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如今,书法已经不像古代那样用作日常记事,随处可见,但喜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朋友肯定也见过不少,上至书法大家下至无名小卒,但你真的知道什么样的是好书法吗?当然,艺术鉴赏存在个人喜好,今天仅提供最基本的欣赏步骤和角度供大家参考,或许你会发现从未领略到的中国书法之美。
一、通览全卷
这里说的通览并非浏览,而是把整部作品当成一件物体,不专注于某个细节,而去欣赏它的风格、章法和用墨特点。以下图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书信为例,通篇看去,它的布局有疏有密,分布自然,错落有致。
图/《清和帖》米芾 28.3x38.5cm
此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为纸本八行行书,约写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五月。此帖曾经项子京、笪重光等人收藏。这幅帖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写得潇洒超逸,不激不励,用笔较含蓄。与其它帖比较,这幅字迹温和了许多,但笔划的轻重时有对比,字的造型欹侧变化,使此帖平添了几分俊迈之气。
二、探字里行间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杜甫醉歌行诗》,为带草意的行书。从章法布局来看,法度严谨,行与行间隔较宽,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字与字之间的间隔也很舒朗,像是一位美丽的仕女,温婉内敛。
图/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诗(局部)》301cm*31cm
三、逐字精赏
以宋代米芾的代表作《蜀素帖》为例,在这幅帖中,你能看出每个字都形态不一,有的右斜,有的左倒,但无论是单独拎出某个字还是把这些形态不一的字摆在一起都不失和谐。
图/《蜀素帖》米芾 29.7×284.3cm
《蜀素帖》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形成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形成了《蜀素帖》独具一格的章法。
四、看一笔一划
这是传为王献之写的《中秋帖》,行草书。你会发现作品中的一些字已经相连,就算没有连上的,它们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之间也存在着关联,有一气呵成的流畅之感。
图/晋王献之书《中秋帖》 27cm*11.9cm
五、领略百家风格
上面的几个步骤是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地鉴赏了书法作品,但俗话说字如其人,同样的字,一百个人写出来就有一百种不同的风格!所以看遍书法世界,你会从中找到你最喜欢的行笔风格。下面渔公子和大家分享两幅与前面的书法风格都不同的作品。
乍一看,上面这幅作品没什么章法,但放荡不羁中又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流畅,让观者心中如一溪势如破竹的丛林江流,不讲究用笔,却没有败笔。
图/《松风阁》黄庭坚 32.8×219.2cm
接下来这幅字结构奇特,每个字像是一笔一划顿写,没有半点圆润,但细看又十分秀气。
六、感受题跋的味道
题跋很有意思,且可理解为各个历史时期书家间的隔空对话。我们还是拿《蜀素帖》为例,像乾隆和董其昌这样的题跋高手,他们在题跋时固然会考虑与作品之融合、大小布局、空间布白和铭章使用等情况。这些高手就会基于原作基础上,给后人呈现出了非常精彩、近乎豪华的装修,给人耳目一新,甚至是对原作的美感补充。
七、书法的最高境界:情景交融
这幅帖相信大家比较熟悉,为史称天下第三行书的苏东坡《寒食帖》。写《寒食帖》的时候,苏东坡正被贬于黄州,心中那个悲痛苍凉和绝望。而这篇书法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情感,势的起伏随着诗、诗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内文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那时惆怅孤独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如此跌宕起伏、气势奔放的在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运笔方法》-中国儿童书法动漫
在书法的世界里,每个笔画都像是一场精彩的舞蹈。起笔,就像是舞者轻盈地踏上舞台,准备开始表演;行笔,就是舞者随着音乐的节奏,优雅地舞动;收笔,则是舞者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完美地结束舞蹈。提按,就像是舞...
女神书法!宋祖英的书法不错!行书痛快,不失细腻,楷书骨力洞达
她的书法就是女神书法,每每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总会联想起她,尤其是夏日里的夜晚,各种各样的烧烤店,都循环播放着她的歌曲,听着她的歌曲,吃着烧烤,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可以去除一天的疲劳,三五朋友,畅所欲言...
《止的故事-止,原来就是脚趾?》-神奇的汉字故事
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其中有一个部分叫做脚趾吗?脚趾是我们脚上的小指头,它可以帮助我们走路、跑步和跳跃。“止”这个字看起来就像一个脚趾,它的上半部分就像脚趾的头部,下半部分就像脚趾的脚...
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征稿启事(2022年9月30日截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十一次文代会精神,聚焦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集中展现近年来楹联书法创作成果,中国书法家协会决定举办“全国第九届...
书法这样写,才有节奏感
在书法作品的章法中,除了黑白的字的平面排序构成外,还包含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章法的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书法赏评中必然要谈到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书法的技巧问题,也是艺术问题。▲王羲之的《得示帖》...
潘朋朋 | 学习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李太师帖》约书于元祐二年(1087年)纸本。纵25.8厘米,横31.3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整体临摹 单字分析单字成梯形上开下合 上紧下松之势字组多成梯形意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