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
© 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使用、抄袭或抓取,包括短视频文案等一切形式,违者必究。
期待已久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重头戏终于拉开——台故正式公布了即将于10月重磅登场的“千年神遇-北宋西园雅集传奇”特展完整展览清单。
众多镇馆之宝级别的国宝书画都在展出之列,本次展览共将呈现54件展品,其中含括14件国宝、10件重要古物,更有借展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与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以及来自法国赛努奇博物馆的李公麟《山庄图》。
《五马图》是被认为存世唯一一件显示北宋绘画所能达到的高再现性与高表现性交融的名迹,《潇湘卧游图》则是现存宋代水墨山水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亦曾与顾恺之《女史箴图》等并列为乾隆皇帝收藏的四大名卷。
14件国宝中包括三件极为珍贵的限展国宝书画,分别为宋徽宗《文会图》、宋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以及宋米芾《蜀素帖》;清单中有更多重磅国宝书画在列,包括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宋苏轼《书前赤壁赋》、宋李公麟《画丽人行》等等。
更多详情,敬请期待展玩的后续报道。
©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台北故宫介绍:西园雅集是历史上最富盛名的雅集传说——苏轼(1037-1101)、黄庭坚(1045-1105)、李公麟(1049-1106)、米芾(1052-1108)、王诜(约1048-1104)等文艺天才,齐聚汴京(开封)举办了一场盛会。千年来这场并未发生的风雅韵事,不断受到传颂,成为历代雅集仿效的原型。
本次特展以“西园雅集”图像揭开第一单元的序幕。此图据说由李公麟绘制,内容包括苏轼挥毫、李公麟画图、陈景元(1035-1094)拨阮、米芾题石、圆通大师(1016-1082)谈无生论等场景。这群文化菁英的墨迹,与牵动时局的司马光(1019-1086)、欧阳修(1007-1072)等名臣作品及《元祐党籍碑》皆搭配展出,有助感受当时的历史背景。第二单元“舒心畅意”旨在彰显这批文艺天才的书画艺术成就。书法方面,苏轼《前赤壁赋》、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米芾《蜀素帖》等名作,呈现北宋末多元且富个人情性的尚意书风;绘画方面,李公麟稀世真迹《五马图》、《山庄图》的忠实摹本、《九歌图》,以及米芾《云山并自书跋》等画作,则可一窥北宋文人画的各种观点与实践。第三单元“百代典范”,挑选后人对苏轼、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的临仿之作,展现他们对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
无论千年前的西园雅集真实与否,今日这些文人的书画珍迹聚首外双溪,让这个梦幻的传说在宝岛台湾实现。庆祝建院一百周年的同时,也期许台北故宫博物院能成为提供养分,培育未来典范的沃土苗床。
○
国 宝
宋徽宗文会图
展出时间:10月10日-11月23日
○
国 宝
宋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
展出时间:10月10日-11月23日
局 部
暗光下拍摄的砑花粉笺纸
○
国 宝
宋米芾蜀素帖
展出时间:10月10日-11月23日
局 部
○
国 宝
宋苏轼书前赤壁赋
局 部
○
国 宝
宋苏轼书次韵三舍人省上诗
○
重要美术品
宋李公麟五马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展出时间:10月10日-11月23日
○
国 宝
宋李公麟画丽人行
局 部
○
宋李氏潇湘卧游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局 部
-
出品|梢 青
主编|傅玉婷
内容编辑|黄银燕 影像编辑|李佳纯
影像|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关文章
清风徐来——刘艺书法研究会扇面书画消夏展(之四)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夏之日,草木葱茏,万物生长,于暑热之际,手持一扇,轻摇...
周慧珺81幅书法斗方和行草对联欣赏
当代书法大家周慧君的 81 幅书法斗方和行草对联,每一幅都值得临摹学习。周老先生是继林散之之后,当代成就最高的女书法家之一。他把齐白石“作字先做人”的理念融入到书法当中,在继承传统...
书法入门十条
书法是有门槛的。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有门槛,哪怕小儿的游戏。书法门槛不高。在没有进入现代社会之前,那时人们的日常书写工具就只有毛笔。学会用毛笔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熟练写漂亮,就是入门了。今天,毛笔已经远离...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自古以来,写字的过程不仅仅在于“写好字”本身,尤其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有助于他们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想象力、审美力的提升,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练字的过程是学生...
门卫大爷的“瘦金体”书法,打了多少书法家的脸?
常有人说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也有人说高手在民间。可在当下资讯如此发达的社会环境下,有才华与能力的人,成名的机会要比先前大得多。这不,一位门卫大爷就靠一则手写的告示火起来了。门卫大爷手写温馨提示.....
《对联和春联》-中国儿童书法动漫
在春节的前夕,有个叫“对对”的小朋友,他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两个会说话的红纸条,一个叫“上联”,另一个叫“下联”。他们俩总是一唱一和,像在说相声。“上联”说:“我先来,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紧接...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