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3年前 (2022-08-15) 热度:815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这两天,从江县斗里镇台里村迎来一一度传统节,当地同胞以赛芦笙、跳芦笙舞为主,祈求风调...

这两天,从江县斗里镇台里村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芦笙节,当地同胞以赛芦笙、跳芦笙舞为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场面热闹非凡。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节日里,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民族盛装,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迎面而来;小伙子则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节奏翩翩起舞。芦笙会时,附近村寨以及广西等地同胞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同时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广大游客爱好者前往体验,感受和品味最传统的苗族芦笙文化

这是一场芦笙盛会,更像是一场选美大赛,现场集中展现了苗族人民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让人流连忘返。走一啵齐秀盛装美图!带你感受现场盛况:

每个队伍的舞姿看似大同小异,却各有风采。芦笙舞根据吹奏的曲目不同,舞姿也各不相同,站在外围,只听见芦笙阵阵、银饰碰撞,俨然歌舞天堂。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芦笙节的举办,丰富了民族文化生活展示了苗族地区历史文化及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地区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更是传承保护和发扬了苗族民族文化。

本文标题: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03.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太簇之气,正月之音”——笙

“太簇之气,正月之音”——笙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乐器曾对西洋乐器的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吗?哪些西洋乐器?这个我先不说,因为我们今天的主角是我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笙。笙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称它为现今簧片乐器的始祖也不为过...

吴彤介绍笙的结构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吴彤介绍笙的结构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那么从笙的结构来说呢,刚才我们说八音分类匏类,所以其实这是笙斗,所以笙斗最早就是用葫芦,因为他天然有一个气箱,把它打通了以后,把这个竹苗放进去,然后里面是簧片,就是现在这簧片,大家我认为打开的话,大家...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河南省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河南省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作者 李浩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玉笛凌秋韵远汀,谁家少女倚楼听?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在这些诗句里提到的玉笛,是对...

芦笙还能吹多久?

芦笙还能吹多久?

文/龙秀章我们知道,苗族人喜欢芦笙,芦笙大概是由苗族创造。最早的时候,苗族三大方言都有吹芦笙的习俗,东部方言也只是在近代才失传,但在苗族法事中,还保留芦笙的舞步,以及芦笙这个苗语的词。中部方言迁徙到黔...

群山丨吴学良散文:芦笙吹舞为卿痴(二)

群山丨吴学良散文:芦笙吹舞为卿痴(二)

作者简介:吴学良,中国作协会员。发表散文20余万字,作品入选《新中国散文典藏》《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中国西部散文精华》等选本,著有文学、文学理论研究、文化学等20余部。四拜花树由四个年轻男性芦笙手吹奏...

传承非遗“笙”声不息

传承非遗“笙”声不息

为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谯城区积极开发非遗产业,充分挖掘非遗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助力文化振兴。在谯城区立德镇乔小村制笙非遗传承基地,远远地就能听见制笙的声响。制笙是一个细心活、耐心活,更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