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笙,中国古代乐器,有三千多年历史,被誉为“永不坠落的恒星”。起源于女娲,为宫廷和民间喜爱,曾作为高级音响,也是文人书房中的“温度计”。经过演变,笙在现代有了更多功能,如摇滚乐队主奏乐器,展现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
“笙”在中国远古乐器的璀璨星河中,笙犹如一颗永不坠落的恒星。当古埃及的箜篌、美索不达米亚的里拉琴早已沉入历史长河,这件由竹管与匏斗构成的乐器却奇迹般延续着三千年的生命脉搏。它不仅是《周礼》记载的雅乐"八音"之一,更是当今民间红白喜事中鲜活的声符——在河北吹歌会的婚宴上,在黔东南苗族的跳花场中,笙管仍在晨雾中蒸腾着热气,见证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活态吹管乐器的传奇。
从笙的起源来看,《世本》记载的"女娲作笙簧"传说,作为创世女神的发明,笙的诞生早于父权礼乐体系。苗族至今保留的"姊妹笙"习俗中,女性吹笙领舞的仪式,或许正是母系社会音乐记忆的孑遗。笙簧振动原理与人类声带同构,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笙(公元前433年),其簧片与现代笙簧的振动频率曲线高度吻合,印证着先民对生命共振的原始认知。汉代《白虎通》将笙音诠释为"太簇之气",其十七管配置对应"三分损益法"十二律加五变律,构建出微型音律宇宙。敦煌莫高窟第220窟《药师经变》壁画中,笙与箜篌、琵琶共列佛前,成为通天达地的法器,这都彰显其在远古社会的显赫地位。
初唐-220窟北壁-药师经变左侧乐队【临摹】局部近景
想象一下,古代宫廷开大派对,最牛的不是DJ打碟,而是一群人在那吹一种叫“笙”的乐器。它长得像插满吸管的葫芦(其实早期就是葫芦做的),声音像一群凤凰在唱歌,特别复杂高级,一般人根本玩不转!所以能进“皇家笙乐团”,那可是音乐界的公务员,铁饭碗!
1. 古代的排面担当:宫廷里的“高级音响”
《诗经》里就说了,招待贵宾要“鼓瑟吹笙”,相当于现在国宴请顶级乐队现场演奏,倍儿有面子!
“滥竽充数”的秘密:齐宣王爱热闹,搞了个300人的超级笙团!南郭先生这种不会吹的才能混进去。这故事反面说明啥?说明笙在当时是顶级奢侈品乐器,人多才显气派,就像现在请交响乐团一样,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文人笔下的“温度计”:后来笙也走进了文人书房,变小巧精致了。诗人发现它有个特点:天冷时簧片不爱出声,天暖了声音才清亮。于是写诗常用它暗示季节冷暖或心情好坏,成了诗词里的“氛围组”高手。
2.飞入寻常百姓家:接地气的“百变星君”
笙也没一直端着架子,它很会“变通”:因为声音喜庆像凤鸣,老百姓结婚、过节、祭祖也爱用它,跟唢呐、锣鼓搭伙,热闹非凡!从高大上的宫廷走进了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宋代文人喜欢在书房摆个小笙,伴着茶香、墨香,吹点小曲,追求个“雅致”,笙又成了文化品味的象征。
争议与突破:老乐器玩新花样,笙的现代化转型伴随深刻的文化张力:
雅俗之争的消解:传统笙的演奏需“和、德、清、正”四字心法,强调气息控制的精神性,而当游戏《原神》璃月地区配乐使用电子笙音色,引发传统派质疑。国乐大师杜聪回应:“笙在唐宋本就是流行乐器,今天的游戏音乐恰是传统的当代表达。”
功能性的颠覆:吴彤将笙带入摇滚乐队(如轮回乐队《烽火扬州路》),以失真效果对抗其“中和之美”的本体属性,这种通过失真音效打破“中和之美”的实验,在2019年《歌手》节目中达到高潮——笙以摇滚主奏乐器身份征服年轻观众。笙以前主要在合奏里当“和声背景板”,现在能独奏、玩摇滚、搞电子乐,越来越“独当一面”。
笙的三千年“变形记”,笙的故事,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浓缩史:它从宫廷的“排面担当”(300人乐团唬人),走到民间接地气(婚庆热闹少不了),再到文人书房扮“小清新”,从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笙(现存最早实物),到神舟飞船搭载的太空演奏笙;从齐宣王三百人乐团的恢弘合奏,到吴彤《烽火扬州路》的摇滚独奏——笙的形制在变,演奏场域在变,文化符号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用音乐表达自我的精神诉求。
它像一块有生命的“文化积木”,每个时代的人们都赋予它新的意义和玩法。那小小的簧片,遇暖而鸣,不正像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暖风”中,焕发出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声音。其簧片遇暖而鸣的物理特性,隐喻着文化复兴需要适宜的时代温度;其从合奏乐器到独立担当的进化,呼应了个体在集体叙事中逐渐醒觉的现代性。笙在每一次气流穿过簧片的振动中,历史与未来完成共振。
相关文章
【音乐笔记】乐器赏析—— 笙篇
简介 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擅奏和声,历史悠久,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阿诗玛叙事诗》笛子与乐队
曲:易柯 易加义 张宝庆 取材于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由引子及五个部分组成,第一段,天空闪出一朵花;第二段,拒媒;第三段,...
《唤凤》笙独奏
曲:赵晓生 笙,自古与凤凰结缘,亦有“凤笙”之美称。唐代的一些诗中,对“凤笙”有传神的描绘。《唤凤》题名取自殷尧藩《吹笙歌》的末尾二字。诗云:“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
吴彤谈自己学习笙的过程与感悟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我出生在一个民乐的世家,到我这儿应该是第四代了。所以演奏的这个乐器来讲,我拿到的第一个笙是在我5岁的时候我爸爸给我的那个笙,是我爷爷做的非常小的笙。可是没想到接下来就是一生要~不停的练习,克服各种难关...
折叠的音符——陈军手风琴的多面性
音乐是一门以表达情感为特征的艺术它能传递人灵魂最深层处的情感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连接着演奏者和听者因为有音乐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手风琴朔源 手风琴属于活簧类乐器。它是借鉴中...
【大师课堂】中国笙文化国际艺术节8堂大师授课精彩等你来
大师 ● 讲堂阎津生一代宗师——阎海登主讲人:阎津生教授时 间:2016年8月18日9:00—10:00地点: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阎津生,出生于艺术世家,从小受到艺术熏陶。1970年...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