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在敦煌莫高窟第 220 窟《药师经变》壁画中,佛国乐队的中央位置,一位菩萨乐伎双手捧持着一件形似凤凰展翅的乐器 —— 十七根管身呈扇形排列,管端缀着流苏,笙斗上隐约可见鎏金纹饰。这件被后世称为 "唐笙" 的古老乐器,正以其独特的形制与演奏姿态,向千年后的观者诉说着盛唐音乐的辉煌。
一、形制解码:从壁画到实物的千年印证
敦煌壁画为我们揭开了唐笙的神秘面纱。第 220 窟的笙斗插管数量与《通典・乐典》记载的 "笙,十三簧" 完全一致,但实际管数却达十七根,这种 "十三簧十七管" 的设计,通过 "义管" 技术实现了音域扩展 —— 平时隐藏的两根义管在转调时插入,使笙的音域从十二律扩展至十七律,构建出完整的半音阶体系。这种设计在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十七簧笙实物中得到印证:其笙斗长 28 厘米,管径 8 毫米,管身采用湘妃竹制成,簧片为青铜薄片,通过蜂蜡固定在笙脚上。
壁画中的笙管排列也暗藏玄机。第 159 窟文殊变中的笙管呈扇形展开,最长的 "宫苗" 位于右侧,与现代笙的直线排列截然不同。这种设计源于唐代 "凤翼" 美学 —— 笙管模拟凤凰尾羽的弧度,既符合《诗经》"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的意象,又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了共鸣效果。正仓院唐笙的音位排列更显精妙:清羽、变徵两音互置后,演奏者只需单手即可完成五度和音或四度和音的吹奏,这种 "交叉指法" 体系比现代笙的音阶式排列早出现了一千余年。
二、演奏场景:佛国乐舞中的声影交织
敦煌壁画为我们复原了唐笙的演奏场景。在第 112 窟《观无量寿经变》中,笙与琵琶、箜篌、筚篥等二十余种乐器组成庞大的佛国乐队,笙手采用 "抱笙式" 手势 —— 五指张开向内旋转,拇指与中指轻按音孔,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这种姿势既便于控制多管发音,又能保持乐器的稳定。更令人惊叹的是第 172 窟的飞天乐伎:她们手持笙管凌空飞舞,衣袂飘带与笙管流苏形成动态呼应,仿佛将乐音化作了可视的流光。
唐笙在宫廷燕乐中的表现同样震撼。根据壁画与文献记载,唐代坐部伎乐队中,笙与横笛、筚篥组成 "左方之乐",承担旋律与和声的双重任务。日本雅乐保留的唐笙演奏技法显示,唐笙可同时吹奏五个音的和音,其 "合竹法" 和音体系包含纯五度、纯四度及八度叠加,这种复杂的和声效果远超现代笙的演奏范畴。在《敦煌廿咏》音乐会中,复原的唐笙与凤首箜篌、五弦琵琶合奏,成功再现了唐代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的宏大场景。
三、颠覆认知:被误解的 "传统" 与失落的技艺
长期以来,人们误以为笙是民间乐器,实则唐代笙是宫廷雅乐的核心。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笙,其鎏金笙斗与镶嵌宝石的管身,彰显着皇家器物的尊贵。更颠覆认知的是唐笙的演奏技法 —— 现代笙的 "上五下四" 和音体系,实则是宋代以后简化的结果。唐代 "合竹法" 和音包含十个音的叠加,其声学原理与现代电子音乐的频谱合成惊人相似。敦煌壁画中笙手的 "呼舌" 技巧,通过舌根快速颤动产生碎音效果,这种失传的技艺直到 20 世纪才被重新发掘。
唐笙的失传与宋代乐器改革密切相关。为适应市井音乐的需求,笙的形制逐渐简化,十七簧被十三簧取代,义管技术失传,和音体系也从多音叠加简化为单音陪衬。然而敦煌壁画与正仓院实物证明,唐笙的音乐思维远超我们的想象 —— 其十七管配置对应 "八十四调" 理论,每根笙管都能独立演奏半音,这种系统化的和声体系在中世纪独步全球。
四、文明对话:从敦煌到世界的音声遗产
唐笙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远播异域。日本雅乐中的笙虽保留了唐笙的形制,但其音域与和音技法已大幅简化,仅能吹奏十五个音。而欧洲自由簧乐器的发明,更与唐笙有着直接关联 ——1777 年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将唐笙带入欧洲后,丹麦管风琴制造家科斯尼克仿照其簧片原理改进了管风琴,开启了西方自由簧乐器的革新之路。现代电子音乐中,笙的音色被广泛采样,游戏《原神》璃月地区配乐使用的电子笙音色,正是对唐笙 "中和之美" 的当代诠释。
在西方常能见到的管风琴
当我们凝视敦煌壁画中的笙影,看到的不仅是一件乐器的形制,更是一个文明的精神图腾。唐笙的十七根管身,恰似连接天地的音声桥梁;其簧片振动的频率曲线,暗合着宇宙万物的共振法则。从曾侯乙墓的青铜簧片到神舟飞船搭载的太空演奏笙,这件古老乐器用三千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文化基因,永远在守正创新中延续,在跨文化对话中永恒。
相关文章
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
原标题:最代表中国的九大乐器!编钟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
《美丽的山雀》笙三重奏
曲:李志群全曲运用吐音和花舌技巧,模仿山雀的叫声,在笙的技法上演奏出单音、传统和音、指定和声、乐曲轻快表现了山雀活泼热情的个性,2009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笙专业委员会访台时,首次以三重奏的方式表演,...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四)笙
笙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吹奏乐器,以簧片振动发音。目前在乐队中常用的,大多数是经过改革的十七簧笙,分高音笙和中音笙两种。中音笙比高音笙低八度。一、音色特点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
声音百科乐器篇笙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
滥竽充数的竽是啥?和笙有什么区别?
想必大家都知道滥竽充数的故事,不过你知道竽是什么吗?和笙又有什么关联呢?竽,是中国汉民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
精艺笙乐器为何 “笙声不息”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也是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在我国民族乐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位于静海区子牙镇潘庄子村精艺笙乐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笙以音量宏大、造型古朴、音色优美,质量上乘,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海外,深...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