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中新网柳州8月26日电(曾健青石荣蓉)他创编芦笙合奏曲目,为了家乡的民族乐器获得更好的传承,把芦笙乐器的演奏和教学方法传授给老师,为音乐老师开展苗族芦笙音乐教学培训活动。贾征讲述了芦笙乐器传承创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芦笙教学上更科学有效地给学生传授民族技艺,贾征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开展芦笙现场示范教学”贾征以芦笙独奏《跳坡》参加全国公安系统。贾征以芦笙独奏《边寨丰收年》参加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文艺调演。他参与编著《广西融水苗族民间芦笙曲集》。
中新网柳州8月26日电(曾健青 石荣蓉)他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让芦笙这一“乡野”乐器走进大雅之堂。同时,为了家乡的民族乐器获得更好的传承,他走进学校,担当起“传承人”角色,把芦笙乐器的演奏和教学方法传授给老师,指导学生演奏,他就是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融水苗族芦笙音乐)、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贾征。
8月26日,受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邀请,贾征来到该校,为音乐老师开展苗族芦笙音乐教学培训活动。贾征讲述了芦笙乐器传承创新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手把手地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融水民族小学的老师,在今后的芦笙教学上更科学有效地给学生传授民族技艺。”贾征说。
贾征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开展芦笙现场示范教学。 韦亮娟 摄
和很多在山寨里长大的苗族男孩一样,贾征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芦笙。1994年,14岁的他吹着芦笙走出大苗山,考进了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学笙专业。1998年,他以优异成绩保送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笙专业,开始专业研究芦笙。2002年大学毕业后,他吹着芦笙加入边防警队。
2009年,贾征以芦笙独奏《跳坡》参加全国公安系统“为祖国放歌”文艺汇演荣获铜奖。2012年,贾征以芦笙独奏《边寨丰收年》参加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文艺调演,荣获二等奖。同年,他参与编著《广西融水苗族民间芦笙曲集》,同时,还作为音乐总监出品了曲集的光碟。
2017年,贾征退役后,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芦笙,他拿起教鞭,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特聘芦笙教师。工作之余,他还担任南宁市几所中小学的非遗指导老师。
贾征表示,他的老师覃国伟在实践中发现了芦笙音域和音色具有很大局限性,这不仅制约了其在音乐作品表现上的潜能,还影响了它的社会普及。经过8年时间的尝试,覃国伟最终成功改良了芦笙。经覃国伟改良后的芦笙,演奏更灵活。
贾征获得了老师的真传和指导。贾征在高校里,根据苗族芦笙多声部管乐的特点,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最终让芦笙走出乡野,走进广西一所大学的音乐厅,使芦笙这一原始的民族乐器登上大雅之堂。
贾征还把苗族芦笙传习结合思政育人,指导学生开展《民族特色本土课程的思政育人课例展示:以苗族芦笙传习实践为例》课题,让学生在学习芦笙基本功的同时,了解芦笙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方式,最终更好地诠释作品,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陶冶与品德的提升。
2021年,贾征指导的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芦笙乐团节目《芦笙吹起幸福歌》,参加该市江南区第三十四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一等奖,并最终代表江南区参加南宁市第二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金奖。
“非遗传承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保有传统底色的同时得到市场认可。”贾征说,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他获得融水文化馆邀请,参加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他结合苗族芦笙音调,以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创作出芦笙独奏曲《达亨嘎》。2020年,贾征以芦笙独奏曲《达亨嘎》参加第八届广西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最终获三等奖。
芦笙是中国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完)
相关文章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梦呜苗寨(位于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占地约650亩,位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苗族体区,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赵宏亮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法制笙文 | 卢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中描写宴请宾客的场景传颂至今,已有两千余年,而笙这一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笙不仅仅是中国古...
现在笙的名声、地位如何?是不是比古琴还要低?
提问人:是氷鸭来源:知乎我是一名音乐生,后面就转了专业去学笙,有一说一,民乐团是绝对不能少了笙的,而且我看过的民乐演奏基本上笙都是主旋律独奏。我之前有个朋友他也想转专业,我就推荐笙,但是他说笙的声音不...
“芦笙王”60年坚守芦笙梦
因吹奏芦笙和制作芦笙手艺了得,他被人们称为芦笙王。芦笙是一种传统的簧管和声吹奏乐器,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大苗山里,几乎每个苗寨都有一堂以上的芦笙,每堂芦笙共有几十支至上百支各种型...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文:吴正豪榕江县平江镇滚仲苗寨(人称花裙苗),是有名的芦笙制作地。其生产的芦笙以种类多、工艺精美、音色清亮、音阶准确、格调柔和委婉、旋律典雅而名...
《新视觉》吴彤·笙声不息
他出生于民乐世家,自小就感受着中国传统音乐的耳濡目染,他年少叛逆,组建中国第一支学院派摇滚乐队,扛起民族摇滚的大旗,年过而立,他的音乐开始跨界于民族与古典,传统与现代,多年来,他专注于中国管乐的传承与...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