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苗族电影《吹吧,徒弟》杀青,再现云南苗寨两代芦笙人传奇

苗族电影《吹吧,徒弟》杀青,再现云南苗寨两代芦笙人传奇

3年前 (2022-08-12) 热度:985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摄影师燕玉凯执拍的苗族题材电影《吹吧,徒弟》在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圆满杀青。电影杀青 剧组人员合影电影《吹吧,由苗族新锐演员康朝翔、王加玉以及梅香、王文杰、吴洪友、李桂兰、杨永祥、杨菊英、王荣祥、紫阳丽、刘佳等主演。开机仪式回顾该片以楚雄州与大理州交界的苗族村寨—石碓窝,深情讲述了世家师徒两代人关于信仰以及家国情怀的感人故事。著名影视演员 马瑜遥著名表演艺术家 侯锐该片在紧扣时代主题传播旋律的同时,展现出了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苗族新农村自然风光、苗族文化、核桃文化,

近日,由云南王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白浪担纲总导演、吉喆、王峰导演、王红彬、李连旺编剧,摄影师燕玉凯执拍的苗族题材电影《吹吧,徒弟》在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圆满杀青。

电影杀青 剧组人员合影

电影《吹吧,徒弟》由表演艺术家侯锐、著名影视演员马瑜遥领衔主演,由苗族新锐演员康朝翔、王加玉以及梅香、王文杰、吴洪友、李桂兰、杨永祥、杨菊英、王荣祥、紫阳丽、刘佳等主演。

开机仪式回顾

该片以楚雄州与大理州交界的苗族村寨—石碓窝,传统现代的矛盾冲突为背景,深情讲述了芦笙世家师徒两代人关于信仰以及家国情怀的感人故事。

著名影视演员 马瑜遥

著名表演艺术家 侯锐

该片在紧扣时代主题、传播主旋律的同时,展现出了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苗族新农村的自然风光、苗族文化、核桃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及乡愁情结。

导演吉喆 、王峰 摄影指导 燕玉凯

电影映衬出苗族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之路上和传统苗族文化慢慢遗失之间的矛盾冲突,生动描绘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人们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历史画卷。

苗族演员康朝翔、王加玉和小演员合影

梅香 马瑜遥 王文杰

李桂兰 马瑜遥 侯锐 吴红友

演员梅香 小演员巧巧

侯锐、小演员杨振涛、统筹虎鹏

优秀的小演员们

剧组经过半时间的精心准备,10月16日在三岔河石碓窝举行开机仪式,经过15天时间的多地辗转、艰苦拍摄,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圆满杀青。

下来的一段时间,

该片将在昆明北京完成后期制作

天缘好运,感恩相遇。

电影《吹吧,徒弟》,值得期待!

本文标题:苗族电影《吹吧,徒弟》杀青,再现云南苗寨两代芦笙人传奇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01.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笙斗防滑垫:解决手汗滑斗难题的完美方案

笙斗防滑垫:解决手汗滑斗难题的完美方案

    该产品由千竹书笙(成都千竹书笙文化传媒)研发制作,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笙演奏者手汗滑斗的的问题。    前文:&n...

《原风景》日本笙(to the Gesisis)(1998)

《原风景》日本笙(to the Gesisis)(1998)

曲:汤签让二(Joji Yuasa) 汤签让二的原风景诞生于1998年。Yuasa被视为日本别具一格的现代作曲家。细腻的音...

当笙的纯粹遇上巴洛克-东西方古典音乐交融音乐会将举行

当笙的纯粹遇上巴洛克-东西方古典音乐交融音乐会将举行

当笙的纯粹遇上巴洛克东西方古典音乐交融音乐会将举行南报网讯(通讯员 李慧 记者 冯兴)当笙的纯粹遇上巴洛克——东西方古典音乐交融音乐会将于5月10日19:30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举行。这是一场新旧音乐...

吴彤-笙歌《我们的田野》 live(2019世园会闭幕式)

吴彤-笙歌《我们的田野》 live(2019世园会闭幕式)

“红旗笙以特写姿态完整亮相啦!我寻思这是想起来鄂伦春小唱了所以又改编了一首儿歌?二话不说先摇起来x这次还带着一群小孩子一起摇哈哈哈!小朋友合唱团?(字幕还写了领唱:吴彤。。。)感觉有点类似中国喜鹊时期...

大师齐聚,笙琴阮乐奏响狮城的六月。

大师齐聚,笙琴阮乐奏响狮城的六月。

笙吴彤华人跨界音乐家代表,第一位荣获格莱美音乐大奖的中国音乐人,精通创作、演唱、民族乐器演奏。 他1971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2年,组建中国第一支学院派摇滚乐队轮回乐队。2...

《和》-24簧传统笙和手风琴

《和》-24簧传统笙和手风琴

曲:田景伦乐者有二及其上,称和。《广雅》万乐从和。《国语·周语下》和六律以聪耳。《国语·郑语》和,乐之本也圣人能为和。《吕氏春秋·慎行论》中和,和缓,谐和,和通“合”,和平,和局无胜负,调和,和为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