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有时会加入巴乌、箫、埙等特色乐器。目前乐队一般使用改革键笙和大型的中音笙、低音笙。开始为了表现演奏曲目中民族音乐、某一种或几种乐器的独特魅力来分配演出人员。转而开始追求某一种或几种民族乐器独特的演奏表现形式。民族管弦乐队管乐声部的发展一支民族管弦乐队要想演出成功,也需要民族音乐作曲家不断创作出适合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
乐器配置乐器配置方面,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有时会加入巴乌、箫、埙等特色乐器。其中,竹笛是中国本土旋律乐器,发音婉转动听。目前乐队普遍使用曲笛和梆笛,有部分乐队会添加新笛这种十一孔乐器。唢呐同样为旋律乐器,但音色高亢嘹亮,穿透力强。
乐队编制乐队编制方面,刘文金先生于2010年提出过88人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人员配置设想:管乐乐器组(22席):短膜笛1,长膜笛2,新笛2,高音笙4,中音笙3,低音笙2,高音唢呐2,中音唢呐4(含次中音),低音唢呐2。弹拨乐器组(26席):柳琴4,琵琶6,中阮8,大阮6,扬琴2。打击乐器组(6席):定音鼓、排鼓、镲类乐器等。拉弦乐器组(34席):高胡8,二胡10,中胡6,大提琴6,低音提琴4。
从以上人员配置方案中可以看出,管乐乐器组的编制占整个乐队规模的四分之一(22/88),足见管乐部分的重要地位。不过目前有部分乐队视演奏的具体情况分配演奏人员,开始为了表现演奏曲目中民族音乐、某一种或几种乐器的独特魅力来分配演出人员。
演出作品谈论民族管弦乐队的情况,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演出作品。现阶段,民族管弦乐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奏形式。其演出的作品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形式还是内容,都努力回应当今时代普罗大众对艺术审美的要求。
首先,众多演奏作品传达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陆续出现描绘自然风光、探索人类情感等方面的民乐作品。其次,民族管弦乐的作品创作不再一味照搬西方交响化的创作方式,转而开始追求某一种或几种民族乐器独特的演奏表现形式。其中管乐声部从之前的强调主旋律、充当和声铺垫,到如今可以用来突显英雄形象的《戚继光》、描绘地方景观的《钱塘江·大潮》、传递中国形象的《中轴》等。
民族管弦乐队管乐声部的发展一支民族管弦乐队要想演出成功,不仅需要各演奏者的相互配合,也需要民族音乐作曲家不断创作出适合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有鉴于此,笔者站在管乐声部的角度,通过乐器、演奏者、音乐创作这三个角度,提出对民族管弦乐队的展望。
传统管乐类乐器的改进和创新对传统管乐类乐器的改进和创新,在民族管弦乐队成立的初期就开始进行了,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乐工作者手中的传统乐器仍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笔者认为,中国管乐乐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中国传统管乐乐器在改良后可以方便地吹奏半音,但仅能做到按孔发音,无法做出抹音、弹指等技巧。笔者建议,在以后的乐器改进与创新中,既要做到便捷、准确地吹奏半音,也要尽可能地保留原先传统乐器指法技巧所能带来的音响效果。
第二,中国的传统管乐乐器设计朝体系化发展。现如今,各个乐器制作厂家之间以商业机密为由,不愿公开最新的乐器改进创新成果。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管乐乐器的改进和创新脚步不一、参差不齐。笔者建议,在以后的民族传统管乐乐器改进和创新中,各个乐器厂家应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尊重各个乐器制作厂家个性的基础上制定出管乐生产、制作的共性标准。
第三,借鉴西方乐器的形制来改进或创新中国管乐类乐器。在乐器的改良与创新方面,民族音乐工作者应当抱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对于西方乐器,既不能抱有全盘接受的心态,也不能为了一味强调民族性而对西方乐器发音、制作等方面的优点视而不见。
管乐类乐器改进后演奏人才的培养改进、创新后的传统管乐类乐器需要有演奏者进行实际演奏和相应教学来推广,否则新改进的传统乐器只会成为一个供人观赏的花瓶,惊艳世人一段时间过后最终被世人所遗忘。以竹笛为例,现在的竹笛主要以六孔竹笛为主,民乐工作者们曾陆续发明出七孔笛、九孔笛、十孔笛,甚至加键新笛。但很少有哪一种新发明的竹笛能够取代六孔竹笛,从而成为中国流行传统管乐乐器。
相关文章
记录文学的笙音-《寻、探、涅》笙诗探演
笙诗《寻、探、涅》(含笙诗引)(首创、首演)- 笙夜·探梦你以为只有音符能够被演奏?其实,在我国还有笙诗!总策划、音画设计、独白(录音)、主演:徐勇《寻、探、涅》词作者:秦园园艺术总监:刘瑜艺术顾问:...
有什么冷门但是很棒的乐器?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音乐文化也是十分耀眼的。其中的许多乐器值得我们去挖掘。一、柷敔——“乐木空也,所以止音为节”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及传世实物可知,敔是一种木制乐器,其形状如同老虎,...
匠人笙笙不息两百载:制笙匠毛智元
原创 李学立 中国摄影出版社笙 可以追溯到3000 多年前,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诗经·小雅·鹿鸣》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笙也是世界上...
《流水欢歌唱丰收》笙二重奏
曲:高扬 王庆琛 清风徐来,碧波荡漾;鱼儿游戏,小鸟鸣唱;杨柳依依,心情舒畅....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水库风光。飞撒的渔网,...
《小河淌水》笙独奏
改编:陈大伟 这是一首来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云南民歌,属于南方音乐。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
乐器赏析:笙
简介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擅奏和声,历史悠久,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历史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风姓,...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