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有一位11岁的男孩喜爱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临摹,...
有一位11岁的男孩喜爱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临摹,其字形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可以说写得是非常像,无论字形、点画,如果不说年龄的话,一定会被大家说成是一个成年人所写。但是,就这样的水平,在网上被很多人看到后,大多数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书法,而也有一些参加过书法大赛的名家说,这样学下去就废了,此言一出,结果网友纷纷群起而攻之。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行书名作,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都要把对王羲之《兰亭序》的临摹作为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通过认真临摹,既可以学到王羲之书法的笔法,也可以学习到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元代书法家赵子昂就是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一个典范,正如有人评论说,米芾仅得其气韵,而赵子昂则是气韵、形似兼备者。可见学习书法贵在二者都得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位11岁的小孩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从临摹开始是对的,也是值得赞扬的,但那位书法家却说他这样学习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这是为什么?是他想出风头,还是说了自己的真心话?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真正学习书法要去怎么做?尤其是如何才能从王羲之书法《兰亭序》中学到一些有用的、可贵的东西?并且去变成自己的风格。
先看看这么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官员也很喜欢王羲之书法,尤其是他在临摹《兰亭序》上下足了很大功夫,有一天,朋友把它的临摹作品拿到了苏东坡这里,让苏东坡来看看他的写字水平究竟有多高?苏东坡看完后说,这个人临摹的非常好,也显示出他的书写功力,但是,如果要从书法艺术性的角度来看的话,他将来的水平是不会高到哪去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人的确在书法史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他就叫章惇。大家在书法上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吧。
第二个例子:当代有一位获得了书法兰亭奖一等奖名家曾说,白蕉这个人是近现代的书法家,他之所以贡献不大,就是因为他把王羲之学得太像了,此话一出,也引起了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强烈攻击,大家纷纷说,难道我们把王羲之学像了还不行吗?人家白蕉已经是书法史上的有地位的名家了,为什么说他没有书法贡献呢?其实,这位名家所说,与苏东坡当年所说的那个章惇,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因为他们把王羲之学得太像了。
从上面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不论是苏东坡还是那位名家,他们都说到了一位共同点,就是学习古人,但不能把古人写得太像了。写得太像,是在写古人,而没有自己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说法是没有错的。可以说,学习书法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要写得像,学得实,正如前面的11岁小孩和后面的两位,都是写得太像,但他们仍然停留在第一阶段上,而第二阶段,就是要写出自己,要有自己的书法风格。
上面所说的两个阶段,也可以理解为:入帖和出帖。第一阶段是入帖,我们不必过分要求那位11岁孩子要出帖,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那位书法家所说,这孩子废了,纯属无稽之谈。人家才是孩子,还没入帖多深,就要求孩子要有自己的风格,如果按照他的说法,这孩子不废才怪呢。按照网友的说法,“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揠苗助长嘛。因此,在我看来,这位孩子必须要在这个阶段打好这个基础,经过若干年的苦练,加上遍学诸帖,最终必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大家觉得呢?
相关文章
启功讲书法:先要让人看懂
作为书法界的大师级人物,启功可以说是权威,如果一幅书画,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而启功说它很好,那么它就很好,这就是他的权威,而他的这种权威并不是靠自己的霸道所获得的,而是别人的信服。启功的这本《启...
董其昌书《草书歌行》,行气舒畅,墨彩华润
董其昌《草书歌行》全卷行气舒畅墨彩华润,娴熟隽雅又不失浑厚沉着从全卷书风看为董氏晚年精意之作董其昌《草书歌行》高清大图▼...
一人之力领导书法革命,55岁时的楷书力作,非平常人所能达的境界
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作为一个影响后世千年之久的书法家,赵子昂的成功在于自己的日积月累。宋濂曾评价赵子昂:赵魏公留心字学甚勤,羲献帖凡临数百过,所以盛名光塞四海……。他初学赵构,后以二王为宗,并且...
杨普义:中国书法艺术史略
中国书法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一部完整的书法史,应当包括书体演变史、技法形成史、风格发展史、流派递嬗史、理论批评史、传播交流史等。本篇的任务仅在勾勒中国书法史的主要轮廓,其重点在书体演变史和风...
读懂医生的书法,读懂中国医生!
有一种天书,叫做医生的手写处方。你是否也曾对或如奔蛇走马,或如云雾波浪般的处方不知所措,而药剂师似乎就是传说中的天书解密者,在拿到处方后,以娴熟的操作配药,一套操作下来行云流水。今天是2022年8月1...
颜真卿这块年轻的碑,培养出后世两大书法家!
自从大唐出了个颜真卿,一千年来颜体就在书法圈站稳了脚跟。后世凡成大家者,多半都从颜的身上揩过油,而其中有明显成就者,受益的往往不是颜真卿成熟期的《颜勤礼》《颜家庙》,而是壮年时的《多宝塔》。这是为什么...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