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10年,民族乐器专利年总量增长4倍

10年,民族乐器专利年总量增长4倍

8个月前 (08-01) 热度:100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民族乐器专利呈持续增长的总体趋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发布2021年民族乐器专利统计数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每年发布民族乐器专利统计数据。从内部构造、材料创新到外观设计、演奏方法都在不断推进。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均远远高于十年前水平。民族乐器的发明创造出来全社会共享,才能促进民族乐器专利持续增长。实用新型专利比重提升是好现象。


涿州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外观朴、音色柔美、工艺精良

74项发明专利,405项实用新型专利,378项外观设计专利,2021民族乐器专利共计857项。虽然专利总数同比下降10.5%,但是仍然居于很高的水平,相较于十前,专利总数增长了4倍,民族乐器专利呈持续增长的总体趋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丰元凯说。近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发布2021民族乐器专利统计数据,以此反映我国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现状。

各种专利均远高于十水平

2012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发布民族乐器专利统计数据数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海量数据中筛选、梳,以确保其权威性与准确性。我国民族乐器改革创新是全方位的,从内部构造、材料创新到外观设计演奏方法都在不断推进。丰元凯介绍,2021民族乐器专利共857项,排名前五的乐器依次是:古筝295项、二胡117项、古琴86项、琵琶56项、箫48项。

虽然,专利总数较2020同比下降10.5%,但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均远远高于十水平。其中,发明专利74项,是十前的9.6倍;实用新型专利405项,是十前的3.7倍;外观设计专利378项,是十前的8.9倍。改革开放以前,民族乐器的发明创造出来全社会共享,付出的劳动不与经济利益,只谈奉献。专利制度市场经济的产物,保护发明成果,才能促进民族乐器专利持续增长。丰元凯说。

来,民族乐器专利共4965项,其中,发明专利708项、实用新型专利2064项、外观设计专利2193项。而实用新型专利不仅总增加,在专利中的比重也有提升。2021民族乐器专利中,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分别同比下降48.97%、9.57%,实用新型专利同比增长2.5%,占全部专利的47.26%。实用新型专利比重提升是好现象,这说明民族乐器创新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体现乐器作为商品价值。丰元凯说。比如,河北省涿州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囊式乐器保护袋,便于安装使用,能够全方位对进行防摔保护,还可以吸收内的水分市场应用前景广。此外,民族乐器制造科技不断提升,引进了不少新型信息技术,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科技。比如,天津市精艺笙乐器有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钛合金笙件及,扩音管由钛合金制成,靠近苗管侧设有贴合,质轻、耐磨,既实现了音的增大,又不改变本来的声音本色,保证了本身应有的柔和、沉静的特点

社会广泛参与民族乐器创新

来,共有2664个企业个人等参与民族乐器专利的申工作,其中,企业914个人1209人、院校单位541。过去,专利人类型基本都是企业,现在个人的积极性很高。丰元凯发现,越来越多民族乐器爱好者加入乐器创新行列,将其他行业技术经验应用民族乐器创新,而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河乐器有限公司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专利保护已经形成常态化管理,是企业技术工作的重要部分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民族乐器专利数量一直行业领先水平,逐递增,2021专利53项,再次居于首位。这与我们的发展理念战略是密切相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介绍,企业坚持以文化线,以品牌建设和创新驱动为两翼、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实施文化销,创新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工匠队伍。其中,创新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工匠队伍,在专利上体现尤为明显。

2021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守白合作设计征程系列古筝守白绘的《百征程》由初心奋斗辉四个不同的主题成。我们与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合作,利用企业内部的设计资源,在文化产品中导入非遗元素民间工艺,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介绍,相较于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研发期更长,难度也更大,企业鼓励文化工匠积极参与,与技术部门工业设计中心等共同开发产品,从而涌现出一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创造热情能被有效保护

专利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对发明进行商业性制造、使用等,在专利权受到侵害后,专利权人可通过协商、专利行政部门干预或诉讼的方法保护专利权。但是,民族乐器专利侵权现象仍屡见不鲜。

2003,涿州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立项研发低音,2007开始申专利成果却被业内不少企业仿造,申专利更多地是为了获得一个证明,这项乐器创新是我们做的。赵家笙负责人赵宏亮说,发明创造是为民族乐器发展服务,一些小小不严的仿造就不去计较了。不愿意动创作,只想模仿,是一种文化缺失现象,也是我们应该努改变的地方北京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鹏在深刻古琴文化基础上,结合原理,对古琴造型方面进行创新,但是一直没有申专利。钧坊有大创新设计,如果申专利费太高了,而且目前古琴市场比较混乱,很难进行实质性的专利保护出版了《钧》一书,文并茂,公开其古琴创新。

虽然,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仍不是特别理想,制假、贩假行为也更加隐蔽,但我们还是积极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和保护工作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收集制假、贩假信息,通过法定途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消费者权益。乐器改革创新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试验,消耗大时间、精、金,应该受到保护、享受成果、获得效益。丰元凯希望,发明者的创造热情被有效保护,从而创新出更符合演奏家要求市场需求时代发展民族乐器

卢旸/文


本文标题10民族乐器专利增长4倍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42.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十大古典乐器

中国十大古典乐器

原标题:中国十大古典乐器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中国古典十大乐器Top ten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hina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传承人传授吹芦笙技法。孩子们吹奏芦笙。校园芦笙器具。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杨少勇 吴林勇)近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敏帽老...

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

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

.qzss_txtspeech_button{border-radius: 3px;border: 1px solid #dddddd;height: 30px;width: 80...

匠人笙笙不息两百载:制笙匠毛智元

匠人笙笙不息两百载:制笙匠毛智元

原创 李学立 中国摄影出版社笙 可以追溯到3000 多年前,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诗经·小雅·鹿鸣》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笙也是世界上...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河南省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河南省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作者 李浩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玉笛凌秋韵远汀,谁家少女倚楼听?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在这些诗句里提到的玉笛,是对...

芦笙,苗家人的精气神

芦笙,苗家人的精气神

《诗经》: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