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书法与科技的结合,3D还原米芾书法,简直太闪了!!

书法与科技的结合,3D还原米芾书法,简直太闪了!!

2年前 (2023-07-18) 热度:136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中国书法本就是一种视觉与情感的表达元素,本期嘉宾一位传统书法与三维技术结合的薄烟,书法的人文感与技术的带来的科技感想碰撞,更特别是薄烟的三维书法不仅仅是立体化,而是尽可能将书写的运动轨迹表现在立体结构中。偶尔会接书法模型定制的工作,看到你在做立体化创作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立体化,是从书法的用笔结构上出发将整个运动轨迹还原并做成立体化的作品。立体化的过程相当于还原毛笔在纸上的运动,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和谐的冲突感,现在看到你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了很多材质。

这是一位有意思设计师--薄烟,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字,用三维软件进行了再创作,获得了很有趣的视觉效果

书法的人文感与技术的带来的科技感想碰撞,给人一种很冲突又很和谐的奇妙感受,更特别是薄烟的三维书法不仅仅是立体化,而是尽可能将书写的运动轨迹表现在立体结构中。


中国书法本就是一种视觉与情感的表达元素,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古典书法的传承多数是保守的继承与创作,或者是些花里胡哨的破坏,极少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


本期嘉宾是一位将传统书法与三维技术结合的薄烟,书法的人文感与技术的带来的科技感想碰撞,给人一种很冲突又很和谐的奇妙感受,更特别是薄烟的三维书法不仅仅是立体化,而是尽可能将书写的运动轨迹表现在立体结构中。






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是自由职业还是什么,能否描述一下现在的职业状态。

算是自由职业,大多数时间在研究书法建模,偶尔会接书法模型定制的工作,相当于把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拿去实践。

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这种3维立体书法创作的,契机是什么?


正式开始是20213月,当时是辞掉工作在家全职研究立体书法的,其实这个构思在2020年就有了,当时还不会建模,后面玩C4D才开始跟构思接轨。




之前有书法基础吗?看到你在做立体化创作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立体化,是从书法的用笔结构上出发将整个运动轨迹还原并做成立体化的作品。

立体化的过程相当于还原毛笔在纸上的运动,比如说轨迹线和力度,轨迹线会影响字的结构,力度会影响笔画形态,我觉得它更像在做科学研究。




书法本身有很强的人文感,而三维技术呈现出一种尖锐的科技感,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和谐的冲突感,这种冲突感是刻意营造的还是自然发生的?

这就涉及到现实中书法的两个主要的构成,笔法和墨法,笔法就像人的筋骨,墨法就像人的皮肉,我们喜欢个人的容貌通常是喜欢她的皮肉,我们不会说哇你的头盖骨好漂亮,但事实上人的容貌却又是筋骨决定的,那回到问题,我所创作的立体书法,就是笔法(筋骨)的部分,就像人的头骨一样,所以他失去了一些人文感,多了一些科技感。



现在看到你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了很多材质,表现方式,目前最满意的是哪一个作品,能具体介绍一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吗?

在书法模型上增加材质和表现方式,就像设计完标志后做样机或材质渲染,属于视觉加分工作,我个人还是最喜欢原始的感觉,用简单的材质和灯光去表现。



想问下作品都是个人创作吗,有商业化的打算或者有商业化的实践吗,未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现在是否有做什么新的尝试。

是个人创作;因为书法自身的文化感和笔法约束等原则的东西,在美术字面前并没有视觉竞争力,跟大多商业视觉需求的出发点不同,所以我更倾向一些个人定制,或对内的企业文化类的运用;书法建模还有很多研究的东西,目前还在尝试技术突破。


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是了解书法的用笔还是实现作品的技术难度?


最难的是对书法笔画解读的方式,一开始都会认为把模型放到线上并调整大小,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现实书法存在各种不规则变化,不规则的同时又遵循某种规律,每一次新的解读都会影响技术的变化



创作过程中取样的风格非常多,你是如何选择这些风格的,你在选择风格之后是如何取样去创作的呢?

会先想好表达的概念,比如想表达<书法是瞬间的艺术>,当时就尝试用粒子模拟液体和布料系统动态形式,分别去表达瞬间形成的概念;当然想法需要软件技术的支持,有时候会为了表达一个概念去学一些新的技术。


薄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过:每天练习发表这些字,不是因为很懂,而是没弄懂,因为不懂,所以每天研究,哪天完全弄懂了,可能就不需要再发表了。

▲以假乱真的“实物”图

有些设计的研究未必有商业效应,但是探索未知世界,研究新技术时的心流时刻不就是最有意思最幸福的收获吗?


本文文字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侵删。

本文标题:书法与科技的结合,3D还原米芾书法,简直太闪了!!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412.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齐老师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日常练字,记住4个“黄金规律”,学会了,你的字会越写越好看

日常练字,记住4个“黄金规律”,学会了,你的字会越写越好看

日常练字,记住4个黄金规律,学会了,你的字会越写越好看大家好,欢迎来到写字课,我是你的老朋友啸卿,带你写好楷书规范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汉字有故事,写字同样有方法,有技巧,有规律,今天主要为大家...

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征稿启事(2022年9月30日截稿)

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征稿启事(2022年9月30日截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十一次文代会精神,聚焦传统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集中展现近年来楹联书法创作成果,中国书法家协会决定举办“全国第九届...

潘朋朋 | 学习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潘朋朋 | 学习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李太师帖》约书于元祐二年(1087年)纸本。纵25.8厘米,横31.3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整体临摹 单字分析单字成梯形上开下合 上紧下松之势字组多成梯形意临...

 《印章与篆刻》-中国儿童书法动漫

《印章与篆刻》-中国儿童书法动漫

书法基础知识:钤印是书法作品最后一道程序,效果好锦上添花,反之将破坏通篇的章法。篆刻艺术由古代的实用印章演变而来。印章是实用的,篆刻则是艺术的。篆刻创作主要采用古文字,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

浅谈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浅谈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张利国/文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下,在年轻的群体中,特别是在校学生,不注重汉字的书写,书法审美观念短浅幼稚,方向不明,雅俗不辨、美丑不分,与文字严重“脱籍”。将字写得东道西歪、长撇短捺...

为什么孩子在练字时能写好字,写作业的时候又写得很糟糕?

为什么孩子在练字时能写好字,写作业的时候又写得很糟糕?

有一些家长朋友,总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孩子在练字的时候,写得挺工整挺漂亮的,可到了日常作业本书写,就完全变样了?这究竟是为什么?问书法老师,老师总是说:积累不够,还需要多坚持练习,才能把日常作业书写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