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在研究东汉的最权威的史书《后汉书》上记载说,这块碑石是二十年代末在洛阳太学出土的,是现存《熹平石经》中第三大的一块,穿越碑林陈根远各位一席的朋友,今天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包括保留在唐朝国子监里的《开成石经》《孔子庙堂碑》和颜真卿、柳公权的碑,留守的节度使韩建就准备把这些碑石往城里挪,您应该把这些遗弃在郊外的碑石都搬到城里面来,司令员您还得把野外的碑石搬到城里来,目的是保护唐代的碑石和陈列唐代的碑石。所以西安碑林博物馆应该是中国保存最早的博物馆。
碑林是中国人的思想库。中国古代为了保证儒家经典的准确性,曾经七次大规模地刻经,碑林收藏有前三次。第一次是《熹平石经》,因为是在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开始刻,所以得名。当时刻了五经四十六石,立在洛阳太学。在研究东汉的最权威的史书《后汉书》上记载说,这个碑立好了以后,每天来这观摩学习的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1800年前,洛阳堵车了。
到唐代初年,魏征收藏《熹平石经》的时候,《熹平石经》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了。这块碑石是二十年代末在洛阳太学出土的,是现存《熹平石经》中第三大的一块,两面刻字,大概有400多字。当时一个字九大洋,民国政府监察院的院长于右任,花了4000大洋买了这块。
穿越碑林
陈根远
各位一席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叫陈根远,我来自十三朝古都西安。今天来到六朝古都南京,给大家分享千年碑林历史上的一些小故事,希望能带大家重回汉唐,穿越碑林。
在904年的时候,唐昭宗被朱温挟持到洛阳,为了让大家都走,他把唐朝的宫殿全部拆毁,包括民房、木料,浮渭河而下。就这样,有一千多年帝都历史的长安被夷为平地。讲到这儿,南京的同志可能比较兴奋,因为经济中心马上就要东移了。
这时候留守的节度使叫韩建,他就开始缩建唐长安城。现在西安的城垣是13.72公里,这是中世纪中国保存最好的城垣。这个城垣就是在唐长安城宫城的基础上建立的,但这只是唐长安城面积的六分之一。
这时候很多珍贵的碑石,包括保留在唐朝国子监里的《开成石经》《孔子庙堂碑》和颜真卿、柳公权的碑,都被遗弃在城墙之外。留守的节度使韩建就准备把这些碑石往城里挪,但是他干的时间不长就被调到别的单位去工作了。
继任者叫刘鄩,刘鄩是一介武夫,对文化事业并不怎么关心。他的手下有个谋士叫尹玉羽,就跟刘鄩说:领导,您应该把这些遗弃在郊外的碑石都搬到城里面来,民族伟大的复兴还要靠它们。军阀哪管这事,西边还有敌人,他觉得文化事业是个很慢的事,以后再说。
尹玉羽想了几天又见到他说:司令员您还得把野外的碑石搬到城里来,您要不把它搬到城里来,敌人一来,咱们把城门都关上了,这些遗留在城墙外的碑石就是炮弹,那时候最新的武器是抛石机,他们就能攻城了。领导说那你怎么不早说呢?于是很快就搬到了城内。
到了公元1087年,这个碑石再一次搬迁,就搬迁到了今天西安碑林博物馆,到今天已经有930年的历史了。
在1087年宋代的时候碑林建立,目的是保护唐代的碑石和陈列唐代的碑石。收藏文物、陈列文物是现代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所以西安碑林博物馆应该是中国保存最早的博物馆。
这是几张碑林的旧影。其中1963年新建石刻馆的时候,把一个十吨重的李渊墓前的大犀牛也挪到了陈列室里。
这个40多年前的小鲜肉就是在下。就像叶蓓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我在咸阳住。当时咸阳到西安还要买火车票,对于当时的人来讲还挺贵的,而我的妈妈那时就领我来过碑林。
大学毕业以后,我还像小时候一样,对文化艺术的宝库圣殿碑林充满了向往。我三次连续调动,第四次的工作单位就是西安碑林。所以我做到了咱们上一位讲者严明老师说的,把自己的爱好和谋生完全融为一体。
现在我给大家汇报,我还是蛮敬业的,经常7点钟我就在我的办公室开始工作了。我经常给别人说,到碑林工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不给钱都来,甭说发工资了,而且工资还挺高。
碑林的文化体量非常之大,当然首先它是一部立体的中国书法史。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上,秦到唐之间主要是靠碑石流传。虽然还有简牍和帛书,但是主要是碑石。因此秦到唐之间可以称之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碑石时代。
而在秦到唐之间,陕西几乎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古代的一元社会里,首都是别的地方根本不可相提并论的,所以这个地方留下的碑石也是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望尘莫及的。比如说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碑石。
唐 张旭书《肚痛帖》
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碑石就是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碑林有7个,还挺厉害的。我们中国书法有篆、隶、楷、行、草几种主要的书体,碑林无所不备。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书法史如果掩去西安碑林这些名碑,将只剩下一堆残编断简。
秦 李斯书《峄山碑》
美有两大范畴,一个是优美,一个是壮美。而《曹全碑》就是中国的秀雅一路隶书的第一号作品。所以在前几年出中国古代隶书邮票的时候,选了四个汉代的隶书碑,这是其中之一。
东汉 《曹全碑》
唐人尚法。唐人在书法教育,在楷书、行书、草书等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而其中在初唐涌现了四个最有名的书法家,首先就是我们说的虞世南,然后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虞世南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个大臣,他很老的时候来到李世民帐下。他跟李世民说,我认为应该废除干部制度终身制,我申请退休。李世民不让他走。李世民跟别人说,这个虞世南有文章写得好、书法好、对国家很忠诚等五大优点。“有一于此,足为人臣,而世南兼之。”这五大优点任何人有其中之一都是人臣中的佼佼者,世南同时具备。他后来被封为永兴公。据说当时人看虞永兴如“白鹤祥云,人仰丹顶”,简直是仰望之至。
李世民是中国最英武的皇帝,他的书法也写得非常好,他是虞世南的学生。但是李世民书法有一个最大的弱点:惟戈法不工。就是说同室操戈的“戈”的弯勾写得就不太好。
有一次他临了一幅虞世南的字,心手两畅,唯一的瑕疵就是“戬”字,这是福的意思。写到这个“戬”,这不有个弯勾吗,又写不好。高考的时候老师都教育我们,不会做的题先绕过去。他绕过去接着写,很溜,写完了以后非常满意。
虞世南上朝了一看,写得好呀,这咋缺了一笔呢,帮他一添。李世民很得意。过了一阵魏征上朝了以后,李世民就多次看魏征,再看看自己的手机,没有收到点赞,很着急。最后说,爱卿,你看我这字咋样嘛。
爱卿看了很长时间说,天笔所临,万象不能逃其形。您是天子,所有的精微美妙都不可能逃过你的眼睛。今仰观圣迹,写得好,尤其戬字格法逼真。虞世南去世的时候李世民跟魏征说,世南殁后,无人可与论书矣。虞世南死了,我就再也没人能讨论书法了。
这个碑是贞观四年时候刻立。过去文庙主祭的是周公,配祭的是孔子,到了贞观四年,李世民接受大臣的建议,改成文庙主祭孔子。这碑就记载了这个事情。
唐 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
这个碑写好了以后,因为虞世南太有名了,史书上记载,“车马添集碑下,毡拓无虚日。”人们天天都坐着车马来这拓这个碑,一天空闲的时间都没有。那当然是中国楷书史上的杰作。他的书法圆融遒逸,法度严谨而出之从容,非常了得。
这个断痕是在1556年关中大地震的时候断掉的。这一场地震死了83万人,非常巨大的一个灾难。
这个是初唐四家之一的褚遂良。虞世南去世了,李世民很哀痛。魏征就推荐了褚遂良,说褚遂良虽然年轻,甚有法则。李世民是书圣王羲之步到圣坛上的重要推手,他当时特别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也收了非常多。
唐 褚遂良书《同州圣教序碑》
他的第一个任务就交给了褚遂良,说你给我把这些都看看——想考验考验他。褚遂良的工作做得特别好,条分缕析,目光如炬。李世民很满意,说,立身之道,不可无学,遂良博识,深可重也。对褚遂良非常地赞赏。
褚遂良以他的学识、忠诚和踏实,一步步做到了托孤的大臣。李世民在弥留的时候跟褚遂良说,我的儿子儿媳妇就拜托你了。然后拉着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太子高宗李治说,遂良、无忌在,汝可无忧矣。
当然我特别要提醒大家,李世民说的儿媳妇,并不是武则天。高宗就任了以后,胸中的火焰又燃烧了起来,想娶武则天。褚遂良当然坚决不同意,在朝廷上开会的时候,他就给高宗李治说,天下的美女非常多,你为什么非得娶先帝的老婆呢?
武则天在幕后听到非常生气,说“何不扑杀此獠”。獠就是獠牙的獠,畜生。当然褚遂良托孤的大臣当不了了,他被一贬再贬。后来死在爱州,就是今天河内的南边。但是他的书法确实不朽,人们认为他的书法写得非常地姿媚,如“婵娟美女,不胜罗绮”。你懂得。
唐 褚遂良书《同州圣教序碑》局部
碑林的行书碑也非常之多,比如说《怀仁集王圣教序碑》。当年玄奘为了求取真经,多次给国家进出境管理局上出国申请,没有人理他。玄奘等了很长时间,实在等不了了,于是直接走了。
他17年遍历南亚,成为一代高僧,回来的时候背了600多部经书。李世民也不提玄奘当年私自出国,他将玄奘安排在弘福寺译经。译了一部分后,玄奘就申请让李世民给作了序,所以叫《圣教序》。
这个将近两千字的碑文,碑文最后一部分是《心经》,只有260字,是中国最简约的佛经。实际上《心经》有非常多的人翻译。玄奘翻译得非常好,所以我们知道的《心经》都是玄奘翻译的。
序作好了以后,弘福寺的沙门怀仁,就是玄奘的弟子,从内府收藏的王羲之书法中一个字一个字挑出来,把这一千多字的碑文集成。
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
据说最后有些字实在找不着,国家颁诏,谁找到这字就按字数给多少钱。再找不着拿部首拼,总之传说得比较厉害。后来这个碑二十四年集成以后号称“千金帖”,非常珍贵。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王羲之书法没有一个字是王羲之本人写的。
比如说,6年前北京拍卖过一个王羲之的信,叫《平安帖》,就是写的一封手札,共27个字。这个手札是东晋的王羲之写了,王羲之死后800年传到南宋,南宋人临摹的。至于临摹的是原迹还是已经是照着临摹本临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就当它是原迹。
南宋临摹又传了800年,6年前传到北京。27个字,大家猜卖多少钱?3亿人民币。所以这太珍贵了。“逸少真迹,咸萃其中”,这是书法史上最有名的作品。
南京六朝博物馆展示的《平复帖》 / 图虫创意
碑林还有很多帝王的书法,比如说康熙帝,比如说玄宗皇帝李隆基。李隆基是中国很有才华的一个皇帝,他是梨园的祖师爷。史书上记载:“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善八分,就是擅长隶书。他的丰腴华美的隶书开启了唐代隶书的风貌。我们知道的唐代四五十位隶书家,基本上都是在玄宗朝。皇帝喜欢这,自然风行。
这也是930年前碑林最早的碑石,这隶书是李隆基亲自书写,小字是他给《孝经》作的注。
唐玄宗书《石台孝经碑》
从汉代以来,《孝经》就是我们读书人首先要读的两本书之一,还有一个是《论语》。《孝经》最早的注本是孔安国的注。自从李隆基给《孝经》作了注以后,孔安国注就失传了。
盛唐的时候是中国的顶峰时期。如果我们在诗歌中举出杜甫,那么书法中就是颜真卿;如果我们在诗歌中举出李太白,我们在书法中就看到了张旭。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我认为他几乎是亚圣。他的书法丰壮醇厚,含蓄又充满力量。我们碑林有七个他的东西,这个是他71岁为自己的曾祖父颜勤礼所写,是中国古代楷书邮票六张之一。
唐 颜真卿书《颜勤礼碑》
这是张旭的《断千字文》。上个世纪,中国帖学的大师沈尹默先生说,中国书法十分高妙。妙在哪里?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而张旭就是把书法的音乐美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大师,而且是一种天才的抒发。中国讲究无法之法是为至法,就是你在它这里头它就无法可依,但是又无不有来处,这是极高的一个境界。
唐 张旭书《断千字文》
刚才好几个都是国宝级文物,我们有19件(组)国宝,中国绝大多数的省没有超过这个数字,一个省没有超过我们这个博物馆。
晚唐出现了一个最重要的书法家,叫柳公权。这是碑林的一个名作。
唐 柳公权书《玄秘塔碑》
杜甫曾经有一句诗说“书贵瘦硬方通神”,我觉得用在柳公权身上实在是合适。他的书法瘦挺雄健,被称为柳体,所谓“颜筋柳骨”。当时他在国外都享有声誉,像高丽等国家来中国的时候,屁股后面都别一个钱袋。钱袋上写着“以购柳书”。就是专款专用,不敢在路上喝啤酒了。当时的王公大臣如果不能够取得柳公权的书法为自己的爸爸立碑,“人以子孙不孝”。
柳公权的为人也跟他的书法一样,非常地耿介。晚唐的皇帝多数都能力有限,因为国家大,难出政绩,也不愿意干,所以工作都不怎么出色。有一天皇帝上朝兴致颇高,就跟柳公权说,爱卿,怎么样才能把字写好?柳公权心说这皇上老不上朝,我得给他提意见。马上说皇上,心正才能笔正,笔正乃可法也。史书记载,帝为之改容,知其以笔谏也。皇帝马上脸就变了,知道是他拿书法提意见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牛的大书法家。
我小时候中午爱听小说连续广播节目,我就跟着我哥坐在那个可破的桌子上,临柳公权的《玄秘塔》。这是我不才,上大学的时候在我们那个8个人4个上下铺中间的小桌子上,在练柳公权的书法。虽然练得不行,但是柳公权的英雄形象凝固在我的脑海里。
碑林除了有这些很严肃、非常有艺术价值的碑,也有一些小清新。比如这个碑叫《关帝诗竹》,这就是蛮有趣的。据说是明代的时候挖大运河挖出了这个印章,印章上有几个字:汉寿亭侯之印,这是关羽的印,然后说旁边这个竹子是关羽写的四句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这个翻刻本极多,改造本也极多,但是我们这是祖本——康熙本。
碑林是中国人的思想库。中国古代为了保证儒家经典的准确性,曾经七次大规模地刻经,碑林收藏有前三次。第一次是《熹平石经》,因为是在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开始刻,所以得名。当时刻了五经四十六石,立在洛阳太学。在研究东汉的最权威的史书《后汉书》上记载说,这个碑立好了以后,每天来这观摩学习的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1800年前,洛阳堵车了。
《熹平石经》民国拓本
为什么?因为这个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东汉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书法理论家,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书法家。梁武帝萧衍曾经说蔡邕的字“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的双璧叫钟王,钟繇和王羲之。钟繇原来是在曹操的时候做过国防部长,有一次曹操领着他到自己的一个叫韦诞的大臣家里去做客,韦诞也是一个著名书法家,著名的制墨专家。
酒酣耳热之际,韦诞非常得意,说:老钟,听说你是学蔡邕的,你读过蔡邕的《笔论》吗?老钟说我还没读过。韦诞说,拿出来让你看看。钟繇一看说这太好了,这是秘笈呀,我这书艺进步全靠这了,老兄借我看看。韦诞说门都没有,然后就收起来了。
钟繇非常生气,说你这人品很差,咱俩这关系,我就借两天都不行?韦诞还是不借,孤本能借吗?据说钟繇捶胸顿足,气得休克了。曹操给钟繇喂了丹药,把钟繇的心肌梗塞缓解了。
后来韦诞去世了,把蔡邕的《笔论》随葬了。这时候钟繇听说了,跟手下人说,去把韦诞墓挖了,把《笔论》给我整出来。但是蔡邕的《笔论》也流失掉了,没有了。但是有些话留下来了,比如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意思是讲创作的时候要放松,要有一种无意于佳而佳的心态等等。
另外一个,他的书法也基本上,不是基本上,就是全部没有了。而这个碑是蔡邕曾经参与书写的。所以范文澜在他的《中国通史简编》里说,蔡邕写的《熹平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很是厉害。
但是这个碑生不逢时。立好了以后,在东汉末年,董卓杀入洛阳,砸了个一塌糊涂。后来北魏的时候两任市长都特别尊崇佛教,把它都砸了修佛塔了。到东魏的时候,首都搬到河北临漳,把这又准备往河北临漳搬,在过黄河的时候一大半都掉到黄河里了。后来搬首都又搬回洛阳,一会儿又搬长安,一会儿又搬洛阳,一会儿又搬长安。
总之,到唐代初年,魏征收藏《熹平石经》的时候,《熹平石经》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了。这块碑石是二十年代末在洛阳太学出土的,是现存《熹平石经》中第三大的一块,两面刻字,大概有400多字。当时一个字九大洋,民国政府监察院的院长于右任,花了4000大洋买了这块。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熹平石经》残碑
当时国民党的元老李根源在洛阳跟他一块开国是会议,买了93个唐墓志,其中包括王之涣的墓志。这93个唐墓志才花了2000块。而这93个唐墓志当时拉到江苏省的省会苏州的时候,拉了两火车。《熹平石经》这么一块,够买四火车的唐墓志。
1937年碑林大修好了,于右任把这个碑石捐献给了西安碑林。后来日本人开始轰炸西安,当时陕西考古会的会长张扶万,抱着这块碑石坐着马车回到了老家富平,吊在家里后院的一个枯井里。老汉弥留的时候还给孩子说,这是于右任院长的东西,一定要还给于院长。所以它珍贵之至。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刻经,就是837年刻的儒家的十二部经书,叫《开成石经》。当时有114石,228面,65万字。主持这一项工作的是国子监的祭酒和总理,他是行政和学术的双一把手,他叫郑覃。
而930年前,碑林的建立最重要的是保护这个中华原典,所有我们知道的名言都在里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开成石经》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世界四大名碑之一。这个碑记载了基督教在贞观九年的时候传入长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拓本全套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叫聂斯脱利教派。五世纪的时候,聂斯脱利是东罗马帝国首都(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主教。因为传统的基督教认为他搞了一些没用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就把他罢黜了。他们把他放逐到埃及,死在埃及。
而他的教徒跑到波斯,受到波斯王的庇护。他的思想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播,在那里传播得非常好。到贞观九年的时候,西方传教士阿罗本带着圣像就来到了中国。大家注意,“教”字的上方有一个马耳他式的十字架。
《景教碑》碑额拓本
这个碑石记载了贞观九年以后一百四十多年基督教在中国流传的史实。清末1907年,它差一点被盗往国外。这是1907年6月份丹麦人何乐模第一次来到这个碑石的时候照的一张相,他复制了一块碑石带到了美国,后来被一个阔太太买下捐给了罗马的一个博物馆。
这个碑石原物在1907年的时候来到了碑林。靠墙的那一个,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里头碑石非常多,比如正中的这一个,是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这后面都是名碑。
当然1963年的时候,我们碑林建立了西安石刻艺术陈列室,收纳了包括昭陵六骏、献陵的石犀在内的中国汉唐最顶级的雕塑,是中国室内大型古代石刻陈列第一家。
昭陵六骏刻的是李世民统一全国骑过的六匹战马。当年画圣阎立本都参与过昭陵六骏的创作,有些马身中九箭,这是中国浮雕艺术的压卷之作。其中最完整的两个,它们在110多年前被盗往美国,现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剩下的四个是四个国宝。
碑林是一部很大很重也非常有趣的书,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去那儿看一看。非常欢迎大家。
谢谢。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任编辑: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黄俊峰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写春联的10大讲究,写前必看!不可不知!
手写春联是笔尖上陈久弥香的年味是民俗中传承千年的宝藏是记忆里红红火火的福祉这一道道红色的年味更是老祖宗留传千年的背影1、写春联用红纸据说“年”是一个凶猛的野兽,每到除夕夜就出来伤人,但“年”惧怕红色,...
让“江湖书法”慢慢销声匿迹,“书法美育”推广普及大有作为
1月9日,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杭州市新华书店、钱江晚报、艺度文化协办的书法美育:历史方位与文化自觉学术对话暨书法美育系列新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活动以新书分享为基础,旨在开展当代艺术大家之间的文化...
书笙阁2023致敬英雄主题书法作品展-网展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们。为了表达我们对这...
《又部 见义勇为》-水墨汉字动画
《又部 见义勇为》-水墨汉字动画...
刘成顺发布九百多幅作品被网友称为“全网最美书法”
来源: 信网 责编:戴慧慧 2022-08-19 18:25:45刘成顺。(来源:市北融媒体中心)信网8月19日讯(记者 杜杲燃)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每个作品都很优秀,赞诗书共鸣,赏心悦目……在抖音上,...
欧阳询楷书《九歌》,笔法精严,丰秀雅逸
欧阳询碑刻楷书《九歌》整体布局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笔法精严不仅可以用来毛笔临帖也不失为钢笔字字帖堪称小楷极致高清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