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声音百科 | 乐器篇 | 笙

声音百科 | 乐器篇 | 笙

3年前 (2022-10-29) 热度:1015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是源自中国乐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长方形音窗(也称“)从簧片至音窗的实际距离为耦合振动的有效管长。簧片的音高依据簧舌尖上点粘蜡珠的大小调节。笙的形制变化很大,汉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簧片用竹制作,簧片渐改用铜制。隋唐时期的斗改用木制,产于山东的笙开始用金属笙斗。先秦时期的笙管数为12~18根,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

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

一般宫音管(也称“上筩”或“修挝”)居于中央最高一根管。笙管的长短排列外观如凤翼,其腰部箍一“竹箍”(也称“孤筿”),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都有一长方形音窗(也称“内开穴”)从簧片至音窗的实际距离为耦合振动的有效管长。簧片的音高依据簧舌尖上点粘蜡珠的大小来调节。先秦以来,笙的形制变化很大,汉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簧片用竹制作,笙斗用瓠制作,汉以后,簧片渐改用铜制。隋唐时期的笙斗改用木制,笙斗周围髹漆绘花纹。近现代产于苏州的苏笙和河南方笙用木斗,产于山东的笙开始用金属笙斗。先秦时期的笙管数为12~18根,至唐宋时期,笙管增加到17~19根。

笙斗用葫芦制作,吹嘴由木头制成,十几根长短不等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唐代以后,演奏家们把笙斗改为木制,后来经过流传,又用铜斗取代了木斗,同时簧片也从竹制改为铜制。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式样的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乐器制造者和音乐作者,对笙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试制出扩音笙、加键笙等多种新品种,克服了音域不宽、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也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作用。在大型的民族弦乐队里,笙有时还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

本文标题:声音百科 | 乐器篇 | 笙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84.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笙和笛子哪个好学,有什么不同?

笙和笛子哪个好学,有什么不同?

以下为知乎网友“giangian fish”关于该问题的回复:给我设计的问题吧……我笛子是老本行,进乐团吹过笙,自学两年半。如果不想看细节,可以看最后。第一个,上手难点不一样,除了中音笙,所有的按键排...

笙独奏《出水莲》

笙独奏《出水莲》

曲:牟善平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莲花圣洁高雅,被喻为君子,有 “凌波仙子” 的美名。古今中外都有艺术家喜欢以莲花作为创作题材。例如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玄烟》笙独奏

《玄烟》笙独奏

曲:张梦玄是一种矛盾,虚无漂缈,烟亦如此。漫浸于空气中,变化奇丽,像一个故事。其看似漫静,却也有烈动。但终将消散!作品用中国古老乐器——笙来演绎,充分利用笙的多声部特性以及一些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描绘...

《如同你我》笙独奏

《如同你我》笙独奏

曲:老锣老锣特别喜欢“笙”,他说:“笙的功能太丰富,它是中国民乐中唯一能吹出和弦,并且节奏爆发力非常强的乐器”。而作为西方乐器的手风琴,它的"祖先"其实就是中国的民族乐器“笙”,它...

杨荫浏:笙——竽考(二)

杨荫浏:笙——竽考(二)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隋唐以来,笙竽类乐器总的发展,有着向后倒退的趋势。隋代有19簧笙,唐代有19簧...

《朝元歌》笙独奏

《朝元歌》笙独奏

曲:徐超铭 取自莆仙戏《琴挑》故事源自传奇(碧玉记)。叙述书生潘必正借读尼庵,听女尼陈妙常秋夜弹琴,因而相爱。曲中抒发了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