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3年前 (2022-07-30) 热度:966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赵宏亮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法文|卢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经》中...

赵宏亮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法制笙

文 | 卢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中描写宴请宾客的场景传颂至今,已有两千余年,而笙这一中国古老的管乐器,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笙不仅仅是中国古老、传统的乐器,更蕴含着中国千百来的智慧时代在发展,笙也在发展,时代在变化,‘笙音’也应该变化。笙是历久弥新的乐器。笙制作家赵宏亮吹笙、做笙、爱笙,是赵家笙第三代传人,继承祖辈制作技艺的同时,对笙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让这件古老乐器在现代乐队中焕发新声。

沿用祖辈制作工艺

清朝末年,河北涿州南寺村一赵姓男孩跟随村边清圣寺的乐队学习吹笙、修笙,因讨住持喜欢而赐名赵东笙。久而久之,赵东笙学会了一门做笙的好手艺,并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赵伯纯。新中国成立后,赵伯纯在北京民族乐器厂工作,主要从事键笙、加键唢呐等乐器的改革。退休后,赵伯纯回到南寺村老家,将一身制笙技艺和经验传于后辈。

爷爷退休了就回到老家,把他一生积累的做笙技艺全部传给我了。赵伯纯长孙赵宏亮是赵家笙第三代传人,在祖父悉心培养下学得了精湛的技术,对笙有独特的见解和制作理念。刚开始学制笙时,赵宏亮常侧着身子细细打磨簧片一整天,时间一长,手上布满老茧,被工具弄伤手是常事。但当自己亲手打磨的簧片安装到笙里,奏出美妙的声音时,赵宏亮心里充满自豪感,也爱上了这个行当。

世纪80年代末,赵伯纯、赵宏亮祖孙二人创建涿州市宏亮乐器厂,后更名为涿州市赵家笙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集乐器生产、改革、创新为一体,每年生产、销售传统与现代各种型号的笙四百余把,销往海内外。做一行,爱一行,做就最好,要么不做。赵宏亮沿用祖辈传承下来的制作工艺,制作一把笙,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繁琐工序完成。2011年,赵家笙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赵宏亮提出非遗融合,与河北涿州四位非遗传承人达成共识,将蛋雕、玉器、大漆工艺、金银细金花丝镶嵌融合在赵家笙的制作工艺中,制作出的文创产品赋予了笙作为传统乐器的现代意义和艺术内涵

把群居改成独居

随着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笙与其他传统乐器一样,乐器局限性逐渐凸显出来——缺少低音,很多作品难以完成,改革迫在眉睫。长期以来,中国民族乐队里没有民族低音乐器,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民乐队使用中国的民族乐器,让民乐队名副其实。2003年,赵宏亮组建研发团队,专心研发中低音笙。

传统笙的簧片共用一个发音腔体。如果要音高降低,就要把共鸣腔加大、把位加宽,而手的大小是一定的,这样改革就没有办法演奏了。如何在不扩大把位的同时,还能增加腔体容量?赵宏亮日思夜想,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将笙斗分开,把群居改成独居,让每个簧片有单独的发音腔体。然而,试验多次却都发不出想要的声音。乐器改革常伴随着苦恼与失败。我在研发中低音笙的时候持续两年昼夜睡不着觉,非常痛苦,不停地琢磨、试验。历近十年的时间,赵宏亮研发中、低音笙终于取得丰硕成果——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均为三十六音;按十二平均律半音阶排列方式排布;发音管、按键为铜质材料,扩音管使用马林巴式铝质金属材料;采用单列式发音室;按键采用多次接力技术,使动能提增,键噪降低,灵活美观。几项新技术使用后,笙音能达到更低,音色更美,音量更大,音准和灵敏度更高,乐器维修保养的方便程度也大大提高。

从此,赵家笙的中、低、高音键笙,与其生产的传统笙、芦笙一同被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日本乐团专业演出团体,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高等音乐学府广泛使用,并获得好评。武汉音乐学院东方中乐团是最早一批使用赵家笙系列键笙的演出团体之一。乐器的实用性和整体的音色、音量、音质都达到一定高度。在乐队中的中低音补充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谭军评价,赵宏亮以工匠精神为笙的改良注入了大量心血。赵家笙制作精良、追求品位、工艺讲究,是中国乐器改革的优秀代表

而此次研发却让赵宏亮一下子老了许多。因为压力大,赵宏亮的头发大把脱落,健康亮起红灯。2013年研发成果推向市场后,他给自己放了两年假,调理身体,不敢触碰乐器改革,琢磨乐器难免废寝忘食,我必须放假,否则自己走不出来。然而不久后,赵宏亮又开始乐器研发,有时做梦都在改良,一些创新就是在梦中得到的灵感,醒来趁着记忆清晰立马试验。过于投入时,他只能在心里提醒自己,别再那么激烈了。

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

赵宏亮

赵家笙从诞生之日起,乐器改革创新从未停止。赵宏亮率团队将传统笙由死斗笙改成活斗笙,给使用者提供了很多方便;将三十八簧键笙改革成能站立演奏的有新风格的现代版键笙,迎合了新民乐的表现形式;研制四十二簧笙,能演奏更宽音域的乐曲等。笙这件古老的乐器,在赵宏亮的手中逐渐发生着变化。

2019年,赵家笙乐器博物馆在河北涿州落成。这是国内首家以笙为主题的博物馆,以笙为主要展品,包含中国笙文化,笙的制作、演奏等板块,免费对公众开放,普及民族音乐知识,开展民乐演奏展演。博物馆里既有各类传统笙,也展出现代改良笙。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我们两条腿走路,既把用了千年的器型改成适合演奏交响乐的乐器,也追寻、复原古代笙。赵宏亮说,笙作为中国传统而古老的乐器,承载并散发着祖先的智慧和文化气息

在赵宏亮的办公室摆放着一只古朴自然的笙,葫芦的笙斗,竹制的簧片。每年我都会种一架葫芦,专门用来做笙斗。找到这片葫芦架,也就找到我家了。在持续改革创新的同时,赵宏亮也以崇尚自然的理念追寻古人的制笙之路。我现在正忙着根据历史资料复制我国不同时期的笙,并根据资料和器型创作出具有现代文韵的笙。赵宏亮挖掘笙的文化内涵、总结各时期器型特点、梳理笙的历史发展脉络。赵家笙也推出文化笙系列,与现代笙、传统笙、中低音笙等系列并行。

- THE END -

本文转自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4.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他们鉴证了文明第28弹|燕赵慷慨笙管嘹亮

他们鉴证了文明第28弹|燕赵慷慨笙管嘹亮

燕赵大地不止有慷慨悲歌之士还有热情鼓吹之人冀中笙管百姓们自己的艺术乡亲们最爱的声音劳作之余 想吹就吹吹出欢喜 吹得嘹亮请听,这来自土地的音乐吹歌人王如海的大地之音△王如海——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海报...

《挂红灯》笙独奏

《挂红灯》笙独奏

曲:牟善平 苗晶 肖江“正月里,正月正,正月里家家挂红灯”,乐曲描写人们欢庆春节的情景。--2015笙艺术周《笙名家名曲专场》 参考视频:...

杨荫浏:笙——竽考(三)

杨荫浏:笙——竽考(三)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宋代陈旸《乐书》是现存记载19簧笙年代最早、记写音位最详尽的文献。根据文献记载...

【艺术论文范文】当代吹打乐中笙的特征与运用

【艺术论文范文】当代吹打乐中笙的特征与运用

作者:柴犬论文日记(知乎)摘 要: 早在汉朝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吹打乐形式便已存在了。在2006年,吹打乐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笙作为历史悠久的簧管乐器,在传统吹打乐之中大多起的是伴奏与衬托...

《小河淌水》笙独奏

《小河淌水》笙独奏

改编:陈大伟 这是一首来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云南民歌,属于南方音乐。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

【献礼70周年县庆•人物访谈篇之四十一】贾征:芦笙传承笙声不息

【献礼70周年县庆•人物访谈篇之四十一】贾征:芦笙传承笙声不息

在广阔的大苗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中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身体力行地坚持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遍栽桃李。青年芦笙演奏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