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3年前 (2022-08-18) 热度:107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传承人传授吹芦笙技法孩子们吹奏芦笙。校园芦笙器具。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敏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芦吹奏技艺。民间芦笙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侗族芦笙、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课后学习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侗族芦笙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

传承人传授吹芦笙技法。

孩子们吹奏芦笙。

校园芦笙器具。

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杨少勇 吴林勇)近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敏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芦笙吹奏技艺。民间芦笙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据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介绍,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侗族芦笙、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课程,每个星期课后设两节40分钟的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课后学习让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提升了接班人的文化自信。

侗族芦笙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它由古老的管乐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历史。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文标题: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37.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云南双柏“虎笙”动地迎虎年 非遗“三笙”闹新春

云南双柏“虎笙”动地迎虎年 非遗“三笙”闹新春

前两天,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当地的居民通过跳国家级非遗项目“老虎笙”,迎接虎年的到来。“老虎笙”,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彝族民间艺术,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

吴彤谈自己学习笙的过程与感悟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吴彤谈自己学习笙的过程与感悟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我出生在一个民乐的世家,到我这儿应该是第四代了。所以演奏的这个乐器来讲,我拿到的第一个笙是在我5岁的时候我爸爸给我的那个笙,是我爷爷做的非常小的笙。可是没想到接下来就是一生要~不停的练习,克服各种难关...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

   乡情散文:滚仲苗族的芦笙文:吴正豪榕江县平江镇滚仲苗寨(人称花裙苗),是有名的芦笙制作地。其生产的芦笙以种类多、工艺精美、音色清亮、音阶准确、格调柔和委婉、旋律典雅而名...

掌故知鲁 |  祭孔乐器——笙

掌故知鲁 | 祭孔乐器——笙

孔庙主要是用来举行孔子祭仪的地方。在祭仪过程中,要举行许多活动。而释奠乐就是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释奠乐为古老的宫廷雅乐,在摆设、诗词、演奏、乐律等方面,均存有儒家及古老对应于天地自然间的理念。在乐器的...

笙文化漫谈

笙文化漫谈

核心内容:笙的历史、种类及发展历程主要形制:葫芦笙、芦笙笙是中国古代的吹奏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在古代,笙被称为巢或者和,《尔雅》中记载:大笙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