稿等)便不得不略去了。
从一部书史,我们可以总结若干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实现的,如文化背景、社会状况、哲学思潮、乃至地理环境、书家的心态等等,均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本篇主要围绕这样一个规律对书史发展加以说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以稳定的承继性、渐进性为其基本态势,传统的积淀、丰富、拓展和“入古出新”的变革,乃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规律。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史,并非是“越来越好”的简单直线,绝非后代均胜过前朝,但每一个朝代都从不同的角度,甚至以不够成功的尝试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书法史又是一个不断创造、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发展的大规律谁也无法否认。对书法史所知甚少,理解甚浅,便盲目、武断地认为中国传统书法是“封闭性”的,传统书法已丧失了活力,这是十分荒谬的。中国书法“入古出新”的发展规律是由书法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不是人为的强加和虚设,这一规律存在的理由已在“导论”中有所说明,本篇则对这一规律进行具体的介绍,旨在启发我们今天怎样走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入古出新”之路,将我们的先辈所创造的这一灿烂文化弘扬光大、继承传递下去。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书法这样写,才有节奏感
在书法作品的章法中,除了黑白的字的平面排序构成外,还包含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章法的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书法赏评中必然要谈到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书法的技巧问题,也是艺术问题。▲王羲之的《得示帖》...
汉字“诛”的颜体书写演示
诛释义1、谴责:口~笔伐。2、杀(有罪的人):害民者~。3、要求:~求无时。周武王始诛纣...
成渝地·巴蜀情,2022成渝德眉资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启
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四川省文化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成渝地·巴蜀情’巴蜀文旅走廊2022成渝德眉资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成都站)”于10月9日在成都市...
被骂“完颜构”的南宋皇帝,书法造诣专家都夸,外行:写得不好!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书画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直接成为后世的典范。宋代的皇帝的艺术造诣都很高,尤其是北宋徽宗、南宋高宗二人,在中国皇帝中可以傲视群雄!宋高宗赵构在历史圈里被戏称为完颜构,他对金朝...
书法到底是什么?
书法,其实就是用一定的书写工具进行书写的艺术,只不过它比一般艺术更加严谨,因为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度规范,所以称之为书法。书法这两个字可以拆分开来进行理解。所谓的“书”,并不是我们平时意义上的“书籍”,...
《书法幅式与装裱》-中国书法传奇
在书法的世界里,有一场盛大的舞会,所有的书法作品都受邀参加。每幅作品都精心打扮,它们要选择合适的“衣服”——装裱。一幅楷书作品穿上了精致的边框,就像一位绅士;草书则选择了流苏和飘带,舞动起来像风一样自...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