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中国书法史》:为什么是王羲之?

《中国书法史》:为什么是王羲之?

8个月前 (08-06) 热度:136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书接上文,上一篇文章我们说,中国书法史,以东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为过渡期,前面是前期书法史,也...


书接上文,上一篇文章我们说,中国书法史,以东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为过渡期,前面是前期书法史,也是中国书法的不自觉时期;后面是后期书法史,也是中国书法的自觉时期。

中国书法史分期)

我们这里说的前期的不自觉,是指书法作品创作者基本没有自觉意识,其创作出来的所谓的书法作品,其创作目的除了功利目的外,大多出于实用性的,既不表达性情,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后期的自觉,是指书法作品创作者已经具备自觉意识,其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其创作目的大多并非功利目的,在一般的实用目的之外,还表达性情,展示自己的审美,甚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也同样留下了个问题:究竟书法之美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确定什么是好的书法作品,什么是不好的书法作品

带着问题我们要讨论中国书法艺术传统,进而讨论中国书法传统典范。因为符合典范(楷模标准的就是好的书法,那这个标准楷模怎么确定呢?

项穆著《书法雅言》,首列《书统》一,作为全篇总纲。依其文中所述,书统即书法大统项氏认为:

宰我称仲尼贤于尧、舜,则谓逸少兼乎锺、,大统斯垂,万世不易。(第5页)

简言之,中国书法王羲之就是典范,就是书圣,是书法圣人!就像在中国学儒学绕不开孔子一样,学书法肯定绕不过王羲之

山东临沂的王羲之像)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是公认的,并非项穆一家之言,这一也不用争论,可是,书圣为什么是王羲之呢?也就是说,为什么王羲之会成为书圣呢?我们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条

(成为书圣的原因

先说人脉

我们先看一看王羲之书法是怎么来的——

王羲之兼取锺繇、张芝之长,开创了、行、三体的新尚,其后更得王献之的继承和发展,再通过唐太宗的尊崇和宋以后刻的广泛传播,形成以字为正宗的千载书统,亦即通常所谓的帖学传统。(第5页)

王羲之之前,也有优秀的书法家要就是张芝和锺繇。

张芝草书好,草书表达性情的,但草书有个问题,它并不方便实用。没有草书修养的人,或许能从草书作品中体会出作者感情,甚至感觉到它的磅礴酣畅之美,但很有可能不认识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

锺繇的楷书好,楷书整,端庄,秀美,基本上与隶书相同,它易用易识,但也有问题,就是它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作为日常书写,它写起来,一要交待清楚,太慢了。

(三·锺繇《荐季直局部

实际上,从书八体到书六体,指的都是中国书法字体或者书体阶段,到东之后,经蔡邕、张芝、锺繇的努,才渐渐使中国书法走向了书风阶段,蔡、、锺三人实际上都创造了自己的书风,也就是说,从这三个人开始,上所说的后期书法正式开始了。

王羲之书法师从如下图片击可放大):

王羲之书法师承)

看看王羲之张芝、蔡邕、锺繇的师承关系王羲之显然是个集大成者。早期杰出的书法家里,王导是他的伯父,旷是他的父亲,卫夫人是他的姨母,廙是他的叔父,这后两位都是锺繇的弟子,而且南渡之时,廙带了索靖的《七二十六日》,王导带了锺繇的《宣示》,这两件书法精品,最后都传到了王羲之里。

总之,王羲之书法学习条件太好了。他从开始学习书法,师从的都是当书法大师

河南的锺繇像)

王羲之有绝好的人脉是他成为书圣的原因之一。

王羲之是琅琊王氏,他生来就拥有太多资源——不仅是物质的,还有地位、名望、教育文化积累艺术氛围等等——这为他走上书法道路并成为书圣至重要。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王羲之还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为什么这样说呢?

1、魏晋时代,玄学兴起,文人和士大夫们的思想从克己复的儒学约束中跳了出来,书法家们的个性得到空前的解放,个性解放才可能创造书风

魏晋时代,是崇尚个性解放的时代,正如宗白先生所说:

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时代。(宗白《宗白美学四川美术出版社,2019,299页)

中国独有的美术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灵魂——是从晋人中产生的。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同上,304页)

其实,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也是最妙的时代,也是文学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文学高产的时代鲁迅说:

用近文学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所说是为艺术艺术的一派。(鲁迅鲁迅全集》第三,1981,504页)

2、魏晋时代艺术得到价值肯定的时代魏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尊重艺术,否则,王导廙南渡之时,乱之际,多少金银细软都来不及携带,他们却偏偏要带上《宣示》(见上一篇配)和《七二十六日》。

(索靖·《七二十六日》)

有如此好的时代契机,又有绝佳的人脉资源王羲之赶上了最好的时间空间魏晋时代,是艺术家黄金时代王羲之赶上了,不早不晚。

此外,王羲之成为书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在两百多后,遇到了最大的知音,也是最忠诚、最强有粉丝——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时代,应略晚于智永时代智永王羲之七世,从王羲之智永书法都是传,到智永当了和尚,所以他没有儿子,才开始广传弟子。其传承大致如

李世民政治家军事,同时还是一个书法迷,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只不过他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掩盖了其书法上的成就怀瓘《书断》称我唐四圣(包括李世民书法之妙,资以神助,开、隶之规模,变之今,尽尽美,无得而称(《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170页),这算是美上之词;当书法家利明评论初唐四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世民,他生生将薛稷替换掉了。这也只是一家之言。但这两条足可见李世民书法造诣之高。

李世民王羲之书法李世民评价锺繇体则而不今;评价王献之疏瘦如枯;评价萧子、无骨、无丈夫,但对于王羲之李世民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尽尽美。大唐之后,李世民国家,在民间搜集王羲之作品,如果是真品就高价买回,并加以临摹、珍藏,讲《篆刻史》时,我们提到过,为此,他甚至还专制了贞观小印,用于收藏

李世民和贞观小印)

李世民派萧翼智取《兰亭序》的之,大耳熟能详,甚至李世民死前坚决要求兰亭序》原迹陪葬都是书坛流传已久的故事,这里均不再赘述。总之,李世民对于王羲之的情有独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尊《兰亭序》为天下一行书,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摹数本,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将原迹摹成了大副本,现在我们能见到的神本《兰亭序》,其实是摹本,并非原迹。

(《兰亭序》神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太宗对于王羲之,致使大唐境内,全国上下,凡学书法者皆以为尊,而唐祚绵长,几近三百之久(618-907),这种自上而下的、强有的、持久的推广,实在太有度了。因此,自唐以后,王羲之书法成为后世书法楷模,其地位从未动摇。

唐太宗理由,是书尽尽美,属于优美典雅的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社会化的适应性,富于典范意义孙过庭《书谱》亦:右之书,多称,良可据为宗,取立指归。岂惟会通今,亦乃情深调合。书的艺术风格,正是儒悦感文化和经世致用、有着伦教化意义楷模,符合其、德、仁、艺一体思想审美旨趣。在儒思想为治世纲领的封建社会楷模的独尊和大统的形成,实在是历史的必然。(第8页)

这里还有一段书大统特点的总结,是重点,要划出来:

一是晋唐名家传承有绪的历史线索和宋元明清的帖学,构成一个完整的发展序列,其间书体不再演进,而只有风格变化调节,最具书法艺术传统典型意义。二是从宋开始,明确以颜体代表的唐宋人分支线索,与并行,而统归于。……三是书的中和之美,一经确立为正统,即成为其后一千多书写审美批评的基本思想价值标准。(第9页)

术和天赋

于造,最传统说法是蔡伦造(见《后书·蔡伦传》),其实,远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人使用纸张现代已有西汉发现,足以证明蔡伦不是的发明者,但蔡伦总结了前人经验,改进了造术,却是可以肯定的,洛阳贵的成语,说明西晋时期已经成为最为普及的书写用具。到公元三、四世纪基本上取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

(造工艺流程

王羲之是四世纪人(303-361),所以,造术成熟的时代,他正好赶上,这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张价格日趋低廉,这为王羲之创造了很好的书法学习练习条件,或许这也算中国书法选择王羲之成为书圣的物质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王羲之自身的天赋,他必然是书法天才,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毕竟天赋是没办法学习得来的)。

总之,在书大统确立之后,王羲之书法成为书法美的标准楷模学习书法王羲之成为终极标杆。不过,近些中国书法发展似乎开始另辟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书法开始大行其(甚至还有吼书、射书等),与王羲之渐行渐远了。

我的意见:尽管书大统也有负作用,正如本书所说:王羲之大统的独尊,是以损害书法的自由发展代价的,但如果真想在书法上有成就,还是踏踏实实地学习王羲之吧,没有继承和基础,何谈发展,没有继承的个性,常常是怪胎,因为如果没有天才理想作为支撑(那人会说,谁说我没有),怪诞就只剩下狂放的、破坏的缺,只剩下哗众取宠的玩笑,往长远了看,就只有破坏的罪过,没有完成好处。就像学诗词,你上来就学李白,累死了也学不好!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之2,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本文标题中国书法史》:为什么是王羲之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65.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罕见邓颖超行书书法,结体严谨,流畅自然,潇洒飘逸有书法家之风

罕见邓颖超行书书法,结体严谨,流畅自然,潇洒飘逸有书法家之风

罕见邓颖超行书书法,结体严谨,流畅自然,潇洒飘逸有书法家之风!对于邓颖超妈妈我们都很熟悉,她给人的感觉总是和蔼可亲,好妻子好目前的典范,是周总理的真正的贤内助。但是,有多少书友了解过邓颖超的书法呢?她...

小楷如何贯势?

小楷如何贯势?

势是中国书法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其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势产生于气,气本于天赋,基于学力,成于修养,而流露于笔墨之间。小楷字形孤立,虽不相连属,但也要讲究行气,小楷的行气主要是通过笔势和体势两大方法...

什么是书法的笔法?原来这才是书法入门的关键

什么是书法的笔法?原来这才是书法入门的关键

文/安伟波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笔法是很多人学书法入门的第一个门槛,这一步跨不过去,是进不了真正的书法大门的。关于笔法,唐人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说道: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

多少人因为他的字,而爱上了书法!

多少人因为他的字,而爱上了书法!

赵孟頫书法承袭二王,隽永清逸,雅俗共赏,深受大家喜欢。但赵氏传世的作品很多,我们不妨给大家带来《赵孟頫集字对联大字版(完整版)》,想必很多书友一见到便有动笔的冲动。如此集字雅俗共赏,老少喜欢,喜欢就赶...

书法与骨气

书法与骨气

作者:钱德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我们从小学习书法,都听过颜筋柳骨的说法。这一说法来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其实,在更早的汉末魏晋时期,书法就开始脱离实...

一位清代高手的书法,满满的“书卷气”,为啥今人写不出这水平?

一位清代高手的书法,满满的“书卷气”,为啥今人写不出这水平?

对于中国古代的书法名家而言,在他们身上有着诸多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也是当代书法家所不能具备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代书法家比不上古人的一个原因。这些共同点包括了书法环境、书法学养和书法道统!成亲王楷书书法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