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为什么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

为什么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

8个月前 (07-25) 热度:12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2019年12月3日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元代王蒙《芝兰室图》最终以1.4605亿元领衔▼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同称「元四家」。同年以3.59亿成交的黄庭坚《行书十二条屏》以及3.08亿成交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手卷等等汉字的审美特质汉字早期的审美特质,指从字形圆润的「篆书」。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Google

当键盘取代笔墨,当微信取代书信,在情绪只能用符号表达的今天,我们是否会怀念曾经那个鸿雁传书,字如其人的年代。

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都已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而「汉字」作为现存几乎唯一的象形文字,历经几千却延用。书法更是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汉字承载了悠长的历史记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演化传承。每个时代的书法特点,甚至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美学精华,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回到那个书写有温度的年代,领略那份「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的笔墨之意,回溯那份传承至骨的书法之魅。


2019年12月3日举行的北京保利秋拍

「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

元代王蒙《芝兰室图》最终

以1.4605亿元领衔

蒙与黄公望、吴、倪瓒同称「元四」。不仅以写景稠密、焦山水画见长,同时作为赵孟頫的外书法造诣极深,将书画融于一炉。

后世倪瓒 赞其:

笔墨精妙,澄怀卧游宗少文。

侯绝能扛鼎,五百来无此君。

纵观《芝兰》,画面只占了约1/3篇幅,其后世名家题跋书法,也极其引人瞩目,为其增添彩。

纵观中国书法拍卖价格超过1亿的就有十幅,包括2010以4.37亿拍出的,北宋著名书法家,「宋四」之一黄庭坚的 《砥柱铭手卷

以3.59亿成交的

黄庭坚行书十二条屏》

以及3.08亿成交的

王羲之草书《平安

手卷等等

汉字审美特质

汉字早期的审美特质,可以用「破圆为方」来形容。指从字形圆润的「篆书」,到相对方正的「隶书」的过渡,基本奠定了延续千汉字形态

篆书」包括「大」和「小篆」,「大」又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

最早的汉字是商的「甲骨文」,刻于骨或龟甲上。古人动物有灵,就把和自己命运的内容刻在骨或龟甲上,钻孔后烤,据裂纹判断吉凶。

甲骨文」是文字

书画同源文字绘画有共同的起源

早期的符号既像字又像

」字有鬃,「」字有犄

甲骨文」用刀刻于甲骨之上

粗细疏密不同,有粗犷豪放之美

其中也蕴含着先民祈求上的期盼

跟「甲骨文」同时出现的,还有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时代青铜器,所以金文相对正式。如果说甲骨文手写简化字,金文就是印刷美术字。

金文的巅峰之作,乃西年间所铸的青铜公鼎」。腹内刻有500字金文册命书,字数为举世铭文青铜器之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列为国宝

公鼎及其内金文拓印

春秋时代,各国文字形式多样,风格也各不相同。比较有影响的有秦国的「石鼓文」,刻在造型似鼓的墩上。

中华第一物」石鼓

石鼓文拓印

诸侯争霸,各都有自己的文字

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为方便文化统一和经济交流下令「书同文」,命丞相李斯负责整理出统一的规范文字小篆字体长方,粗细一致,笔画圆转,精巧秀丽。

为歌颂功德,始皇先立《峄山》;再东行至琅琊立《琅琊台刻》,皆小篆

李斯峄山》拓印

从东开始,历经魏晋直至南北朝时期书法的五大书体行草,即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篆书皆成熟定型,形态各异,多元纷呈。

隶书」一波三折,「草书」潇洒自如

楷书法度严谨,「行书」行流水

汉字字体发展基本完成,以后只是在形体结构稍作调整,再无颠覆性的突破创新。

行草四体四条屏古人咏梅

其中「篆书」在「发展期」就已成熟,其四种书体均在「成熟期」才定型。

成型最早的「隶书朝末已经出现,至发展成熟,有「汉隶唐楷」之称。「隶法以为极,每各出一奇,有同者」,可见其风格的多样性。

汉隶书《史晨局部

经典的四大名

秀中见骨的《曹全碑

细瘦挺的《

方正的《

遒丽秀美的《史晨

曹全碑局部

隶书」的特点首先是「破圆为方」直,造型方正

其次是「波磔」线条飞扬律动,「蚕雁尾,一波三折」。起笔圆润似蚕收笔扬起像雁尾,每都有波折的律动感。

虽然这种风格在后来的「楷书」中消失不见,但「波磔」作为一个时代总结性的审美符号,仍然留存在建筑物上。

之后的建筑都有「飞檐」,屋檐拉长翘起如同飞展翅,轻盈活泼。这个形态,跟蚕雁尾,和一波三折的隶书非常像。

魏晋时期书法进入崭新阶段

在此之前,汉字历史要由书导,以实用魏晋时期文人汉字的使用价值之外,又挖掘出了审美价值

晋人。晋书法崇尚意字型优美媚,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淡然之美。

在这个历史转换过程中,以王羲之最具代表性,他将汉字实用功能提升审美境界,由此奠定了「书圣」的地位

王羲之《快时晴贴》局部

两晋时期书法的繁荣表现在「行书」上。「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其中的代表被誉为天下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和日丽的初春,王羲之文人墨客,在兰亭旁的崇峻岭,茂林修竹间饮高歌,当日即兴作品收录而成《兰亭集》。

他们王羲之写一篇序来记叙当的情景,当时王羲之在微醺之时,即兴提挥毫,一蹴而就,遂成《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有涂改修正,不过恰因如此,才保留了「行书追求「即兴之美」的意趣,体现出作者最饱满,最不修饰的原始情绪

后世评价《兰亭序》「飘若浮,矫若惊」,就是形容这种潇洒自如之美。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夫人,是晋著名书法家,有理论著作》传世。其中记载,卫夫人曾把王羲之带到高山,让他从自然风景中领悟一

比如用「高峰坠」来形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速度力量。再用「千里阵」来形容「」,感受其中隐藏的绵延和伸展

通过书法

学会感知一切自然现象能力

同时学会开阔的胸怀

这种「感知教育」也是书法

美学意义之一

王献之《中秋

隋唐之后直至清各种字体发展完备之后,随着其它因素的引入,书法开始追求个性表达通过笔画结构细节多元纷呈,产生出不同的审美变化

的强盛带来文化的繁荣,书法也不外,严谨的「楷书」和自由的「草书」相映成趣,都进入全新的境界

颜真卿州贴》

楷书」作为相对正式的字体,本身就有楷模、典范的意思楷书之美,美在法度严谨

从六朝遗法中,蝉蜕而出的楷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书法主流结构严谨、魄雄伟,尊为翰之冠。

楷书石刻大唐墓志》拓片

书法家欧阳询的字更堪称楷模。无论笔画还是结构都异常严谨,直,宋《宣和书谱》誉其正为「翰之冠」。

欧阳询代表作《九成醴泉铭》,影响深远,直至今日,学习字形结构规矩,和直的严谨,也多从《九成》入

欧阳询《九成醴泉铭》

颜真卿之「纳法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意之外」则又辟新径,遂成一家颜体粗,大气宽阔,有厚重包容之美。至今牌匾字体,也多沿用颜体字。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

楷书」跟「律」很像。「楷书」在笔画字形上很严,「律」在律和格式上很严,这者都是严谨之美的代表,都成为后世不朽的典范。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书法在建立严规矩的同时,也潜伏着对规矩叛逆,那就是「草书」,挥洒自如,狂放不羁,更易抒发个性

怀素 草书《论书

草书代表人物张旭怀素,不仅书写洒脱,为人也癫狂,合称「癫狂素」。

《新唐书》说张旭如命,醉之时挥毫泼,兴之所至甚至用头发书写醒之后惊叹神来之

张旭古诗》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缭绕,乃草书颠峰。恰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所言:「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公前,挥毫落」。

张旭古诗

怀素的「草书」,行空,游刃有线条飘逸优美如同舞动的音符。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的《自叙》,,折转潇洒自如。

怀素《自叙局部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怀素书法融为一体,癫狂的进入艺术最高的无我境界

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而唐更有孙过庭《书谱》纳百川之说而独一帜;贺知隆基创真率夷旷、丽之新境界

孙过庭《书谱》局部

格式严谨的 「楷书

与自由的「草书」相映成趣

书法史浓墨重彩的一

从唐到宋,美学发生质变。

绘画,唐人物,宋山水画;唐大红青绿鲜艳之色,宋则以,几乎不用色彩,这也影响了此后千绘画风格走向。

书法时代美学的集中体现,宋书法山水一样,不再追求宏伟壮大的时代特色,更专注于表达自我,追求平淡真,空灵素净的意境之美。

「宋人尚意」是宋书法最好的概括。指追求意境情趣表达至今仍是世界公认最高的品格风格

最著名的书法家堪称「苏黄蔡」,「宋四一改唐楷貌,直接晋行书,于中求意,直入蹊径。笔法豪放而谨严,变化多端而融合

米芾行书《珊瑚页》

无论是资颇高的蔡襄,自出新意的苏轼,抑或高视古人黄庭坚,萧散奇险的米芾,都表现自己书法貌的同时,凸现出标新立异的范,使学问之郁郁于毫之间,意境卓而不凡。

苏轼李白诗卷局部

苏轼黄庭坚是至交,黄庭坚打趣苏轼的字是「压蛤蟆」,字形扁而宽;苏轼就回趣黄庭坚的字是「梢挂」,字形细而瘦,其书法个性可见一斑。

苏轼轻时字写的漂亮,43岁因乌台狱被抓,经欧阳修等极抢救,才被贬黄州。

此时写的《寒食》,人生跌至低谷后所做。苏轼已不在意所谓的美,而是一呵成自然流畅。这是人生最高境界,「别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他人看不穿」。

很多东西必须在生命不同阶段去领悟。

苏轼「寒食

朱熹《游

从元到清文人成为主流艺术,强调画家文化修养诗词书画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书法绘画的结合更为紧密,作品也因此更具个性

书法特征是「尚」,宗法晋而少创新。在此基础上,赵孟頫诗书集大成的第一人,他用书法笔法,即所谓「以书入」。比如枯木用篆书笔法竹子使楷书笔法

恰如板桥所言:「要知画法书法,兰竹如同隶然」。

赵孟頫以「为师」,在游描绘秀丽川,完之后留白,「先后书此一,咫之间兼二美」。书画印四绝,名传中外。

赵孟頫 《鹊秋色局部

赵孟頫书法,将钟繇的质朴沉厚、王羲之的潇洒蕴藉、王献之的恣肆流丽以及苏轼的放逸沉雄融为一炉,温润闲雅、遒媚秀逸、骨内含。

赵孟頫《般若波多心经》

所创「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临摹书体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

赵孟頫笔下每字都历经千锤百炼,功底深厚。但略显刻意的美,反而失去了《兰亭序》的那份随性真与肆意潇洒。

赵孟頫《前赤壁赋局部

赵孟頫之后,元明清三

绘画文学以及书法三者

已经彼此交融,无法分割

观 《疏林茅屋

明清时期文人进一步发展艺术家们将书法视为个人性情的表现,开始寻求突破和创新,书法之美也更具个性

书法「以态求胜」。明中期,吴中四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名播神州。

祝允明 《草书诗帖

晚明,张瑞图,黄、倪元璐追求幅震憾的视觉效果,侧峰取势,抹,满枝,一改几朝貌。

《致韫生手札

更有狂者徐渭,精通诗书,但一生穷困潦倒,怀才不遇,精神狂乱。因对生命艺术的强烈热情,迸发出超越常人的创造

传统文人都是以书入,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笔法,但徐渭反其而行之,以入书,书法杂乱洒脱如同抽。在明清两,有许多像徐渭这般个性十足的书法家

清人尚质,清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明末愤世嫉俗的王铎傅山等人的作品中仍时有体现,自我生命力转化为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

清中期扬州八怪集狂放不羁、怪诞险卓于一身,自我扬之风格尺牍之间挥洒自如,为历代所不及。

及至晚清,刘墉、文治、同书、方纲等人在刻意传统的同时,也表现出新貌。或以淡书写,或变章法结构

如何欣赏书法

如今,书法早已退出实用功能需求,完全转向审美艺术性需求

作为综合艺术书法汉字诗词美学,构章法修养情感意志乃至胸怀于一体可以体现音乐节奏感,以及美术画面感

米芾 《蜀素局部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它的美源自汉字线条独特的「结构方式」与「书写方式。以此为物质载体,表达审美意念和精神

书行书 五言

结构方式」即空间构造」

书法的「空间特点

相较于字母文字,方块字的特有结构,可以把线条按比组合。因此即使不懂字的内容,依然可以被线条空间结构美感所打动。这就是书法空间特征

蔡襄《谢郎

书写方式

书写时的「连续性」和「节奏感

书法的「时间特点

汉字书写具有笔顺规定,即时间节奏规定。只有如此,各种不同方向形状、质感的线条组合之时,才不会杂乱无序。

而且书法要求连贯书写,如同音乐演奏。这样才能一呵成地表达情感思想

苏轼《归安丘园局部

著名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言:书法第一,已经决定了字的基本风格。这里起作用的,显然不是空间构思,而是运动节奏,第一就是运动起点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局部

书法作为时间空间统一的艺术,「结构方式」与「书写方式,构成了审美基础它的美体现在三个次:「意境美」、「线条美」和「材料美」,融合统一,彼此升华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

最底是 「材料美」

书法美的物质起点

中间是 「线条美」

书法美的形式起点

最高是 「意境美」

书法美的精神起点

赵孟頫赤壁赋局部

最底的「材料美」

材料即「文四宝」对书法辅助作用

毛笔用兽制成,书写得法能产生刚健、遒、秀逸、凝重、流丽的表现

墨汁色泽鲜亮而沉着

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

会产生出生动的

宣纸的渗化可灵敏地表现

线条的浓淡枯湿、轻重粗细

三者结合

使线条表现更加传神

另外,材料美也包括书法的装裱。它构成了书法审美丰富的次和独特的视,也可以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赵孟頫松雪书札》

中间的「线条美」

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要达到此需要「骨法用笔」,即写出有「结构美」「力量感」和「节奏感」的线条

珣《伯远

首先是「结构美」

书论里谈书法结构文章很多,如唐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等。

楷书字型特征规定书写平正的合原则,但具体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会呈现出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结构美。

蔡襄行书《纡问

其次是「力量感」

写字的传导过程,发经过肘腕再到手指笔毫,每个环,都可能因技巧不足而造成的散失,要用巧而非蛮

米芾 《蜀素

力量感」的键在运动过程,也就是在各个环中的处理,在线条中就表现为「逆、蓄、留」三个特征,举而言。

赵孟頫行书《秋深》册页

「逆」欧阳修曾和蔡襄开玩笑,说他的字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撑,用尽力气依然还在原地。蔡襄认同。这种感觉其实就是「逆」,会显著增强书法度和厚度。

蔡襄《安

「蓄」:米芾曾言,在运行中有意的停顿,能造成意犹未尽的感觉,停顿之后又有意往回收,这样笔势方向速度就含糊了,会有一种内在隐藏的「蓄」的感觉

米芾《甘露

「留」:同书在谈书法得时曾言:写字时要「留得住,不使直走」,意思是写书写过程中要有顿挫,不可一飘过。这种感觉就是「留」。

做到了逆、蓄、留,书法线条就有了内在的力量

最后是「节奏感」,书法表现出的各种对比效果,黑白、粗细、干湿、方圆等等,跟运动关系紧密。

不可一而过,而要在线条的起止两部分形成互抱的态势,这就是「节奏感」,体现出来就是粗细的对比。

另外,书法还讲究「一波三折」,即线条要有起伏,线条之间应该有间隔,体现出连贯地节奏。这些共同构成了书法节奏感

苏轼行书《渡贴》局部

所以,「线条美」是书法形式的美,源自书写者的控制。五指握,不均等用力,通过微妙的调节造出线条抑扬顿挫的美感

线条的立体感、力量感和节奏感,囊括了书法线条审美意识的全部内容。

最高次「意境美」

诗词诗词意境绘画绘画意境书法意境分别对应着「神采」、「趣」和「情」。

神采」即创作之时流露的个性表达精神。比如唐颜真卿的名篇《祭文稿》。

颜真卿生逢安史之乱,唐朝江山岌岌可危,颜真卿家族都投入到平定叛乱的斗争之中。哥哥侄子都为捐躯,《祭文稿》就是他悼念侄子的祭文。

颜真卿《祭文稿

即便抛开文章的内容,单看作品线条布局,就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情感起伏,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仿而来。

颜真卿《祭文稿局部

相反,对比王羲之在闲适放松的状态下写成的《兰亭序》,线条用笔流畅自如,流露出的是一种轻松悠闲的情绪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如果说「神采」是书法家个性,那么「趣」就是作品个性,比如草书里很多笔画都连在一起,整体感觉很飞扬而潇洒,这种特点就是趣。

夫人教导欧阳珣,曾这样描述书法用笔:要如「万岁枯藤」「崩浪奔」,如「松倒」「长空初」。即写字时应意象笔墨才能气韵生动。

欧阳询 《仲尼

情」则是从欣赏者的角度而言。书法可以表现人的情感和脾性,欣赏书法之时,抽线条也可以引发联想,勾起情绪

欣赏书法姿势有很多,并无一定之规。可以「先质后文」,忽略书法的外在形式,看重内在精神;也可以「取神弃形」,注重发掘其中体现的精神状态思想境界给人激励,也可以予人愉悦

徽宗赵佶 《草书千字文

可以从线条出发,通过书法运动感和节奏感笔画探索情绪的起伏变化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感受作者「无意于佳而佳」的情感流露,达到情感的共鸣和升华

书法生活密不可分

如今,书写工具已经彻底改变

书法也逐渐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开辟出全新的美学艺术境界

书法跟西方当

艺术相互结合

方面西方抽绘画

深受汉字书法影响

如伊夫 • 克莱因、瑟韦尔等,用颜料在白色布上,随意地泼洒出极具律动感的线条。跟书法草书间有异之妙。

Yves Klein

Robert Motherwell

另一方面书法也受到西方抽艺术影响。比如著名艺术家冰,曾出版过一本按照字体印刷的线装书《天书》。

貌似普通的书但细看会发现,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原来冰把汉字偏旁部首重新组合,形成一系列无人能懂的字。这种文字看似可读,但实际不可读。

冰《天书

后来冰还创造了「方块英文书法」,把26个英文字母改造偏旁部首,把英文单词组合似于汉字的方块字,并用毛笔书写这种文字看似不可读,但实际可读。

冰的当艺术创作,给汉字书法注入了新鲜的液。

冰 新英文书法毛泽东语录》

时代变迁,书法似乎已经淡出舞台,退为一种逐渐边缘化的艺术形式

但如今的我们,还是会怀念那《寒食》的幡然顿悟,《兰亭序》的畅快肆意,甚至《祭文稿》的悲愤交织,那是一个书写温度年代

梁启超认为:「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的美、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美术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写字。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如今,写字传统境界受到了冲击。我们在承认和尊重变化的同时,更应珍惜和传承书写文化的那些弥足珍贵的遗产。

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书法不仅是一种写字技艺,更凝聚着民族智慧包含着人生感悟与哲学态度笔画之间,魅力无穷




北宋 黄庭坚行书砥柱铭

长卷选)

汉字之美,形于书而渗之情

书法之蕴,修于而尽之雅

惟愿我们能提高自己的修养

并能延续这值得骄傲的传承

颜真卿

Refrence:

1. 振濂,《书法美学》,上海书画出版社

2.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和,《中国书法艺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艺视 | 这些传世书法名帖,千百来仍彩夺目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该有的责任

本文标题为什么中国书法世界上最美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10.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元代黄溍楷书《城南斋记》

元代黄溍楷书《城南斋记》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黄溍博学工文辞,延佑二年(1315)进士,授台州宁海丞。历任诸暨州判官、国子博士、寻兼经筵...

清朝书法家颜楷却不善“颜楷”书法,其书法风格如何?让人想不到

清朝书法家颜楷却不善“颜楷”书法,其书法风格如何?让人想不到

清朝书法家颜楷却不善颜楷书法,其书法风格如何?让人想不到!每当我们谈论起中国书法,基本都会谈到晋唐书法,而在唐朝时期的书法家代表人物,最为著名的当属楷书四大家之中的欧阳询、柳公权和颜真卿,此三位楷书名...

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书法精品展在太原举行

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书法精品展在太原举行

7月23日上午,为期十天的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先生从事书艺七十年书法精品展,在文瀛公园万字楼开展。 该书展由山西省...

书法之美|如何打好书法基本功?搞懂这三点算入门!

书法之美|如何打好书法基本功?搞懂这三点算入门!

不少人对书法,欣赏归欣赏,自己却不动笔写,因为总觉得书法很神秘,让人望而生畏。实际上,书法并不玄妙,但的确需要苦练。如同练声乐、学唱歌一样,都需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认真训练,练好基本功。练习书法的基本功...

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书法精品展在省城举行

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书法精品展在省城举行

今天上午,为期十天的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先生从事书艺七十年书法精品展,在文瀛公园万字楼开展。该书展由山西省社会学学会传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创意发起,中国人民大学校...

中国书法艺术札记(中)

中国书法艺术札记(中)

3、魏晋书法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动荡、大变化的时代。民族的纷争与融合,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西北民族的内迁,中原人民的南移,谶纬经学的崩溃,以老子、庄周为基础的玄学的兴起以及佛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