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3年前 (2022-08-18) 热度:168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文:吴正豪榕江县平江镇滚仲苗寨(人称花裙苗),是有名的芦笙制作地。...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文:吴正豪

榕江县平江镇滚仲苗寨(人称花裙苗),是有名的芦笙制作地。其生产的芦笙以种类多、工艺精美、音色清亮、音阶准确、格调柔和委婉、旋律典雅而名震黔东南,成为民乐中的名优品牌,颇得社会喜爱。

芦笙,谓之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之特有乐器,苗族尤爱。早在商代时期就开始出现,多于南方流行。古时均为演奏指挥、宫廷伴舞之乐器,但由于地方之不同也有用于丧葬(为死者引路),其所表达方式都是通过芦笙吹出的曲调来加以区别。通观之,黔东南许多苗族地区的芦笙只有曲而词已忘失。

自古以来,苗族以芦笙为前进的号角,团结的象征。传说苗族在大迁徙中,因过长江而被别的部族打散,芦笙手即吹响高亢的芦笙,使失散的本部族亲人听到芦笙的召唤,知道本族首领还在统帅队伍,于是向着芦笙吹响的地方靠拢。随后,又重整队伍在芦笙的引领下朝着新的征途继续前进……。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芦笙,属管乐器,在制作材料的选配上非常讲究,笙管必用洋竹(即芦笙专用竹),其它的杂竹是做不成好芦笙的。特别簧片的制作,就更费尽苦心。既要求灵敏(轻吹即响而不费气力),还要韧性好(经久耐吹),所以没有一定的上等材料和制作技艺皆不行。

一把完整的普通芦笙,是由六根长短不同的发音管、主音器(形如牛角)、弹片、吹嘴、共鸣筒等部件组成。每组均有特大、大号、中号、小芦笙配套,多的竟达20余支。演奏时,组织类型分三种:对芦笙、套芦笙、芒筒芦笙。但每一类都少不了高音笙(六根音管都发音),而伴奏的芦笙只有一管发音,其它笙管仅起装饰作用。小芦笙,苗语称弟哩,它起着领头、指挥众笙的作用。其音色清脆明快、转换协调,曲调抒情委婉,悠扬动听,个性鲜明、突出。多以爱情曲调为主要内客,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小调声声,情意缠绵,给人沉浸在鸟语花香、山溪组成大自然天籁之音中,达到身心同醉的境界。如与中、大、特大芦笙加上芒筒一起吹奏,高、中、低音融为一体时,就会产生出振奋人心的明快旋律,烘托磅礴的气氛。无论音阶的结合乃至中间的转调处理等多种技巧都非常完美、自然、天衣无缝,没有一丝作秀的痕迹——即反映出非常传统、原生原味的苗族芦笙文化。君不晓,那几节平凡的竹管吹出的音韵虽不及外国的西洋大调、交响曲之高雅,但苗山芦笙吹出的高山流水却让人总感到舒心与超脱。

滚仲芦笙的特点在于:音色优美、音阶准确、簧片灵敏、造型美观、选材讲究,从而赢得社会、赢得市场。它除供应本县和邻近的黎平、从江、三都、丹寨凯里、雷山、台江、剑河等县外,还远销贵阳、湖南、广东广西、江苏等省,甚至走出国门。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世纪五十年代,滚仲这支苗族芦笙队曾进京表演获得嘉奖,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给贵州人民、特别是榕江人民争得了荣誉。分别在二000年在凯里国际芦笙节、2011年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芦笙歌展演比赛中力战群雄,以超群的表演技能荣获第一、第二名,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在浓厚的芦笙文化的熏陶下,寨上开办了家庭芦笙制作坊。村民杨昌凡就是其中一人,他自幼喜好芦笙,又是一个吹芦笙的好手。从1980年起,开始尝试自做芦笙。他投师拜友,刻苦专研,当第一把芦笙完工出世,不论外观还是音色,技术上都超越当地的师傅,成为远近闻名的芦笙王。消息传出,前来请他订做芦笙的人群多如蚁群。他悟出这也是一条制笙能致富的好门路,于是配齐工具,利用农闲时间撸起袖子办起了芦笙手工制作坊。特别是1999得到省歌舞团蒋仁春同志送给他一套定音器后,即把民族传统音调与国际音标相结合,使他制作的芦笙达到了很好的音准效果。他,不仅普通的芦笙能随意做成,还创新制成24管、32管芦笙。从而声誉越来越大、越传越远。他每年可生产芦笙(视工艺的难、易)300余支,售价不等,年收入数万元。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他打算把制作技术传给村民,使滚仲的芦笙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滚仲苗寨不仅芦笙文化显赫于世,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清雍正八年及咸丰五年两次苗民反清斗争的历史文化、屯堡汛城遗址、民族风情也多彩迷人。这些文化亮点吸引着各级影视媒体、一批又一批作家群体前往拍摄、采风,乐而忘返。 近年来,滚仲苗家人自力更生与外力开发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以民族节日为载体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同时还注重开发本民族特色的蜡染、服饰、银饰刺绣工艺品和创新传统美食。对内加强旅游服务意识的观念更新,创建风情表演歌舞队,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面做了许多非常有益的探索。我想,只要他们善于开发利用拥有的原生资源,就将永远拥有发展的机遇。

作者简介:吴正豪,男,苗族,贵州省作协会员,榕江县苗学研究会长

本文标题: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33.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台州三位“00后”吹奏员国赛获奖

台州三位“00后”吹奏员国赛获奖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本报记者诸葛晨晨  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活动结果日前公布,台州有3人获青少年组“未来之星”奖项,他们是来自台州市金龙少儿民族管乐团的“00后”选手谢濡泽、刘瀚琦和张...

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这两天,从江县斗里镇台里村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芦笙节,当地同胞以赛芦笙、跳芦笙舞为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场面热闹非凡。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节日里,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

《新视觉》吴彤·笙声不息

《新视觉》吴彤·笙声不息

他出生于民乐世家,自小就感受着中国传统音乐的耳濡目染,他年少叛逆,组建中国第一支学院派摇滚乐队,扛起民族摇滚的大旗,年过而立,他的音乐开始跨界于民族与古典,传统与现代,多年来,他专注于中国管乐的传承与...

招募 | 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演绎社”第一季“小小乐手”招募开启!

招募 | 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演绎社”第一季“小小乐手”招募开启!

成都永陵博物馆 “二十四伎乐·演绎社” 第一季“小小乐手” 开始招募啦! 成都永陵博物馆...

穿越古今、天地和鸣《齐天乐》创意打开民族音乐故事最美序篇

穿越古今、天地和鸣《齐天乐》创意打开民族音乐故事最美序篇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扮演敦煌伎乐天表演反弹琵琶中央民族乐团供图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应妮)诸葛亮空城抚琴、阮咸竹林拨阮、伎乐天反弹琵琶、韩湘子醉酒吹箫、梁红玉擂鼓战金山、李凭中国弹箜篌、徐衍一弦...

《玄烟》笙独奏

《玄烟》笙独奏

曲:张梦玄是一种矛盾,虚无漂缈,烟亦如此。漫浸于空气中,变化奇丽,像一个故事。其看似漫静,却也有烈动。但终将消散!作品用中国古老乐器——笙来演绎,充分利用笙的多声部特性以及一些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描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