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书法之美来源于对比,九种对比关系应用图解

书法之美来源于对比,九种对比关系应用图解

5个月前 (12-12) 热度:159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书法之美源于对比,九种对比关系包括:高大与短小、虚与实、欹侧与刚正、生疏与紧密、细小与粗壮、浓与淡、收与放、齐与不齐以及传统与突破。这些对比关系在书法的结字章法中起着重要作用,使得书法作品更具内涵和美感。同时,书法创作需要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元素


书法中从结字到章法,只要落笔就有形状的产生,黑白的书法世界,书法的一切表现形式,都是通过对比而产生的,像一个和谐的家庭一样,有老有少,书法而言有大有小。人有高个矮个,书法而言有长有短。有人粗壮有瘦弱,书法而言有粗细变化……



短小的衬托了高大


瘦弱的衬托了强壮


欹侧的衬托了刚正


连密的衬托了断开


粗壮的衬托了细小


浓缩的衬托了枯燥


收聚的衬托了散放


错位的衬托了平齐


破体的衬托了方正




等等一切的变化,都是因对比而产生的,变与不变,变与渐变,在书法创作中不断的探索组合丰富作品的内涵。


这种变与不变之间的组合,同时也可以对多种书体杂糅去改变,努力的去打破单一的定势,让书体的内部变化,在对比中产生美。如社会大家庭“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就是书法结体和章法的基本原则


各位书友,你认为对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美是对比出来的。小编按上述的九种方式,用图例来一一说明,这样会看得更加直观。以下个人言论,有错漏的地方,望批评指正,拱手!


之一:高大与短小对比


书法的结字和线条没有大小,没有高矮的变化,那一定没有主与次之分。把大小长短安排成统一化,状于“算子”成为独体方块化,这样就同书法创作背道而驰,纯实用的写字






之二:虚与实的对比


如果用笔墨语言来表述,强壮的笔画自然写的很实,细瘦小的笔画自然显的很虚。把粗线条组合在一起,画面感就显得很实。把细线条组合在一起,画面感就显得很虚。虚与实的结合,更加贴近自然




之三:欹侧与刚正对比


斜的和正的是相依相生的,斜的角度越大,就会衬托正的更加直立。





之四:生疏与紧密的衬托


书法创作中的块面感主要是通过疏和密来产生的,从单字来讲,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整体布局字组与字组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字阵”“字组”的形式组成“团队作战”就是空间的巧妙安排,阵地战和歼灭战的组合。


一口吃不下,我就分四口来吃,化整为零,合小为大。







之五:细小把粗壮衬托得很强大


如果全部都是细的,就不觉得细了,如果全部都是胖的,再胖也不显得胖。粗壮的线条是细小的线条显现出来的。






之六:浓与淡的对比,润与燥的对比


颜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色彩是装扮的灵魂。


墨色的变化来源于墨色的深浅与渐变的组合,黑的部分让它更黑,白的地方让它更白,如果黑白不分的话,作品哪里来的亮点?所以有浓墨宰相、淡墨书生之说。








之七:收与放的对比


米字格、田字格、九宫格都是通过收放的原理来设计的。单字到章法,收放聚散矛盾关系无处不在。没有收放就没有主次,没有聚散哪里来参差?






第八:齐与不齐对比


齐是不整齐衬托出来的,让齐与不齐造成反差,对人的视觉造成冲击,字法上横有长短俯仰平,竖有向背弯曲直,构成原理就是齐与不齐。书法创作特别是章法经常利用这一点。






第九:传统与突破,打破惯性思维


田径体育纪录不断被打破,人的生活习惯也不断的在改变,人类从古至今一直保持最原始的传统习惯,我们还是以树叶为衣,以生肉为食。


其实书法也要在传统中去改变,几国展投稿思路,传统的像帖,慢慢走向了多体糅合,不断的寻求和探索新的艺术元素,这是趋势也是发展,认同也好,不认同也好,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宋体字没有王羲之书法那么具有艺术性,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尝试性的探索,只要不违背审美原理,就应该得到支持。


下面这件作品,虽然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整体来讲,还是在艺术审美范围之内,这种作品应该鼓励。





本文标题:书法之美来源于对比,九种对比关系应用图解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533.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四海易术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启功讲书法:先要让人看懂

启功讲书法:先要让人看懂

作为书法界的大师级人物,启功可以说是权威,如果一幅书画,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而启功说它很好,那么它就很好,这就是他的权威,而他的这种权威并不是靠自己的霸道所获得的,而是别人的信服。启功的这本《启...

《提笔与按笔》-中国儿童书法故事

《提笔与按笔》-中国儿童书法故事

在书法的世界里,有一对好兄弟,一个叫提笔,一个叫按笔。提笔是个轻盈的舞者,每当他上场,毛笔就像飞机起飞一样,轻轻掠过纸面,留下细长轻盈的线条,好像在跳芭蕾舞。按笔呢,是个力大无穷的举重运动员,当他上场...

书笙阁师生送春联,书法技艺赢民心 -2024新春迎福

书笙阁师生送春联,书法技艺赢民心 -2024新春迎福

近日,在本地社区举办的一场传统文化活动中,书笙阁的老师们带领学员们为大家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他们不仅展示了卓越的书法技艺,更是与学员们一起,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生动的书...

《十部 大战牛魔王》-水墨汉字动画

《十部 大战牛魔王》-水墨汉字动画

《十部 大战牛魔王》-水墨汉字动画...

随情取势峻逸洒脱——杨卫凡书法

随情取势峻逸洒脱——杨卫凡书法

杨卫凡,1956年出生,安徽六安人。文化之旅国礼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宝级艺术大师;北京华夏兰亭书画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华夏国艺书画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钱松喦 | 练字不是学画的额外负担

钱松喦 | 练字不是学画的额外负担

作者介绍:钱松嵒(1899~1985年),江苏宜兴人,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画风早年受石溪、石涛影响颇深。但他不拘限于形似,而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雄浑古拙之“颤笔”,自诩为“浑厚沉着”。在运用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