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成都企业家、民间收藏家张丕强先生收藏了一批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玉石器,上面刻写了很多文字。这些文字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与甲骨文、金文字形相同,一眼就看得出来是汉字的什么字,可以辨识。
二、是汉字,但字形为三星堆文字独有,与中原文字有同有异。通过破译甲骨文、金文等文字,参照古汉字的字形进行分析,可以辨识。
三、完全不可辨识之字,与中原文字无相通之处,其性质与孙海波《甲骨文编·附录》和容庚《金文编·附录》中收录的那些未被近现代金石文字学家认识的甲骨文、金文相同。
汉字和巴蜀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两支成体系的文字,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巴蜀文字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成都白马寺出土的。四十年代,卫聚贤根据白马寺和万县于所传此种文字不见于中原地区,提出了巴蜀文字和巴蜀文化的命题。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巴蜀文字仍是困扰学者的千古之谜,并成为巴蜀历史和文化研究深入发展的拦路虎。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从根本上阐明巴蜀文化的本质,并对其历史地位作出正确评价。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胡大权从一九八四年起,经过十四年的研究,终于破译了巴蜀文字和汉字的关系。他认为,巴蜀铜器上用得最普遍的,也是代表巴蜀文化典型特征的手心纹,就是汉字的禹字和蜀字。心纹学术界又释花蒂、虫、蛇、白海螺、人首等,应以释虫蛇为是。此字已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只是由于自《说文》以来文字学家的误释,一直未被发现。
从字形上看,巴蜀文字手心纹和汉字禹、蜀均从手从有目之虫,即蛇(见图一、图二、图三)。汉字禹的字面意义是人手执虫,这一点是闻一多最早提出来的,巴蜀文字手心纹和汉字蜀应同此理。在这三个字中,手和蛇的内在联系为巫师祭祀蛇或龙,其深层次含义应与图腾崇拜有关。在汉字中,禹字和蜀字形、音、义均通。禹古可读舒。
蜀古音又读禹,如字。夏古音亦同蜀,古代文献上“负夏”又作“负黍”,可证,也有径写禹或夏为蜀字的例子。由于巴蜀文字史无明载,古蜀语音失传,我们不可能知道手心纹的读音。但据中原史料蜀人“言语颇与华同”和“姓蜀”的记载,推测手心纹可读禹、读蜀,
谅不致大错。由此看来,蜀就是禹,就是夏;禹、夏也就是蜀。蜀和夏本同族,均属古羌戎系统。巴蜀文化就是羌戎文化和夏文化;巴蜀文字就是学术界寻觅已久的夏文字。
从现有资料看,巴蜀文字经历了表意画、图画文字和真正的文字三个发展阶段,具有完整的逻辑序列和清晰的进化轨迹,应是独立起源的文字,比现有的甲骨文更原始,当然在某些方面也不排除其他文化的影响。在巴蜀文字系统中,手心纹已进入图画文字领域,心纹则一以贯之,在三个发展阶段中都可以见到,加上它又出现在汉字中,可以认为是真正的文字。因此,手心纹不仅是氏族的标记或族徽,也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由此,我们可以纠正古人关于“蜀无姓”“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的错误记载,也可以澄清今人某些失实的说法。
如关于蜀名称的来源,可以肯定蜀是蜀人的自称,不是他称,更不是贱称。它是蜀人自感无上光荣的称号,并由他们用自己独创的文字记录下来彪炳于历史。
(原载《成都商报》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做好前书写准备,助力幼小衔接!
从幼儿园到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幼小衔接对孩子非常重要,如何做好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的工作,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1幼儿前书写技能准备《幼儿...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99期——马戴(唐)《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99期,马戴(唐)《楚江怀古三首其一》。诗词读感(郝乙):云中仙君今何在?苦思冥想又如何?欢迎更多朋友参加诗词读感……诗词原文: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
练字要得法,也要持之以恒。
所谓书法,即笔法、字法、章法。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字不得法是肯定不行的,所谓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即中国特有的用笔方法。要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
东汉《赵仪碑》-拓片-释文,什么是墓志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
《止的故事-止,原来就是脚趾?》-神奇的汉字故事
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其中有一个部分叫做脚趾吗?脚趾是我们脚上的小指头,它可以帮助我们走路、跑步和跳跃。“止”这个字看起来就像一个脚趾,它的上半部分就像脚趾的头部,下半部分就像脚趾的脚...
创造书法新世界│将天书”改邪归正“的中医书法家
字体潦草如天书,要想看懂处方,真是难!这是大众就医时的普通心理,也是对医生字体的肺腑之言。为什么医生的字写得像天书一样?难道医科大的教授向来喜欢草体,才会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学生? 或者,不开草体的处方,...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