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学书法,很多朋友的临帖姿势是这样的:拿起笔,打开字帖,翻到某一页,或者说直接从第一页开始,然后呢,顺着就往下写,就像是抄书一般,直到写累了为止。
这么临帖累不累?说实话,也挺辛苦。兴致来了,一连写上好几个小时,真的是腰酸背疼腿抽筋,特别是颈椎。这么说吧,但凡常年坚持临帖的,颈椎多少都会有毛病。这么临帖舒服不舒服?也很舒服。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啊,字帖摆在眼前,完全照着字帖上的样子在那描画,根本不用怎么动脑筋,能有多累呢?站累了,可以选择坐着。坐着不舒服,可以起来活动活动。这点体力劳动,根本算不上啥。最主要的问题,这样临帖有没有效果呢?或者说,类似抄书的临帖方式,到底是不是最佳的选择呢?当代书法高手刘京闻老师,在谈到书法学习的时候曾经这么说过:临帖不是抄书,要想进步快,请做到这两点。
1、 分析性地临帖。刘京闻老师强调,书法临帖,首先不能贪多,也不能求快。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字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全面地分析它的用笔方法和结体特点。然后呢,要把这些特点尽可能地记忆下来。这个时候,要抓重点,要记主要特征,不要写着记住所有细节。
类似那种抄书式的临帖,看着挺辛苦,实际上,咱们想想,真正又记住了多少呢?或者说,你在临帖的时候,有没有在思考呢?面对一个字,分析明白了,把特点抓住了,心里有底了,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字。如果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话,是学不到什么真东西的。
2、 一定要背临。你到底记住了多少?怎么检验自己的临帖成果?刘京闻老师说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背临。和照着字帖临写比较,背临算是比较痛苦的了。有些时候,脑子里会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从哪下笔。
让你痛苦的,同样是最能帮助你成长的。咱们要想进步,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不足,挖出自己的薄弱点。如果一直躺在临帖的温柔乡里不出来的话,很难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了背临之外,如果基础差不多了,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独立创作。还是那句话,写得好与不好不重要。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也让自己更加客观地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
上面两条建议,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也没啥特别的。学书法的朋友也都清楚,抄书式的临帖效率不高,也都知道背临的益处。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习惯于那种效率并不高的抄书呢?想来想去,我总结了一个字:懒。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书法评审中,如何让“好色”评委为你停留一秒?以十二届国展为例
上次我们说到,在评审中,大部分评委“专家”都是“好色之徒”,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抓住评委“色”的本质?答案就是——纸张选择! 很多老...
《木部:孙悟空偷果子啦》-水墨汉字动画
《木部:孙悟空偷果子啦》-水墨汉字动画...
《十部 大战牛魔王》-水墨汉字动画
《十部 大战牛魔王》-水墨汉字动画...
3岁写书法,4岁练空翻,5岁画画……看“满级人类幼崽”如何惊艳全场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唱歌有些孩子喜欢跳舞有些孩子喜欢画画以下的小孩儿一上手便是巅峰一招一式尽显王者风范网友:满级小孩儿哥哥8岁,弟弟3岁兄弟俩写书法惊呆网友前段时间黑龙江齐齐...
《兰亭集序》-中国书法大会
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诸友人在兰亭雅集,创作出《兰亭集序》,后世唐太宗称其“尽善尽美”对其“心摹手追”,由此奠定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此后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家都以尊“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正...
学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不实用的文字为啥还要科普?
学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不实用的文字为啥还要科普?外人看来枯燥的甲骨文,在李右溪眼里不只是有趣!...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