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3年前 (2022-08-20) 热度:946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近日,禄丰市和平镇文化中心联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制作吹奏代表人张建华老师...


近日,禄丰市和平镇文化中心联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芦笙制作吹奏代表人张建华老师走进平掌小学,开展和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学起来、跳起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芦笙是禄丰市和平镇苗族群众习以为常和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工具,广泛使用于当地以及周边苗族地区的重大节庆、娱乐等活动之中,芦笙舞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形成别具特色的芦笙文化。如今,芦笙吹奏、芦笙舞不仅出现在节庆的表演中,还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芦笙演奏,让芦笙舞成为每日一做的课间操。

操场上,在悠扬的芦笙音乐中,平掌小学的孩子们在张建华老师的带领下跳起了芦笙舞课间操。脚再抬高一些,芦笙要摆到这个位置……张建华老师一边挨个指导纠正同学们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舞蹈结束,张建华老师向孩子们讲解芦笙的制作过程和吹奏方法,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少孩子跃跃欲试,拿起芦笙摸摸、瞧瞧、吹吹,体验芦笙吹奏的乐趣

来,和平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民族歌舞、芦笙制作、剪纸刺绣等非遗文化植根在孩子们心中,在打造学校特色文化的同时,培育和发掘出一批小小传承人,营造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人人学非遗的良好氛围,继而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来源:禄丰市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标题: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51.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音乐笔记】乐器赏析—— 笙篇

【音乐笔记】乐器赏析—— 笙篇

简介 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擅奏和声,历史悠久,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制笙大师赵宏亮:一生做笙一生为笙

制笙大师赵宏亮:一生做笙一生为笙

赵家笙在制笙界是一块金字招牌。赵宏亮作为赵家笙的第三代传人,在承载荣誉的同时,也肩负着责任,因而,笙是赵宏亮的生活的重心,一生做笙 一生为笙是赵宏亮对笙痴迷的真实写照。因为爱 所以痴迷选择是一个定期会...

《蝴蝶恋花》笙独奏

《蝴蝶恋花》笙独奏

曲:刘瑜 美丽缤纷的鲜花引来绚丽多彩的蝴蝶,蝴蝶在鲜花丛中轻飘飞舞,流连忘返,从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

吴彤谈如何看待“一个放浪形骸的痞子”的评价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吴彤谈如何看待“一个放浪形骸的痞子”的评价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我觉得为什么不呢,因为人生只有一次,要把自己怎么样?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的地方?循规蹈矩的生活?当然简单的生活,循规蹈矩的生活,你可以赋予它不一样的没感受到的那种平静的节奏,周而复始,给您带来的一种生命...

《未知时间的第二种预想》笙即兴

《未知时间的第二种预想》笙即兴

曲:张梦 这是一首笙与未知乐器共同演绎的即兴。除笙的演奏者以外,另外参与的乐手从人数及编配上都是未知。在演出前一天最终决定...

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

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

原标题: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编钟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