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在广阔的大苗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弘扬和...
在广阔的大苗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他们既有家国情怀又有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中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他们身体力行地坚持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遍栽桃李。
青年芦笙演奏家、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水苗族芦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贾征,把芦笙当成生命的一部分,与芦笙朝夕相伴,相依相恋,用心、用情、用汗水和智慧演奏着“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最美的旋律。不久前,广西文化旅游厅授予贾征广西文化旅游推广大使。
和很多在寨子里长大的苗族男孩一样,贾征在耳濡目染间学会了芦笙。1994年14岁的他,吹着芦笙从大山走来,考进了广西艺术学院附中笙专业,1998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笙专业,开始专业研究芦笙,通过理论学习和老师指导,演奏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大学毕业后,他吹着芦笙加入了边防警队,从边关哨所到海警船艇甲板,再到边关村寨,他一直用芦笙演绎着对工作的热诚,对战友的真情,对故乡的眷恋.....
2009年,芦笙独奏《跳坡》参加全国公安系统“为祖国放歌”文艺会演荣获铜奖。2012年,芦笙独奏《边寨丰收年》参加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文艺调演,荣获二等奖,贾征精湛的演奏博得评委和观众广泛好评。同年,他参与编著《广西融水苗族民间芦笙曲集》,同时,还作为音乐总监出品了曲集的光碟。
2017年,贾征退役后,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他运用新媒体平台推介芦笙,同时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特聘芦笙老师及南宁市几所中小学的非遗指导老师。
“要让芦笙飞出苗乡,飞得更远,必须要创新。”在高校里,他根据苗族芦笙多声部管乐的特点,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同时,还把苗族芦笙传习结合思政育人,指导学生开展《民族特色本土课程的思政育人课例展示:以苗族芦笙传习实践为例》课题,让学生在学习芦笙基本功的同时了解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方式,将作品更好的诠释,最终实现思想品德的陶冶与沁润。
“传承保护,让非遗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吹起芦笙,这是我的愿望,这样是最好的传承,但让孩子们没有压力的同时,又能轻松学习芦笙,这是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贾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作了适合学生演奏的芦笙曲,把抽象、复杂的声乐技术理论化为简单,使学生从直观上得到启发,激发学习兴趣。
2021年,贾征指导的南宁市江南区富宁小学芦笙乐团节目《芦笙吹起幸福歌》参加南宁市江南区第三十四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一等奖,代表江南区参加南宁市第二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金奖。
“非遗也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保有传统底色的同时得到市场认可。”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融水文化馆邀请贾征参加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于是他结合苗族芦笙音调,以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创作出芦笙独奏曲《达亨嘎》。2020年,参加第八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获三等奖,深受芦笙爱好者的喜欢。
作为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水苗族芦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贾征一直坚持传承融水民族文化和创新发展。
“民族文化不仅需要挖掘、整理和保护,更需要弘扬、发展和传承,只有发挥自身非遗传承人的领头作用,传承民族文化魂,才能把我们融水民族文化推广出去,同时为推进民族繁荣与民族团结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贾征眼里满是坚定。
正是无数非遗传承人在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的同时努力挖掘时代新元素,守正创新,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才让更多的非遗文化流传至今,惊艳世人,使非遗文化成为各族人民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相关文章
“笙”声不息,传承制笙技艺-张连生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他是一个业内人士公认的笙师傅,更是一个笙工匠。鲁、豫、苏、皖、冀、津、沪几十个省级文工团和剧团用的笙,大多出自他的手。可他没有学历证书,也没有车床和工具。成全他取得硕果的是...
《山寨风》笙独奏
曲:唐福 作品以西南少数民族音调为素材,讲述了居住在山寨里地人们,生活与舞蹈的场景。表现了改革开放后山寨处处欣欣向荣,和谐...
《微山湖船歌》笙独奏
曲:肖江 牟善平乐曲刚柔相济、急徐有致,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浓郁的山东地方音乐风格,将一幅美丽的湖光晨色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描写了微山湖的渔民湖上捕鱼的情景及丰收的喜悦。--2015笙艺术周《笙名家名曲专...
吴彤谈如何看待“一个放浪形骸的痞子”的评价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我觉得为什么不呢,因为人生只有一次,要把自己怎么样?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的地方?循规蹈矩的生活?当然简单的生活,循规蹈矩的生活,你可以赋予它不一样的没感受到的那种平静的节奏,周而复始,给您带来的一种生命...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乐器——笙
“笙”是苗族、侗族、水族、瑶族、仡佬族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
《如同你我》笙独奏
曲:老锣老锣特别喜欢“笙”,他说:“笙的功能太丰富,它是中国民乐中唯一能吹出和弦,并且节奏爆发力非常强的乐器”。而作为西方乐器的手风琴,它的"祖先"其实就是中国的民族乐器“笙”,它...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