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他们鉴证了文明 第28弹|燕赵慷慨 笙管嘹亮

他们鉴证了文明 第28弹|燕赵慷慨 笙管嘹亮

5个月前 (11-01) 热度:106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燕赵大地不止有慷慨悲歌之士还有热情鼓吹之人冀中笙管百姓们自己的艺术乡亲们最爱的声音劳作之余 想吹就吹吹出欢喜 吹得嘹亮请听,王如海——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距杨荫浏和曹安和南下为盲人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录制传世遗作《二泉映月》还要早几个月。将子位吹歌中一些经典的曲牌、曲调配上了现代简谱,为中国音乐史、乐律学以及传统戏曲、曲艺、器乐和宗教音乐等民族音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合编了《瞎子阿炳曲集》《苏南十番鼓曲》《关汉卿戏曲乐谱》等。

燕赵大地

不止有慷慨悲歌之士

还有热情鼓吹之人

冀中笙管

百姓们自己的艺术

乡亲们最爱的声音

劳作之余 想吹就吹

吹出欢喜 吹得嘹亮

请听,这来自土地的音乐

吹歌人王如海的大地之音      


△“王如海——冀中管乐子位吹歌)”海报

1950的5,距今整整七十前的一,有一队从定子位(今河北省定州子位)来的民间乐手,带着长短不一的笛和大小各异的鼓,走进了当时刚在天津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大门。他们就是受邀来演出子位吹歌会。

此时,距杨荫浏和曹安和南下为盲人音乐家阿炳(彦钧)录制传世遗作《二泉映月》还要早几个。观摩了吹歌会的表演后,两位先生子位吹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但将乐队演奏全都录了音,将子位吹歌中一些经典牌、曲调配上了现代简谱,还把他们所用的每一样乐器都绘制了形状精准、尺寸标注明晰的解。

知识

杨荫浏(1899-1984)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史学民族音乐理论家,是新中国音乐研究要奠基人,为中国音乐史、律学以及传统戏曲艺、器乐和宗教音乐民族音乐领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初步建立起了中国音乐研究学术体系。其表妹曹安和(1905-2004)在建初期与杨荫浏同在中央音乐学院任职。兄二人作为组织者和见证人,在1950录制了阿炳(彦钧)唯一一批存世的作品,先后合编了《瞎子阿炳集》《苏南十番鼓》《戏曲乐谱》等。

一次演出不够尽兴。杨荫浏和曹安和此后多次到子位采风,对吹歌会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研究。最终,二人编写的《定子位管乐集》于1952出版,在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杨荫浏、曹安和合编《定子位管乐集》

△《定子位管乐集》中所绘的管拆解

△《定子位管乐集》中牌《小放驴》简谱

而在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名受访人、“吹歌会中间最重要而领导地位一位会员王成奎,既是子位吹歌的第六传人,也是今故事主人王如海父亲

国家代表传承人王如海

在讲王如海老人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冀中管乐”。

这是冀中平原一带特有的一种鼓。除了、管等吹奏乐器之外,乐队中还有云锣、鼓、铙、钹、铛铛等打击乐器。这种流传于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以北近三十个器乐合奏形式,被冀中百姓们称作“音乐会”。它是“农村的一种不脱离生产的业团体”,村子里的庙会祭祀、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音乐会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子位吹歌”便是冀中管乐中的突出代表

子位吹歌乐队中包括管子唢呐笛、锥(俗称“喇嘛”)、大胡、鼓、小钹、、梆子等乐器,而其中以管子(小管)、小唢呐(小笛)为乐队编制可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据《定子位管乐集》记载,如果每种乐器都用的乐队的配置最多可达28人。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在吹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子位、打、弹、拉者不下千人,老、青、妇、幼皆有吹歌

△正在演奏吹歌会(右二为王如海

除了经常演奏《放驴》《打枣》《八仙庆寿》《朝天子》等传统牌,子位吹歌乐手们还学习吸收各种民间小调、地方戏曲唱腔,将其转化为子位吹歌曲调。在《定子位管乐集》收录的曲谱里,就有从河北梆子演化而来的《辕斩子》《大登殿》等曲调。在模仿戏曲唱段中,子位吹歌尤其喜欢“咔演奏

知识

“咔”,就是用乐器戏曲唱段,模仿不同角色的唱腔表演河北梆子、老调、评、河西调、丝、哈哈腔,以及柳子调、豫剧、黄梅京剧等,都是子位吹歌经常模仿的种。这些戏曲唱段在子位吹歌曲谱资料记载较少,但在实际的演奏现场中却会大出现,曲目选择灵活,奏时自由发挥,尽显奏者的演奏功力和独特个性

子位吹歌演奏速度旋律多变,声音高亢洪亮,风格烈火爆。子位吹歌表演自由夸,甚至有时会边边唱、边边舞,具有浓郁的乡气息和鲜明的民间艺术风格

子位吹歌在百传承历程中,从王如海爷爷春兴起,都有人在吹歌会中担任会王如海爷爷一家兄弟,分别担任着管子打击乐和小笛的乐手王如海父亲,也就是1950中央音乐学院领队演出王成奎,是当时乐队里的吹笙,到王成奎这里已经是六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王如海从小耳濡目染,也开始学起了吹歌。小的时候,王如海就跟着爷爷春兴学工尺谱,17岁开始跟随父亲吹笙,没过几就可以与父亲一辈的吹歌艺人同台演出了。

知识

子位吹歌工尺

工尺(chě)谱,是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之一,属于文字谱的一种,因用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源自唐朝,后传至日本越南朝鲜地区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音高(同时也是唱名)的基本符号传统工尺谱自上而下写,但是现在亦可由左至右写。

吹笙王如海

爷爷春兴开始,一直有人担任着吹歌会的会,因此王如海里保存着子位吹歌珍贵的一手资料。而王如海自己也醉子位吹歌的收集、整理工作。除了四寻访合适的器乐教材,他还专注于历史研究,通过走访著名民间音乐家元亨等老艺人故里,结合中的资料整理出了一条子位吹歌数百历史沿革的清晰脉络。而近来,作为组织者的王如海,又开始埋整理起了子位吹歌传统曲谱,与吹歌会重新排练、恢复了很多传统牌的演奏。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都给子位吹歌传承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早在青年时期演奏水平已经很高的王如海便致于带徒传承工作,至今已三十培养出了一批子位吹歌的后起之秀。社会环境变化,坚持吹歌的人越来越少。王如海非常珍惜留下来的每一个人。为了适应现在的教学理念,他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变。传统吹歌教学采取授的方式,由老师领着学生们念工尺谱。工尺谱念熟了,才能开始练习乐器王如海则增添了简谱工尺谱对照教学方法,借此得以重点解决传统曲目学习。不过,学生一旦入,还将回归到工尺谱的轨内。此外,子位于2009建起了吹歌艺术学校。近来,王如海还将子位吹歌带进了中学课堂,让更多孩子接触到这项独特的民间音乐。他每有两要来这里,与吹歌会的乐手们一起,教上百个初中学习子位吹歌学习工尺谱、简谱,以及管子唢呐笛、乐器。在王如海里,这些孩子就是子位吹歌未来的希望。

王如海在丁中学指导学生

2008,“冀中管乐子位吹歌)”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王如海也凭借着对子位吹歌的悉呵护,深入研究,以及人坚持不懈的无私传承,于2009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2016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记录工作团队项目负责人萌、学术胡小满带领团队多次赴子位拍摄走访,认真、完整地记录了“王如海冀中管乐子位吹歌)”这一项目,该项目在验收中被评为优秀。201977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易老 技·忆永存——第二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推介会“上,王如海带领来到现场,表演子位吹歌代表曲目《放驴》。

王如海(左一)、占民(左三)等人表演《放驴》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表演的五位吹歌人中,除王如海国家传承人之外,另有一位国家传承人占民,以及一位传承人和两位传承人

于“吹歌”一词的起源,在《定子位管乐集》中,杨荫浏与曹安和这样写

“何以叫吹歌会?问吹歌会中人,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来。据我们的推想,也许是因为他们所用的乐器,较要的,是、管、笛等管乐器,都是‘’的,他们所曲调,大都是出于原来可唱的‘歌’的缘故。”

也不问来由

只要里有想唱的歌

就把它唱出来

如果唱出来还不过瘾

那就把它出来

浓烈 热情 率真

子位吹歌正是以这样的方式

响彻在冀中大地

质朴的音乐 才动听

抒发着生活的喜怒哀

陪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百姓耳中 乡音最美


传承人介绍

王如海(1946—),定州子位吹歌第八传人,出生在吹歌,师承父亲王成奎。1989开始帮助父亲子位吹歌教学,至今三十。2006,进入子位吹歌艺术学校,从教学工作。2009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本文标题他们鉴证了文明 第28弹燕赵慷慨 管嘹亮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73.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芦笙还能吹多久?

芦笙还能吹多久?

文/龙秀章我们知道,苗族人喜欢芦笙,芦笙大概是由苗族创造。最早的时候,苗族三大方言都有吹芦笙的习俗,东部方言也只是在近代才失传,但在苗族法事中,还保留芦笙的舞步,以及芦笙这个苗语的词。中部方言迁徙到黔...

全程高能《万物笙》狂刷屏 传统乐器被吴彤玩出“新生命...

全程高能《万物笙》狂刷屏 传统乐器被吴彤玩出“新生命...

B站的跨年晚会“2020最美的夜—bilibili晚会”又刷屏了!!从12月31日晚播出至今,音乐人、演奏家吴彤与百人乐团合作的《万物笙》被网友狂刷“前方高能”。十分钟的时间里,吴彤用笙等多种乐器与乐...

《乐园嬉戏》笙独奏

《乐园嬉戏》笙独奏

曲:徐超铭《乐园嬉戏》是徐超铭先生创作的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乐曲,乐曲描写了活泼可爱的儿童,在乐园尽情玩耍时的快乐场景。取材自浙江乐清民歌《山茶》。它是徐超铭先生为37簧传统加键笙创作的一首乐曲。乐...

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

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

.qzss_txtspeech_button{border-radius: 3px;border: 1px solid #dddddd;height: 30px;width: 80...

大师齐聚,笙琴阮乐奏响狮城的六月。

大师齐聚,笙琴阮乐奏响狮城的六月。

笙吴彤华人跨界音乐家代表,第一位荣获格莱美音乐大奖的中国音乐人,精通创作、演唱、民族乐器演奏。 他1971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2年,组建中国第一支学院派摇滚乐队轮回乐队。2...

芦笙比响促和谐

芦笙比响促和谐

2021年12月12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梦呜苗寨,两名苗家女在奋力吹奏芦笙。当日,该县举办"芦笙狂欢节"芦笙比响大决赛活动,来自全县22堂芦笙队进行激烈的芦笙比响,吸引众多市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