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如何让书法气息饱满?

如何让书法气息饱满?

4个月前 (11-10) 热度:7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把一个个字排列起来,尤其是笔画的排列由首至尾要气脉连贯,行草中如有一个字偏左,另一个字偏右,有的偏侧字如“这就不能只注意到一个字的平衡问题,字的左右伸缩摆动,字突然向左,字突然向右”不管楷字和草字。就会发现每个字的笔锋衔接之处,即上一字与下一字的交接处,比如下一字笔锋的起处是承接上一字末尾的笔锋。也就是说是由上一笔的笔势连接过来的,楷字是笔势相连,笔笔都断(即没有牵丝),三四字连接太多了,所以只要笔断意连就行,即是指的笔意不要断了的意思,右行连用大撇。

  一行之间首尾贯串,把一个个字排列起来,大小、长短、肥瘦、向背、首尾之间,应搭配得当,尤其是笔画的排列由首至尾要气脉连贯,不懈怠,又不支离,这就是一行之中的行气。

  1、字守中线

  在一字之间,要有一根中线,不可偏离。行草中如有一个字偏左,另一个字偏右,首尾连贯起来看时,还是在一根中线上。楷字也是这样,有的偏侧字如“夕”字、“戈”字,有撇的“才”字就向左,有捺的“之”字就向右,这就不能只注意到一个字的平衡问题,要从全行着眼。

  行气也就像人的走动,有时摆动左胳膊,有时摆动右胳膊,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字的左右伸缩摆动,也是为了变换平衡,串通一气,看去气势仍连贯在一起。像王羲之的《丧乱帖》中“荼”字突然向左,“毒”字突然向右,而使从为首一字的“先”到末尾一字的“追”字,仍然在一条中线上。

王羲之《丧乱

  2、承接牵引,断意连

  字与字之间的行固然是由左右变换着的平衡所造成,上已经谈到,这里再进一步分析。不管字和字,只要细观察一下字的来去脉,就会发现每个字的笔锋衔接之,即上一字与下一字的交接,都有承接和牵引着的笔锋。比如下一字笔锋的起是承接上一字末尾笔锋,也就是说是由上一笔势连接过来的,那么下一笔势就是牵引,即把下一字笔锋牵引出来,使之间有照应,有交待,行笔自然有了连贯。上一行最末一与下一行起笔也应遥相呼应,使其脉通贯,隔行不断。

  字与字的承接牵引是不同的,字是笔势相连,笔笔都断(即没有牵丝),只把上下笔画连在一起;而草书则是有连有断,特别是从唐开始,几字相连的“连绵”“游丝”草书多起来了,我们在书写草书时,不可勉强用游丝连接起来,如果一二字连接还可以,三四字连接太多了,会感到牵丝缭绕,便有春蚓和秋。所以只要断意连就行。明书法家绅提出的“笔意顾盼,朝向偃仰,阴阳起伏,笔笔不断。”即是指的笔意不要断了的意思

王献之《鸭

  3、上下有俯仰,左右有顾盼

  上下左右的行列布置方法前人简单地形容为“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清书法家戈守智对上下左右的布列要求则更为具体地说:“如上字作如何体段,此字便当如何应接,右行作如何体段,此字便当如何应接。假使上字连用‘大’,则用翻以接之;右行连用大,则用“轻掠”(即),以应之,行行相应,字字相承,俱有意态。”

  字的上下关系是俯仰的关系,在上之字要俯视着下的字,在下的字又仰视着上的字,在左的字要照顾着右边,在右边的字要照顾着左边。最避忌的是每字同,上下齐平状如算子,这就把一行的布白和章法写得割裂了。特别是行草书,它是通过字的大小,阔窄、正斜,直来体现变化的。王羲之草书就具有上述的许多变化,如《兰亭序》上一个“”字用垂露,下一个“”字便改用悬用笔了。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在写字的时候,虽不具备字那样多的变化,但由于汉字结构本身的长短、斜正、疏密,就不能做到绝对一致。“”字就长,“两”字就短;“”字就小,“体”字就大。我们也应在符合字端正齐整的原则下注意到行的搭配变化,使之左顾右盼,牝牡相接,姿点画相呼应。

  如写“大夫”二字,左边都是,右边都是,如果采用同样的笔势去写,就没有变化了,如果上下字都有悬,下一字便可改为垂露,第一字使用了折,下几字便可改用搭,即落直下不折的笔法,直到笔意尽了再用折,用以转换,这样也就使上下有了映带关系了。

本文标题如何让书法气息饱满?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76.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承续晋韵:赵孟頫的书法美学

承续晋韵:赵孟頫的书法美学

▲ 后赤壁赋(书法) 赵孟頫元朝在艺术史上因为独特的政治背景而成了一个极具个性意趣的时期。一方面,人们普遍缺乏现实安定感,顾虑重重,瞻前顾后,怀旧情绪在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中都有所表现;另一方面,由...

书法之美|如何打好书法基本功?搞懂这三点算入门!

书法之美|如何打好书法基本功?搞懂这三点算入门!

不少人对书法,欣赏归欣赏,自己却不动笔写,因为总觉得书法很神秘,让人望而生畏。实际上,书法并不玄妙,但的确需要苦练。如同练声乐、学唱歌一样,都需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认真训练,练好基本功。练习书法的基本功...

元代黄溍楷书《城南斋记》

元代黄溍楷书《城南斋记》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黄溍博学工文辞,延佑二年(1315)进士,授台州宁海丞。历任诸暨州判官、国子博士、寻兼经筵...

书法的真谛可能只有一个,但表达方式和关注点可以有很多

书法的真谛可能只有一个,但表达方式和关注点可以有很多

KnowArt|畏庵姚杰 录自作诗其一 《旧吟一首》 急风催雨未容休, 且对湖山许暂留, 白石吹箫何处去, 荻花满落一船秋。...

什么是书法?(附图详解)

什么是书法?(附图详解)

什么是书法?估计很多学书法或者想学书法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今天这篇文章,是启明根据黄简老师的书法课程整理的文章,重点讲的就是什么是书法这个问题,下边,我把我记录的黄简老师的讲课内容以及老师上课时展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