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蛇 年 蛇 字

蛇 年 蛇 字

6个月前 (01-23) 热度:199 ℃
选择读文语音:

    蛇将至,讲下蛇的本字“它”。

一、“它”      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三下:“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讬何切。”又云:“它或从虫。臣铉等曰:今俗作食遮切。”“它”篆文作   ,“它”的或体字(异体字)从虫,篆文作   。      根据许慎的说解和北宋学者徐铉的按语,“它”是一个部首字,六书为象形,是身体弯曲且尾部拖长的一种爬虫。从虫的或体字,楷书写作“蛇”,“虫”为形符,“它”为声符,为形声字。梁朝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卷二十五:“它,托何切,蛇也。上古草居而畏它,故相问无它乎。”“它”与“蛇”字形虽不同,但本来所指皆为一物,都是蛇,只不过东汉时读音为tuo,北宋时读作she,才与今普通话同。今用“蛇”表示其本义,“它”借为代词字。      在字书中,汉代以前的“蛇”一般都写作“它”,仅战国秦系文字有从“虫”作“蛇”者。“它”在商代至秦代的字形演变,如下表: 


二、     “它”的甲骨文字形,皆为“蛇”的象形,且无足。许慎谓“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凡从“虫”之字,食草根之“䖥”,臭虫“蜚”,食苗叶之“螟蟘”,任丝之“蚕”,五月所鸣之“蜩”,咬人之“蚤”“虱”“蚊”,等等,多为有足者。从“它”的甲骨文构形看,其实和“虫”无关。西周以后的“它”,为讹变的形体。楷书的“它”,与“蛇”的象形相距甚远。此外,从“虫”而为蛇的字,有“蝮”,为毒蛇,“螣”为会飞的神蛇,“蚺”为可食的蟒蛇。      所谓“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是说上古人居处在草莽之中,害怕遇到蛇,所以上古人见面相互往往询问的是“此处无蛇吧”。“无它”,犹如后来问候语“无恙”,与今人见面问“饭否”不同。《颜鲁公集》卷七所载《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铭》:“从草堂东南屈曲有悬岩,径行百步至吴兴太守何楷钓台,西北五十步至避它城。按,《说文》云:它,蛇也。上古患蛇,而相问无它乎。盖往古之人筑城,以避它也。”则上古人筑城而居,避蛇也是原因之一。

本文标题:蛇 年 蛇 字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564.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齐老师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全国书法院正书大展现场参展作品高清大图1

全国书法院正书大展现场参展作品高清大图1

供各界老师朋友们欣赏请欣赏作品{作品排名不是按照作品集目录,作品发布按手机拍照排名不分先后}另外,有很多作品,本人没有拍,所以作品不是全部,深表遗憾本来想一次发完,奈何,电脑老是出问题,只能先发一部分...

学书法从哪里下手?(附图详解)

学书法从哪里下手?(附图详解)

这是启明听黄简老师讲书法初级课程的听课笔记,实际上是完整记录了黄简老师的授课内容。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学书法从哪里下手的问题,开篇黄简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个性...

书法,是一种修养

书法,是一种修养

书法,是一种修养。当你拿起笔,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就知道了什么是拿得稳、坐得端。书法,是一种修养。当你蘸下墨,写在宣纸的那一刻,就知道了心手合一、运笔有锋。书法,是一种修养,当你盖上印,留在那抹朱红的时...

书法到底是什么?

书法到底是什么?

书法,其实就是用一定的书写工具进行书写的艺术,只不过它比一般艺术更加严谨,因为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度规范,所以称之为书法。书法这两个字可以拆分开来进行理解。所谓的“书”,并不是我们平时意义上的“书籍”,...

一代书法大家白蕉《兰题杂存》彩版手卷

一代书法大家白蕉《兰题杂存》彩版手卷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县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后改名换姓为白蕉。别署云间居士、济庐复生、复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名馥,字远香,号旭如。精书法,亦擅长画兰。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

《年的故事》-神奇的汉字故事

《年的故事》-神奇的汉字故事

传说以前有一种野兽,名叫“年”,总是在除夕出来害人,人们都很害怕。有一次年来害人时,一位老爷爷用爆竹把年吓得落荒而顶。从此,每到除夕大家都燃放炮竹来驱赶年。久而久之,燃放炮竹就成了过年的习俗。从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