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声音百科乐器篇笙

声音百科乐器篇笙

2年前 (2022-07-27) 热度:126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是源自中国的簧乐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结构主要由、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长方形音窗(也称内开穴)从簧片至音窗的实际距离为耦合振动的有效管长。簧片的音高依据簧舌尖上点粘蜡珠的大小调节。笙的形制变化很大,汉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簧片用竹制作,簧片渐改用铜制。先秦时期的笙管数为12~18根。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

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

一般宫音管(也称上筩或修挝)居于中央最高一根管。笙管的长短排列外观如凤翼,其腰部箍一竹箍(也称孤筿),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长方形音窗(也称内开穴)从簧片至音窗的实际距离为耦合振动的有效管长。簧片的音高依据簧舌尖上点粘蜡珠的大小来调节。先秦以来,笙的形制变化很大,汉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簧片用竹制作,笙斗用瓠制作,汉以后,簧片渐改用铜制。隋唐时期的笙斗改用木制,笙斗周围髹漆绘花纹。近现代产于苏州的苏笙和河南方笙用木斗,产于山东的笙开始用金属笙斗。先秦时期的笙管数为12~18根,至唐宋时期,笙管增加到17~19根。

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式样的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乐器制造者和音乐作者,对笙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试制出扩音笙、加键笙等多种新品种,克服了音域不宽、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作用。在大型的民族弦乐队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本文标题:声音百科乐器篇笙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14.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优德民族小知识分享:芦笙悠扬青竹摇——拉祜族

优德民族小知识分享:芦笙悠扬青竹摇——拉祜族

人口分布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

湘西寻艺少不学芦笙,老没老婆疼

湘西寻艺少不学芦笙,老没老婆疼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摄影/阮传菊- 风物君语 -在我们湘西寻艺的道路上本没有芦笙这一项但一次不经意的发呆却让我们发现了这藏在大山深处的鹊桥▼那一晚,我在湘、黔、桂界山三省坡脚下一个名为上岩坪...

【非遗文化小课堂】手工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非遗文化小课堂】手工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非遗文化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近日,禄丰市和平镇文化中心联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芦笙制作吹奏代表人张建华老师走进平掌小学,开展和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学起来、跳起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

《极度笙音》 live 官录现场视频【吴彤-珠海跨年音乐会】

《极度笙音》 live 官录现场视频【吴彤-珠海跨年音乐会】

2018跨年的吴彤专场音乐会,报幕的时候就已经很兴奋很迫不及待了嘿嘿嘿确认过眼神,是超级活泼超级high的极度笙音了~~曲子很跳跃很好听,中间还有乐手solo环节。————up:檐雨落...

笙独奏《出水莲》

笙独奏《出水莲》

曲:牟善平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莲花圣洁高雅,被喻为君子,有 “凌波仙子” 的美名。古今中外都有艺术家喜欢以莲花作为创作题材。例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