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笙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笙

10个月前 (07-29) 热度:161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笙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吹奏乐器,以簧片振动发音。目前在乐队中常用的,大多数是经过改革的十七...


笙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吹奏乐器,以簧片振动发音。目前在乐队中常用的,大多数是经过改革的十七簧笙,分高音笙和中音笙两种。中音笙比高音笙低八度。

一、音色特点

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优美、丰满,易于其他吹奏乐器音响融合一体,是民间吹打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参加中西混合乐队时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演奏技巧

笙可以奏出各种吐音、打音、花舌音、颤音、历音、滑音等,但不及笛子灵活。演奏多声部是笙的显著特点。

1.呼吸。笙按孔时吹气及吸气均能发音,吹奏力度越强的音,耗气量越大,强奏时,一口气约可维持三秒,弱奏时,一口气约可维持七秒。在不换气的情况下,渐强的音势很难达到,但渐弱的效果却很好。

2.传统和音的奏法。笙的传统演奏很少使用单音,演奏者在吹奏时,常常在旋律音的上方和下方配置纯四度、纯五度或八度音。

3.双音及和弦的吹奏。在音列范围内,笙还可以演奏非传统的双音或和弦。吹奏时,和弦排列一般以密集的较好,开放排列往往因音区的不同而造成音量不平衡。吹奏时,和弦序进不宜太复杂,变换不宜太频繁。采用非传统和声,应于谱中具体写出和弦音。

4.舌奏。笙可以演奏单吐、双吐和三吐,其演奏方法可分为轻舌、中舌和硬舌三种。

5.复调。在节奏不太复杂、速度不太快的情况下,笙可以演奏二声部复调音乐。

6.转调。笙虽然可以吹出变音,但演奏者习惯用D调及其属调、下属调,即A、G、C调。

多年来,通过对乐器本身的不断改革和演奏技巧的发展,笙已经逐渐成为别具风格的独奏乐器。笙的种类繁多,各地流行的不尽相同,使用时应以具体的乐器为准。

三、著名笙独奏曲:

《昭君和音》、《玫瑰花开》、《凤凰展翅》、《天山的节日》、《晋调》、《阿细戏歌》等等。

本文摘自《今日头条》,作者:垄上草

本文标题:「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笙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2.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苏醒》国乐专场音乐会 | 悦鸣八音.青岚专辑

《苏醒》国乐专场音乐会 | 悦鸣八音.青岚专辑

 《苏醒》国乐专场音乐会 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23年4月9日19:30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邀您在华美乐章中 共赏国乐盛宴  悦鸣...

《流水欢歌唱丰收》笙二重奏

《流水欢歌唱丰收》笙二重奏

曲:高扬 王庆琛 清风徐来,碧波荡漾;鱼儿游戏,小鸟鸣唱;杨柳依依,心情舒畅....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水库风光。飞撒的渔网,...

笙和笛子哪个好学,有什么不同?

笙和笛子哪个好学,有什么不同?

以下为知乎网友“giangian fish”关于该问题的回复:给我设计的问题吧……我笛子是老本行,进乐团吹过笙,自学两年半。如果不想看细节,可以看最后。第一个,上手难点不一样,除了中音笙,所有的按键排...

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

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

乐器配置乐器配置方面,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有时会加入巴乌、箫、埙等特色乐器。其中,竹笛是中国本土旋律乐器,发音婉转动听。目前乐队普遍使用曲笛和梆笛,有部分乐队会添加新笛这种十一孔...

吴彤谈自己对标签的看法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吴彤谈自己对标签的看法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我觉得标签儿这个。我觉得标签对任何人来讲,恐怕都是不全面的,不可能全面。他可能并不是对主观的个人,而是对别人客观的人来看待你可能是他给你个标签,但对于我个人来讲,我真不希望有标签,如果一定要有,我希望...

乐器养护丨古老的正月之音 笙

乐器养护丨古老的正月之音 笙

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它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音色清晰透亮。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