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尝试芦笙乐团演奏 他让“乡野”乐器走进课堂

尝试芦笙乐团演奏 他让“乡野”乐器走进课堂

5个月前 (10-14) 热度:6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中新网柳州8月26日电(曾健青石荣蓉)他创编芦笙合奏曲目,为了家乡的民族乐器获得更好的传承,把芦笙乐器的演奏和教学方法传授给老师,为音乐老师开展苗族芦笙音乐教学培训活动。贾征讲述了芦笙乐器传承创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芦笙教学上更科学有效地给学生传授民族技艺,贾征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开展芦笙现场示范教学”贾征以芦笙独奏《跳坡》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贾征以芦笙独奏《边寨丰收年》参加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文艺调演。他参与编著《广西融水苗族民间芦笙曲集》。


  中新柳州826日电(曾健青  荣蓉)他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让芦笙这一“乡野”乐器走进大雅之堂。同时,为了家乡民族乐器获得更好的传承,他走进学校,担当起“传承人角色,把芦笙乐器演奏教学方法传授给老师指导学生演奏,他就是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融苗族芦笙音乐)、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贾征

  826日,受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贾征来到该校,为音乐老师开展苗族芦笙音乐教学培训活动贾征讲述了芦笙乐器传承创新理念教学方法,并地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融民族小学老师,在今后的芦笙教学上更科学有效地给学生传授民族技艺。”贾征说。

贾征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开展芦笙现场示范教学。 韦亮娟 摄

  和很多在山寨里长大的苗族男孩一样,贾征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芦笙。1994,14岁的他芦笙走出大苗,考进了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学专业。1998,他以优异成绩保送广西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开始专业研究芦笙。2002大学毕业后,他芦笙加入边防警队。

  2009贾征芦笙独奏《跳坡》参加全国公安系统“为祖国放歌”文艺汇演荣获。2012贾征芦笙独奏《边丰收》参加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文艺调演,荣获二等奖。同,他参与编著《广西苗族民间芦笙集》,同时,还作为音乐总监出品了集的碟。

贾征指导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教师演奏芦笙。 韦亮娟 摄

  2017贾征退役后,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芦笙,他拿起教鞭,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特聘芦笙教师工作,他还担任南宁几所中小学的非遗指导老师

  “要让芦笙飞出苗寨,飞向世界,就必须创新。”贾征说。

  贾征示,他的老师在实践中发现了芦笙音域音色具有很大局限性,这不仅制约了其在音乐作品表现上的潜能,还影响了它的社会普及。经过8时间的尝试,伟最终成功改良了芦笙。经伟改良后的芦笙演奏更灵活。

贾征指导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教师演奏芦笙。 韦亮娟 摄

  贾征获得了老师的真传和指导贾征在高校里,苗族芦笙声部管乐特点,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最终让芦笙走出乡野,走进广西一所大学音乐厅,使芦笙这一原始的民族乐器登上大雅之堂。

  贾征还把苗族芦笙结合思政育人,指导学生开展《民族特色本土课程的思政育人展示:以苗族芦笙实践,让学生学习芦笙基本功的同时,了解芦笙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方式,最终更好地诠释作品,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陶冶与品德的提升

贾征正在演奏改良芦笙独奏《跳坡》。 冯革里 摄

  2021贾征指导南宁江南富宁小学芦笙乐团节目芦笙起幸歌》,参加该江南第三十四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一等奖,并最终代表江南参加南宁第二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金奖

  “非遗传承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保有传统底色的同时得到市场认可。”贾征说,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获得融文化馆,参加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他结合苗族芦笙音调,以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创作芦笙独奏曲《达亨嘎》。2020贾征芦笙独奏曲《达亨嘎》参加第八届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最终获三等奖

  芦笙中国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管乐器,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的一种乐器之一,逢,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完)

 

本文标题尝试芦笙乐团演奏 他让“乡野”乐器走进课堂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39.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梦呜苗寨(位于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占地约650亩,位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苗族体区,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赵宏亮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法制笙文 | 卢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中描写宴请宾客的场景传颂至今,已有两千余年,而笙这一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笙不仅仅是中国古...

现在笙的名声、地位如何?是不是比古琴还要低?

现在笙的名声、地位如何?是不是比古琴还要低?

提问人:是氷鸭来源:知乎我是一名音乐生,后面就转了专业去学笙,有一说一,民乐团是绝对不能少了笙的,而且我看过的民乐演奏基本上笙都是主旋律独奏。我之前有个朋友他也想转专业,我就推荐笙,但是他说笙的声音不...

“芦笙王”60年坚守芦笙梦

“芦笙王”60年坚守芦笙梦

因吹奏芦笙和制作芦笙手艺了得,他被人们称为芦笙王。芦笙是一种传统的簧管和声吹奏乐器,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大苗山里,几乎每个苗寨都有一堂以上的芦笙,每堂芦笙共有几十支至上百支各种型...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文:吴正豪榕江县平江镇滚仲苗寨(人称花裙苗),是有名的芦笙制作地。其生产的芦笙以种类多、工艺精美、音色清亮、音阶准确、格调柔和委婉、旋律典雅而名...

《新视觉》吴彤·笙声不息

《新视觉》吴彤·笙声不息

他出生于民乐世家,自小就感受着中国传统音乐的耳濡目染,他年少叛逆,组建中国第一支学院派摇滚乐队,扛起民族摇滚的大旗,年过而立,他的音乐开始跨界于民族与古典,传统与现代,多年来,他专注于中国管乐的传承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