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人口分布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南至澜沧、孟连等县,民族称谓拉祜族自称拉祜。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于1953年统一族称为拉祜族,经民族识别,又先后将散居各地的苦聪人老缅人正式归属统一的族称拉祜族,历史渊源·语言文字拉祜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当属古代羌人族群,早期与彝语支其他民族的历史难以区分,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人口分布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
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
民族称谓
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于1953年统一族称为拉祜族。1987年后,经民族识别,又先后将散居各地的苦聪人老缅人正式归属统一的族称拉祜族。
历史渊源·语言文字
拉祜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当属古代羌人族群,早期与彝语支其他民族的历史难以区分。最初在北方过着游牧生活,后来辗转南下,进入云南和中南半岛,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
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可分为拉祜西、拉祜纳两种方言,可互相通话。拉祜族过去无文字,曾以木刻记事,结绳记数。新中国成立以后,语言工作部门制定了以拉祜纳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的勐朗坝、东回一带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新拉祜文。现在,拉祜族通用拉祜语文和汉语文。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数字化笙的悖论:AI 伴奏取代乐手?还是激活传统?
当上海音乐厅的聚光灯打在五位身着粉青色袍子的笙演奏员身上时,他们手中的传统笙与背后由 AI 生成的伴奏旋律交织出一种奇妙的和声。这首名为《东方既白》的笙重奏,由 AI 作曲系统 "琴乐大模型" 创作雏...
看吴彤的笙表演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看吴彤的笙表演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建国以来,创作的第一首笙独奏曲名扬世界,你知是哪部经典瑰宝?
百鸟之王——凤凰:美丽、高尚——笙独奏曲《凤凰展翅》笙的起源及美学分析一、笙之起源笙,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吹奏乐器,它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
芦笙还能吹多久?
文/龙秀章我们知道,苗族人喜欢芦笙,芦笙大概是由苗族创造。最早的时候,苗族三大方言都有吹芦笙的习俗,东部方言也只是在近代才失传,但在苗族法事中,还保留芦笙的舞步,以及芦笙这个苗语的词。中部方言迁徙到黔...
《无声之音》37簧笙与古筝(2006)
曲:Klaus Hinrich Stahmer《无声之音》是根据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歌而作,其中第二诗说道《我用无言而告别》。我的解释是,告别不是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里。徐志摩告别他所爱的地方,不是...
《欢乐的泼水节》笙独奏
曲: 孙友 乐曲描写了傣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中,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尽情狂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