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笙诗《寻、探、涅》(含笙诗引)(首创、首演)- 笙夜·探梦
你以为只有音符能够被演奏?其实,在我国还有笙诗!
"时至今日(2018年1月19日),离我们的原创作品“笙诗《寻、探、涅》”首演落幕已有15天之久了,当小伙伴把演出视频发给我的时候,那种暗暗的激动之心,依旧在心底涌动、荡漾……。首演当天,起初我只是静静地的坐在观众席上,心里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当剧场灯光熄灭以及掌声响起的那一刹那,心底的激动油然而生,那种心情是不可言喻的。在旋律响起之际,不可否认的是我完全“沦陷"了,第一次,我聆听到了凤鸣之声,第一次我感受到了仙来之音,更是第一次让我对“笙”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的心也从最初的平静变为亢奋,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丝感动……,那一刻,我便知道,我和我的小伙伴离成功又进了一步,这种成功不是他人赋予的成功,更不是功利之心驱使的成功,而是一种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坚持与追崇的成功。
喧嚣过后的静谧,繁华过后的落寞,才是我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时刻。当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消逝之后,走在长长地夜幕之下,突然,我内心的感动开始一点点的在我身体里蔓延,因为我知道,我们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尽管这条路会很长、很远,可是我们依旧愿意”风雨兼程,奔赴远方“。
很庆幸,我们坚持下来了,当然,也还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这是我们创作的开始,也将是我们对”笙诗“艺术探索的开始。最后,引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读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每一位对理想有追求的人,可以你所爱、愿你所愿,莫问前程,只为初心。"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六篇的合称。这六篇诗都仅有篇名而无文辞。《释文》中认为:“盖武王之时,周公制礼,用为乐章,吹笙以播其曲。”故称之谓“笙诗”,亦称“六笙诗”。具体表现形式暂无从查证。
尝试性的对其表现形式进行设想和实践,其核心应为笙与诗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其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现代科技与电子音乐的融合,也可以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辅助。目前涉及到基础性的具体形式如下:
能够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笙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这一中华文化宝藏进行发掘和传承呢?这就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进行支撑,笙不像古琴等文人乐器,世代保留着传世文献,相反,这一历史更为悠久、文化底蕴更为深厚的“仙音”乐器却典藏可数,甚至连一首完整的古曲都无从探寻,留下的知识诸如女娲造笙簧,王子晋吹笙驾鹤升仙、滥竽充数等传奇故事,但其实,或许它就在你的身边,又或许,新的艺术形式又将出自你手,我们非常期待更多朋友的加入,为笙、为笙诗共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最后,言简意赅,凤舞爱读网将为大家建立有序的笙诗交流板块,欢迎积极投稿,适时,我们将进行整理,并以联名的方式出版世界第一本“笙诗集”,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飞鹤惊泉》笙独奏
曲:李光陆 张福全 深山碧谷中,清泉流泻,风声伴着水声,哗哗作响,仙鹤飞临,祥光蔼蔼,婀娜和着悠然嬉戏泉边,激动涟漪,这正...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四)笙
笙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吹奏乐器,以簧片振动发音。目前在乐队中常用的,大多数是经过改革的十七簧笙,分高音笙和中音笙两种。中音笙比高音笙低八度。一、音色特点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
圈头村音乐会的发展史(四)
本篇文章来介绍一下笙这种乐器圈头村音乐会在2017年改回了丝竹笙演奏,在这之前都是扩音笙,之所以为什么改回,是因为扩音笙的音色不如丝竹笙的音色好,扩音笙是转基因乐器,吹出来的声音是从竹子的声音转到管里...
《太阳星》笙协奏
曲:王乙聿 太阳星,延续2011年开始第一首以星球为主题的作品,蓝色星球与地球II、黑洞。太阳,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感...
吴彤:以“笙”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遗产,如今在世界范围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希望未来有更多小朋友跟上前人的步伐,传承这份宝贵的礼物。日前,管乐演奏家、跨界音乐家、国家一级演员吴彤在名师公益讲堂《聆听彩虹的笙音——跟随吴...
吴彤谈自己对标签的看法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我觉得标签儿这个。我觉得标签对任何人来讲,恐怕都是不全面的,不可能全面。他可能并不是对主观的个人,而是对别人客观的人来看待你可能是他给你个标签,但对于我个人来讲,我真不希望有标签,如果一定要有,我希望...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