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非遗文化小课堂】手工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非遗文化小课堂】手工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3年前 (2022-08-18) 热度:2045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非遗文化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戴进权《苗族芦笙的起源浅析》,从苗族风俗、语言、民间音乐方面进行研究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工艺特征苗族传统芦笙,就能够使所有的主奏芦音准绝对相同;苗族芦笙由吹管、音斗、笙管和片等各个不同的部位所组成。这些构件主要是用芦笙竹(苗族地区的汉语方言中有的亦称之为苦竹)、无结逢的杉木树心和经过加工后的钢片等制成。非遗文化工艺流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有几十道工序。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非遗文化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贵州雷山县云南大关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6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33。

历史渊源

非遗文化

《苗族简史》记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

戴进权《苗族芦笙的起源浅析》,则从苗族日常习作的历史演变,从苗族风俗、语言、民间音乐等方面进行研究。芦笙源于禾杆笛,后逐步演变而来。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工艺特征

苗族传统芦笙,为六管芦笙,沿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响铜簧片气鸣发音,其音准的高低,全凭制作工匠特有的辨音能力来确定,他们手工制作的簧片,就能够使所有的主奏芦笙的音准绝对相同;每组5—7支芦笙合奏,也符合和声学原理。

苗族芦笙由吹管、音斗、笙管和簧片等各个不同的部位所组成。这些构件主要是用芦笙竹(苗族地区的汉语方言中有的亦称之为苦竹)、无结逢的杉木树心和经过加工后的钢片等制成。

非遗文化

工艺流程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有几十道工序,制作艺人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一般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主要工艺流程,特别是削制吹管、共鸣筒和打磨簧片,全凭手感来严格掌握每个环节的轻重度,其中最关健的是打磨簧片和定音,簧片缝隙的宽度和簧片的音色决定了芒筒芦笙质量的好或次,因此需要有非常熟练且经验丰富的艺人全靠眼睛看和耳朵听来保障,有人把这个特殊工艺称之为视听艺术,通常一套八支芒筒芦笙的制作周期近20天。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乐舞文化:芦笙作为作乐乐器,最先开始赋予其奏乐功能,致使形成独特的乐舞文化。芦笙舞蹈成为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舞蹈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祭祀文化:芦笙在苗族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以音代言的工具,在各种祭祀活动中,都能够见到芦笙,通过芦笙营造庄重而肃穆的氛围。除了一般的祭祀活动,苗族还在祭祖活动中也使用芦笙,在芦笙下跳舞,唱苗歌,表达怀念先祖思想感情

婚恋文化:芦笙不仅是苗族人民的娱乐工具,同时也是男女传达爱慕之情的纽带。芦笙发展到现在,婚恋文化仍在发展。当前,较为流行的是苗族青年男女通过芦笙举办盛会,在盛会期间,青年男女都会盛装出行。经过长期的发展,芦笙的音调与所表达的语言内容融合为一体, 当吹奏出固定曲调模式时,人们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导致在苗族形成一种奇趣的文化现象一一芦笙语 。

表演文化:芦笙作为一种集歌、舞及乐为一体的文化形态,经过长期发展,人们根据芦笙舞曲,举办坡会。近几年,政府己开始对芦笙文化加以重视、保护及利用,通过利用芦笙文化来举办民族节庆,进而提高其知名度,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END

来源:路北区文化馆

本文标题:【非遗文化小课堂】手工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35.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献礼70周年县庆•人物访谈篇之四十一】贾征:芦笙传承笙声不息

【献礼70周年县庆•人物访谈篇之四十一】贾征:芦笙传承笙声不息

在广阔的大苗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中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身体力行地坚持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遍栽桃李。青年芦笙演奏家、...

无笙不成礼仪侗族芦笙的地位有多高?

无笙不成礼仪侗族芦笙的地位有多高?

编者按:织娘巧手把经纬之美,编成五彩侗锦;工匠细琢以榫卯之技,又见鼓楼高耸;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细听侗歌悠扬……在怀化,95万侗族同胞世代传习的生活方式,化作侗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圈头村音乐会的发展史(四)

圈头村音乐会的发展史(四)

本篇文章来介绍一下笙这种乐器圈头村音乐会在2017年改回了丝竹笙演奏,在这之前都是扩音笙,之所以为什么改回,是因为扩音笙的音色不如丝竹笙的音色好,扩音笙是转基因乐器,吹出来的声音是从竹子的声音转到管里...

《驹追骏》笙群奏

《驹追骏》笙群奏

曲:张梦此曲为笙演奏大师翁镇发教授与十位少年而作的安可曲。交响乐团伴奏。此曲取材于蒙古音乐,无限的音乐之路象征着辽阔的草原,骏马带领着小马驹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着。该曲意气风发,雄壮有力,现场演奏效果突...

小S吹笙放电,蔡康永一脸嫌~

小S吹笙放电,蔡康永一脸嫌~

视频源自《康熙来了》截取,李俐锦带来国乐器笙,小S却只想放电。民族乐器笙加上电子游戏音乐,简直绝配~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在丝绸之路时它被传到西方,才诞生了手...

吴彤介绍笙的历史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吴彤介绍笙的历史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笙的历史目前来讲,有据可查的,你可以在博物馆看到的是2000多年的实物,但是从文字可考的部分呢,现在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但是如果要从传说的角度来说的话,那他应该就更久远。传说女娲造笙簧,所以就已经到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