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
做满120个芦笙,你就能出师了。50年前,父亲这样对16岁的莫厌学说。
莫厌学是贵州雷山县排卡寨人,排卡在苗语中的意思,就是斜坡上的芦笙村。从16岁起跟着父亲学习制作苗族芦笙,这门技艺传到他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莫厌学走在他的芦笙大道上
2006年,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莫厌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贵州雷山国家级芦笙非遗传人莫厌学和他的弟弟莫里学
芦笙,古称卢沙,是中国西南部地区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吹奏乐器,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苗族俗语说,苗族不离笙,芦笙一响,脚板发痒。苗家人过年,芦笙是头号大事,那一天,各村各寨的芦笙无论如何也要响起来,这是几千年来的规矩。
莫厌学,今年已经66岁了。
如果你想去拜访这位传承人,要走过十多米长的排卡桥,远远就能山坡上,高高低低地散落着吊脚楼。往往还没到寨子,就能听到芦笙特有的乐声。莫厌学的家就在进村的道路旁,他是寨子里家喻户晓的名人,但除非外出参加展览,他和两个儿子,一家五口往往都在家制作芦笙。
制作芦笙并不容易,从竹子变成芦笙,要经过60多道工序,其中最繁重的工作是打磨竹子,最核心的则是制作簧片。现在,簧片的制作、定音、调试等工序,仍由莫厌学亲手完成。为了选择最合适的簧片原材料,莫厌学四处收集铜锣,把铜锣打碎后重新熔炼制成簧片,再打磨成型。
△莫厌学在削簧片
好的簧片,轻弹一下,在1秒种内可以颤动50次。如果低于这个就不能算合格。
芦笙制作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老规矩,但莫厌学在自己手里把这个规矩打破,把芦笙制作技艺传女也传外。
最开始,他收学生的原因有一些特别。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打工潮还未兴起。寨里很多年轻人无所事事,有的偷鸡摸狗,有的上山乱砍乱伐。我就说,愿意跟我学这个的,我免费教,一些人就来学了。
最初只是为了维护村庄的秩序,但意外发生了。
1997年,贵阳龙洞堡机场即将落成,为庆祝典礼所用,机场来排卡寨一下子订购了7000多个芦笙。装了一个大卡车!莫厌学回忆,全寨子做了20多天,一个芦笙卖15块,赚了十万多块钱。大家高兴啊,杀猪庆祝!
年轻人既有了事做,又赚到了钱。
现在,每年到了苗年节,一张订单就是1000多个芦笙。如果来晚了,不好意思,请排队。雷山的苗年尤其隆重,需要大量芦笙,雷山又离莫厌学家近。于是,有些村寨的芦笙手干脆自带伙食铺盖,就在莫师傅家守着等。
莫厌学有自己的哲学:你会这门手艺,致富了;人家不会,穷,就来找你借钱。不借,不好意思,借了,他还不了。那不如教他也学会这门手艺,大家一起富。逢年过节,他们还争先恐后地请我去家里吃饭呢!
莫厌学现在带了十几个徒弟,有来自自己寨子的,还有四川、重庆、云南的人慕名而来。制作芦笙一个月就能学会,但师父只能告诉你一些硬性标准,出师后的路还很漫长,要靠勤奋和灵感。
一片簧片几厘米长,我能告诉你,但一分钟能振动多少次,就看你自己的了。
也许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加上打工潮的兴起,现在跟着莫厌学学做芦笙的年轻人没有最初那么多了,钱远不如打工来得快。
而更让莫厌学担心的是:现在会吹芦笙的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就算做芦笙的人还在传承,吹的人没了,这门艺术也就死了。
△贵州雷山羊排苗寨的一年一度的芦笙盛会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喜欢剽窃中国文化的韩国人,这回终于遇到对手了……
笙管演奏家吴彤的姐姐吴景馨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几个韩国人忽然跑来,在他们家创办的宏音斋购买了近100台笙。起初以为对方是喜欢中国传统乐器的艺术家,作为笙管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吴景馨还挺高兴。不料对方却不...
汉字中的“和”与笙的关系,和就是笙
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解读,在甲骨文中,我们会把笙这个乐器记作和。 那时候的文字还是以象形为主,我们从这个字的形态就能看出,左边就像是一个人正吹奏着一把长长短短的竹管,右边是禾苗的禾,左边是形,右边是声,...
群山丨吴学良散文:芦笙吹舞为卿痴(二)
作者简介:吴学良,中国作协会员。发表散文20余万字,作品入选《新中国散文典藏》《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中国西部散文精华》等选本,著有文学、文学理论研究、文化学等20余部。四拜花树由四个年轻男性芦笙手吹奏...
【献礼70周年县庆•人物访谈篇之四十一】贾征:芦笙传承笙声不息
在广阔的大苗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中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身体力行地坚持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遍栽桃李。青年芦笙演奏家、...
《如同你我》笙独奏
曲:老锣老锣特别喜欢“笙”,他说:“笙的功能太丰富,它是中国民乐中唯一能吹出和弦,并且节奏爆发力非常强的乐器”。而作为西方乐器的手风琴,它的"祖先"其实就是中国的民族乐器“笙”,它...
韩国又要剽窃,企图拿笙去申遗,幸好被民乐大师吴景馨姐弟阻止
笙,是汉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是随造的。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主要由笙簧、笙苗和笙斗构成,所用的原材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汉代以前的笙管大都用紫竹或者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