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3年前 (2022-08-18) 热度:847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传承人传授吹芦笙技法。孩子们吹奏芦笙。校园芦笙器具。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敏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芦笙吹奏技艺民间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侗族芦笙、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课后学习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侗族芦笙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

传承人传授吹芦笙技法。

孩子们吹奏芦笙。

校园芦笙器具。

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杨少勇 吴林勇)近日,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芦笙声,学生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敏帽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侗族芦笙吹奏技艺。民间芦笙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据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全小学校长介绍,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侗族芦笙、侗族大歌等民族文化课程,每个星期课后设两节40分钟的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课后学习让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提升了接班人的文化自信。

侗族芦笙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它由古老的管乐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8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文标题: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国保”侗族芦笙走进通道小学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37.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林卡月夜》笙独奏

《林卡月夜》笙独奏

曲:徐超铭 1978年由著名生演奏家徐超铭先生创作于西藏,旋律充满浓郁的藏族地区音乐色彩,乐曲巧妙地运用了爆花舌、臂颤音等...

《平调调子》日本笙 雅乐古典曲

《平调调子》日本笙 雅乐古典曲

平调调子是作为传统Gagaku音乐的它使用的是Hyojo(平调)的曲式,一共六个Gagaku-Modi(雅乐调式)和E调为主要旋律的曲式。平调调子从曲式上一定程度地...

《欢乐的泼水节》笙独奏

《欢乐的泼水节》笙独奏

曲: 孙友 乐曲描写了傣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中,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尽情狂欢,...

《故乡行》笙独奏

《故乡行》笙独奏

曲:徐超铭《故乡行》创作于1993年,作品是徐超铭先生当时回浙江老家探亲,看到故乡变化巨大,有感而发创作的。乐曲以三段体为结构,充分运用了笙的舌颤音、碎吐、呼舌、锯气、复调等技巧技法,并创造性的用柱式...

吴彤:以“笙”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吴彤:以“笙”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如今在世界范围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希望未来有更多小朋友跟上前人的步伐,传承这份宝贵的礼物。日前,管乐演奏家、跨界音乐家、国家一级演员吴彤在名师公益讲堂《聆听彩虹的笙音——跟随吴...

入湘随俗·通道侗族芦笙

入湘随俗·通道侗族芦笙

通道县,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侗族人。侗族人以芦笙为乐,无笙不成礼仪,在侗寨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中,都要吹奏芦笙,在幽幽山谷间,当芦笙响起,便知这是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