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乐器鉴赏(十一)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乐器鉴赏(十一)

7个月前 (08-08) 热度:102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原标题: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乐器鉴赏(十一)中日两国的音乐交流,早在中国的秦、汉时...


原标题: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 中日韩乐器鉴赏(十一)

中日两国的音乐交流,早在中国的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园220),相当于日本的弥生时代就已开始。唐代是中日音乐交流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中日贸易频繁。遣唐使以学习唐朝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歌舞艺术为重要任务,通过音乐长、音乐生进行相关交流活动﹔日本宫廷也仿照唐朝的礼乐制度设立了雅乐察、内教坊等掌管音乐的机构,同时大量导入唐代的乐器、乐谱、乐书等。可以说,中日的音乐文化交流,使日本音乐极大地丰富和繁荣起来。本文就唐朝时期传入到日本的乐器的品种、应用及发展进行研究。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中日两国之间从古至今的乐器发展,为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助力!

日语中的音乐一词源于中国。包括音乐在内的中日两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通过遣唐使制度,日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带回日本,促成了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医学等领域的并行生长和综合发展,为音乐艺术的本土化里程还原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唐文化空间,确立了文化形态互动转化的全景视野和全息的文化生态氛围。音声长、音声生、学问僧、留学生、民间人士构成了唐代中日音乐交流的几重通道。日本国语舒明天皇二年(630,唐太宗贞观四年)至宇多天皇宽平六年(894,唐昭宗乾宁元年),共向唐朝派遣12次正式的遣唐使团。遣唐使团中的音乐长和音乐生一方面在唐朝进行朝拜、礼见和辞行等礼仪活动时演奏日本引玉,另一方面则是学习唐朝音乐歌舞,掌握演唱和演奏技艺,而在遣唐使团中,最追那个的与音乐相关者是吉备真备和藤原贞敏。吉备真备于元正养老元年(717,唐玄宗开元五年)作为留学生被派遣到中国,《续日本纪》第12卷天平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记载:乳糖留学生从八位下下道朝臣镇北,献《唐礼》一百三十卷..…...测应铁尺一枚、铜律管一部、铁如方响写律声管十二条,《乐书要录》十卷...…然而,关于铁如方响写律管声十二条"实际是怎样的用具还存有一些疑间,有人把它解释为铁如、方响、写律管声十二条,实际上吉备真备从唐朝带回日本的不是乐器方响,而是形似方响的铁板,用做模拟调律用管律十二音的用具,与正仓院保存的九枚方响是不同的东西。但吉备真备回国后强调在各个领域仿效唐制度,为唐传乐器在日本宫廷音乐中的应做了铺垫。日本平安朝中期制足的左万之乐"与石万之乐",相当寸中国的二部伎.左万之乐以中国系的音乐为主,包括印度系的音乐等。右方之乐以朝鲜的音乐为主,包括有渤海国的音乐.因此也把前者称为唐乐,后者称为高丽乐。日本尊左,左大巨在右大臣之上,几乎所有方面都是左方比右方更受到尊敬。

日本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左方之乐与右方之乐在乐器种类和乐器编制上是有区别的,在左方的管乐器里有龙笛(横笛)、衢栗、笙.右方的乐器中虽然用衢栗但原则上不使用笙,而且没有龙笛,而是以其他形态的笛代替。在弦乐器中,左方有筝和琵琶.右方则原则上不使用弦乐器.还有在打击乐中,左方使用大鼓和辐鼓、枉鼓.而右方则用三鼓来顶替蝎鼓。因而,就整体而言,唐代大曲实是日本雅乐的中心,但日本雅乐与唐燕乐大曲在演奏方式上各具风采。其中乐器构成是日本推乐与唐燕乐大曲比较中耐人寻味的问题。唐燕乐演奏过程中动员的乐器种类十分丰富,仅坐部伎就使用多达26种乐器,而日本雅乐中的管弦,使用8种乐器(左方乐3管:笙、衢栗、横笛;z弦:琵琶、筝;3鼓:太鼓、征鼓、揭鼓),伴奏舞乐时则使用6种乐器(弦乐器除外)。在唐燕乐大曲的乐器构成中,仅坐部伎就使用10种左右的外来乐器,例如揭鼓和琵琶在唐燕乐演奏中起的作用较大,它们既承担独奏任务,有时也参与合奏,且对演奏技法的要求也很高.而在日本稚乐中,琵琶仅仅是作为节奏乐器而存在.又如日本雅乐中的笙可以吹奏15个音(a、b、c、d、e、f、g、g、a、b、e、c、d、e、f),而正仓院保存的唐笙为17管,可以吹奏17个音,比日本推乐使用的笙增加f、a两个音,所有的音都可以吹奏5个或6个和音.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在规模性、体系化的音乐形态中,中日两国对于乐器的理解不尽相同,日本音乐在规模组合的能力方面与中国音乐还有距离。对于琵琶在音色和参与乐音组织的功能性理解,日本音乐界一直存有与中国音乐不尽相同的领会,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地缘因素导致的民族心理有关,唐乐以广阔的疆域和文化格局为依托,气象宏大,能够使凄清的音色转化为机趣盘然的元素,而日本音乐形态基于岛国心理,其对乐器乐音的调和性和兼容度相对较为有限。

日本正仓院藏品——玳瑁螺钿八角盒

在日本的正仓院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1200年前的唐传乐器,有力地证明了中日两国音乐交流的悠久历史,并出色地显示出当时中日两国器乐演奏的繁荣和乐器制作的工艺水平。同时,日本雅乐中对唐传乐器的运用,日本本土音乐中对乐器的改造以及日本宫廷对乐器的统合,又反映出一个民族吸收外民族文化都要经过本民族人民根据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根据本民族审美趣味、审美习惯的需要,根据本民族的科技工艺水平,借鉴、消化、吸收,融为民族文化,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外民族文化才能植入,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作为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重点工作之一,东亚文化之都是落实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倡议的重要举措,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的重要成果。通过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向世界展现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崭新面貌,对推动国内城市文化建设、亚洲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日韩隔海相望、毗邻而居,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正在努力!(范素娟)

本文标题: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乐器鉴赏(十一)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174.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艺术论文范文】当代吹打乐中笙的特征与运用

【艺术论文范文】当代吹打乐中笙的特征与运用

作者:柴犬论文日记(知乎)摘 要: 早在汉朝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吹打乐形式便已存在了。在2006年,吹打乐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笙作为历史悠久的簧管乐器,在传统吹打乐之中大多起的是伴奏与衬托...

有什么冷门但是很棒的乐器?

有什么冷门但是很棒的乐器?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音乐文化也是十分耀眼的。其中的许多乐器值得我们去挖掘。一、柷敔——“乐木空也,所以止音为节”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及传世实物可知,敔是一种木制乐器,其形状如同老虎,...

看见文物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是什么?

看见文物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是什么?

笙,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

汉乐府诗精选10篇:汉朝百姓的生活画卷

汉乐府诗精选10篇:汉朝百姓的生活画卷

乐府是中国古代设置于宫廷的一个音乐舞台机构,最初是秦朝设置的,属于少府管辖。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正式设置乐府,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

【关于乐器】乐器笙的认识

【关于乐器】乐器笙的认识

 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现代诗人徐志摩曾有诗《再别康桥》曰:“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韩国又要剽窃,企图拿笙去申遗,幸好被民乐大师吴景馨姐弟阻止

韩国又要剽窃,企图拿笙去申遗,幸好被民乐大师吴景馨姐弟阻止

笙,是汉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是随造的。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主要由笙簧、笙苗和笙斗构成,所用的原材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汉代以前的笙管大都用紫竹或者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