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笙诗《寻、探、涅》(含笙诗引)(首创、首演)- 笙夜·探梦
你以为只有音符能够被演奏?其实,在我国还有笙诗!
"时至今日(2018年1月19日),离我们的原创作品“笙诗《寻、探、涅》”首演落幕已有15天之久了,当小伙伴把演出视频发给我的时候,那种暗暗的激动之心,依旧在心底涌动、荡漾……。首演当天,起初我只是静静地的坐在观众席上,心里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当剧场灯光熄灭以及掌声响起的那一刹那,心底的激动油然而生,那种心情是不可言喻的。在旋律响起之际,不可否认的是我完全“沦陷"了,第一次,我聆听到了凤鸣之声,第一次我感受到了仙来之音,更是第一次让我对“笙”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的心也从最初的平静变为亢奋,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丝感动……,那一刻,我便知道,我和我的小伙伴离成功又进了一步,这种成功不是他人赋予的成功,更不是功利之心驱使的成功,而是一种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坚持与追崇的成功。
喧嚣过后的静谧,繁华过后的落寞,才是我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时刻。当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消逝之后,走在长长地夜幕之下,突然,我内心的感动开始一点点的在我身体里蔓延,因为我知道,我们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尽管这条路会很长、很远,可是我们依旧愿意”风雨兼程,奔赴远方“。
很庆幸,我们坚持下来了,当然,也还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这是我们创作的开始,也将是我们对”笙诗“艺术探索的开始。最后,引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读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每一位对理想有追求的人,可以你所爱、愿你所愿,莫问前程,只为初心。"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白华》﹑《华黍》,“南有嘉鱼之什”中的《由庚》﹑《崇丘》﹑《由仪》六篇的合称。这六篇诗都仅有篇名而无文辞。《释文》中认为:“盖武王之时,周公制礼,用为乐章,吹笙以播其曲。”故称之谓“笙诗”,亦称“六笙诗”。具体表现形式暂无从查证。
尝试性的对其表现形式进行设想和实践,其核心应为笙与诗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其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现代科技与电子音乐的融合,也可以有其它艺术门类的辅助。目前涉及到基础性的具体形式如下:
能够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笙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这一中华文化宝藏进行发掘和传承呢?这就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进行支撑,笙不像古琴等文人乐器,世代保留着传世文献,相反,这一历史更为悠久、文化底蕴更为深厚的“仙音”乐器却典藏可数,甚至连一首完整的古曲都无从探寻,留下的知识诸如女娲造笙簧,王子晋吹笙驾鹤升仙、滥竽充数等传奇故事,但其实,或许它就在你的身边,又或许,新的艺术形式又将出自你手,我们非常期待更多朋友的加入,为笙、为笙诗共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最后,言简意赅,凤舞爱读网将为大家建立有序的笙诗交流板块,欢迎积极投稿,适时,我们将进行整理,并以联名的方式出版世界第一本“笙诗集”,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中国之声-中国之笙!
它是唯一能单独奏出和声的中国传统吹奏乐器,更被称为世界簧片乐器的鼻祖,看中国之笙如何影响世界。1、《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可见当时“笙”这类乐器就已经...
“无用之用” 的笙:当代艺术中的符号化表达
在大众传统的认知范畴里,笙,这一古老的簧管乐器,常奏响于宫廷雅乐的庄重场合,或是穿梭在民间欢歌的热闹氛围中,承载着千年流转的悠扬音韵。从古代诗词里便能一窥它的身影,李贺在《天上谣》中写下 “秦妃卷帘北...
原创当笙遇到大提琴吴彤欧阳娜娜跨界奏出别样气质
原标题:当笙遇到大提琴吴彤欧阳娜娜跨界奏出别样气质6月29日知乎答案奇遇夜上,曾两获格莱美奖的民乐演奏家吴彤为观众们带来了一段关于笙文化的特别讲演。笙不但是中国传统乐器中唯一能演奏和弦、复调的管乐器,...
无笙不成礼仪侗族芦笙的地位有多高?
编者按:织娘巧手把经纬之美,编成五彩侗锦;工匠细琢以榫卯之技,又见鼓楼高耸;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细听侗歌悠扬……在怀化,95万侗族同胞世代传习的生活方式,化作侗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太阳星》笙协奏
曲:王乙聿 太阳星,延续2011年开始第一首以星球为主题的作品,蓝色星球与地球II、黑洞。太阳,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感...
汉乐府诗精选10篇:汉朝百姓的生活画卷
乐府是中国古代设置于宫廷的一个音乐舞台机构,最初是秦朝设置的,属于少府管辖。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正式设置乐府,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