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3年前 (2022-08-18) 热度:738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传承人传授吹芦笙技法孩子们吹奏芦笙。校园器具。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传承人石敏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芦笙吹奏技艺民间芦笙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侗族芦笙、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课后学习让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侗族芦笙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

传承人传授吹芦笙技法。

孩子们吹奏芦笙。

校园芦笙器具。

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杨少勇 吴林勇)近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敏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芦笙吹奏技艺。民间芦笙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据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介绍,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侗族芦笙、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课程,每个星期课后设两节40分钟的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课后学习让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提升了接班人的文化自信。

侗族芦笙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它由古老的管乐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8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文标题: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37.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太阳星》笙协奏

《太阳星》笙协奏

曲:王乙聿 太阳星,延续2011年开始第一首以星球为主题的作品,蓝色星球与地球II、黑洞。太阳,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感...

匠人笙笙不息两百载:制笙匠毛智元

匠人笙笙不息两百载:制笙匠毛智元

原创 李学立 中国摄影出版社笙 可以追溯到3000 多年前,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诗经·小雅·鹿鸣》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笙也是世界上...

《畅饮一杯胜利酒》笙独奏

《畅饮一杯胜利酒》笙独奏

曲:翁镇发 李作明乐曲欢快明朗,旋律富有歌唱性,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描绘了改革开放时期人们辛勤劳作后看到丰硕成果后激动喜悦的心情。--2015笙艺术周《笙名家名曲专场》...

喜欢剽窃中国文化的韩国人,这回终于遇到对手了……

喜欢剽窃中国文化的韩国人,这回终于遇到对手了……

笙管演奏家吴彤的姐姐吴景馨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几个韩国人忽然跑来,在他们家创办的宏音斋购买了近100台笙。起初以为对方是喜欢中国传统乐器的艺术家,作为笙管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吴景馨还挺高兴。不料对方却不...

用音乐“笙”音把中国分享到全世界

用音乐“笙”音把中国分享到全世界

人民网讯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近日举办名师公益讲堂第二十讲,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宏音斋第四代传承人,演奏家、音乐家,跨界音乐人吴彤带来聆听彩虹的‘笙’音——跟随吴彤走进音乐世界主题讲座。...

杨荫浏:笙——竽考(四)

杨荫浏:笙——竽考(四)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通过比较宋代19簧和笙、智化寺17簧笙与清代雅乐17簧笙可知,笙上各管音高存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