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韩国又要剽窃,企图拿笙去申遗,幸好被民乐大师吴景馨姐弟阻止

韩国又要剽窃,企图拿笙去申遗,幸好被民乐大师吴景馨姐弟阻止

3年前 (2022-09-15) 热度:1074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是汉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是随造的。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的乐器,也是世界上现存大...

笙,是汉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是随造的。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主要由笙簧、笙苗和笙斗构成,所用的原材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汉代以前的笙管大都用紫竹或者芦竹制成,笙斗用瓠制作,笙片由竹子制作而成。汉代之后,簧片改用铜制作,隋唐时期笙斗用木当材料。近现代的苏笙和方笙是用木斗,不过山东的笙是用金属笙斗。另外,笙管数也在变化,由先秦时期的12到18根增长到唐宋时期的17到19根。

笙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发音高雅、清越,歌唱性强,音质柔和。毫无疑问,笙是中国的东西。然而,又有国家无耻地拿它去申遗。这个国家不是别人,正是一直企图掠夺中国文化韩国。从屈原到李时珍,再到汉服等等,韩国从未停止无耻行径,现在又向笙下手了。幸运的是,在韩国得逞之前,被一对姐弟成功阻止。

吴景馨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的传承人。其父亲吴仲浮是民族乐器制作大师,曾在北京民族乐器厂工作。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和弟弟吴彤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演奏各种乐器,并帮着父亲制作乐器。八十年代初,吴仲浮从厂里退休。但中国的艺术大师们离不开他,强烈邀请他出山。

为了让宏音斋制作技艺能传承下去,也为了祖国民族音乐事业,吴仲浮同意了,把希望寄托在女儿吴景馨的身上。她本来在国营公司上班,前途很不错,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辞去了工作,和弟弟全身心投入到宏音斋制作技艺的事业中。姐弟俩先后获得了很多荣誉,父亲去世后,她成了宏音斋的传承人。在她的经营下,宏音斋成了我国乐器行业的佼佼者。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吴景馨从1997年开始收徒,推广民族乐器。而弟弟吴彤组建了中国第一学院摇滚乐队轮回乐队,成了国家一级演员

韩国一些对笙很感兴趣艺术家听说了姐弟俩的名声后,来到中国,在吴景馨的宏音斋买了100台笙,并提出让他们教授笙的演奏方法。他们想着能把笙传到国外也是一件好事,没多想就同意了韩国人的要求。吴景馨和吴彤认真教这些韩国人如何演奏笙,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目的似乎不单纯。他们不像其他弟子那样专注演奏技巧,令姐弟俩很疑惑。不久,吴彤在韩国演出结束后才得知,韩国正在准备把笙申遗,让他非常愤怒。笙明明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岂能让韩国抢去?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姐姐,商量对策。

得知韩国艺术家的真正企图后,吴景馨也很生气。姐弟俩商量后决定:要赶在韩国人之前申遗,保护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准备各种申遗工作。另外,吴彤也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的遗产谁在乎?》的文章,向众多网友阐明韩国正觊觎笙,并企图拿去申遗,呼吁大家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要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在我们这代丢失!该文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持各种观点的都有。姐弟俩花了3年时间,终于2011年时让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些年来,韩国试图抢夺我国的种种行径,都在提醒国人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国人的保护意识需要提高。不然,很可能被某些厚颜无耻的国家捷足先登!


本文标题:韩国又要剽窃,企图拿笙去申遗,幸好被民乐大师吴景馨姐弟阻止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378.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芦笙:不仅是喜爱悠久的传统乐器,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

芦笙:不仅是喜爱悠久的传统乐器,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

小伙口离不了笙,女孩手离不了针;不吹芦笙的非达亨(小伙),不刺绣的非苗家的达佩(小姑娘)。芦笙,用竹子制作而成。每把芦笙六根管,在芦笙歌中有"芦笙三筒,长瓢里面空;瓢兜六根杆,吹过向轰隆轰隆...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梦呜苗寨(位于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占地约650亩,位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苗族体区,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

“无用之用” 的笙:当代艺术中的符号化表达

“无用之用” 的笙:当代艺术中的符号化表达

在大众传统的认知范畴里,笙,这一古老的簧管乐器,常奏响于宫廷雅乐的庄重场合,或是穿梭在民间欢歌的热闹氛围中,承载着千年流转的悠扬音韵。从古代诗词里便能一窥它的身影,李贺在《天上谣》中写下 “秦妃卷帘北...

吴彤介绍笙的结构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吴彤介绍笙的结构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那么从笙的结构来说呢,刚才我们说八音分类匏类,所以其实这是笙斗,所以笙斗最早就是用葫芦,因为他天然有一个气箱,把它打通了以后,把这个竹苗放进去,然后里面是簧片,就是现在这簧片,大家我认为打开的话,大家...

笙协奏曲:《文成公主》

笙协奏曲:《文成公主》

曲:高扬、张式功、唐富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笙协奏曲“文成公主”描述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大唐盛世,贞观十二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要求迎娶唐朝公主。唐太宗在宫中选定一...

笙:绽放在《诗经》、影响西洋的古老神奇乐器

笙:绽放在《诗经》、影响西洋的古老神奇乐器

作者:艺逍遥 欢迎关注和转发! 赏国乐,观民风,察新象,艺逍遥携成都双流区文旅局隆重推出——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