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现在笙的名声、地位如何?是不是比古琴还要低?

现在笙的名声、地位如何?是不是比古琴还要低?

3年前 (2022-08-01) 热度:1371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个人从不轻视任何的乐器。或许由于和文人文学的紧密结合、传世实物的存在、体系的丰富、独立性和故有的名声及传说,使得该乐器名声很高。路上抓个人还是会不知琴、筝等乐器,或许不能和吉他这种更为风靡的乐器那么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很多吃瓜群众并不太了解古琴长什么样子,但吃瓜群众写还是会用琴这个字笙同样历史悠久,故而笙在文学作品中较少,说明过去是可以独奏,笙在乐队中不可缺少,和乐队结合度很高。

提问人:是氷鸭

来源:知乎

我是一名音乐生,后面就转了专业去学笙,有一说一,乐团是绝对不能少了笙的,而且我看过的民乐演奏基本上笙都是主旋律独奏。我之前有个朋友他也想转专业,我就推荐笙,但是他说笙的声音不好听(那主要是因为我吹的太差了),而且乐器长的也不好看。。。。。其实吧不只他一个,基本上我们一个音乐班(单独我们班)转了笙的就有我,都觉得笙长的像那种地下通道要钱的。但是你真正去学的时候才会发现笙的魅力,我一直以为很简单,其实难的要命。我刚开始练经常因为吹笙吹缺氧导致头痛一整天,(虽然吸气呼气都有音可以换,但是气流小,很憋,我肺活量3800被他折服了)对不起,说的有点多。反正笙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民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不同于萧之类的吹管乐。附上俺的乐器宝贝们。再一个就是,古琴和笙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因为演奏方法都完全不一样,古琴的声音真的非常小,小到要拿扩音器台下的人才听的清,所以真正一般表演古琴还蛮少上场的。(古琴和古筝完全不一样,不能带假指甲,所以纯手指头拨看起来真的蛮痛的,我有个同学学古琴曾经把指甲崩掉了)他们都具有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搭配起来真的很好听,所以管他什么地位呢,好听就行


答者:清秋

谢邀,

首先,乐器无高下,我个人从不轻视任何的乐器。凡物皆有道。

古琴,或许由于和文人及文学的紧密结合、传世实物的存在、体系的丰富、独立性和故有的名声及传说,使得该乐器名声很高。由因为非遗,十分热门。但毕竟还是偏小众些,路上抓个人还是会不知琴、筝等乐器,或许不能和钢琴、吉他这种更为风靡的乐器那么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很多吃瓜群众并不太了解古琴长什么样子,但吃瓜群众写诗还是会用琴这个字

笙同样历史悠久,但更多在乐工之中,由于我国的一种不那么优秀的传统,导致乐工受到轻视,故而笙在文学作品中较少,但十分古老(“吹笙鼓”)。又有滥充数的典故,说明过去笙是可以独奏,也有在乐队中的。笙在乐队中不可缺少,和乐队结合度很高,又能定律,过去也常常是伴奏型乐器,好比扬琴。但独奏亦有其风味。

个人感觉笙可以和扬琴做一个比较。个人只是弹古琴,对笙不太了解,如有错误,请指出


另外,个人感觉古琴的一贯性和保守性较其他乐器更强一些。其他乐器都多多少少经历过变革,相对来说古琴在器形上还基本保留了千前的状态。


答者:啦啦啦

谢知友邀请。

任何乐器都不言其地位。从六年级的八孔竖笛到初中口琴古筝到后来的古琴也好尺八也罢笙亦可,只要能给人感官或精神的愉悦,则都是伟大的乐器。

作为学习中国古典器乐的人,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如何让古典乐器以一种更有尊严的方式传承下去。

这里的尊严并不是讲乐器的地位或者研究乐器演奏乐器的人的地位,而是指一种更学术话更严谨更努力的态度。生而为人要有所敬畏,想必就是说的这种态度。中国所有古典乐器都浸润了多年的繁华史,之后或继续繁华或流于世俗。不管它们现在的状态如何,以一个中国人名义去弘扬它们才是正确的态度。

插句题外话,虽然说音乐无国界,但是当我知道有个学姐要去日本学尺八,我觉得这事儿吧,它挺憋屈的。

所以好好学吧。


本文标题:现在笙的名声、地位如何?是不是比古琴还要低?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9.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曲:张晓峰 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 大家平时看见天上的云,会想起什麽呢? 云南流传著一个家...

杨荫浏:笙——竽考(一)

杨荫浏:笙——竽考(一)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笙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存在,它和竽属于同类乐器。汉代以前,人们既以笙指代笙、竽,...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赵宏亮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法制笙文 | 卢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中描写宴请宾客的场景传颂至今,已有两千余年,而笙这一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笙不仅仅是中国古...

优德民族小知识分享:芦笙悠扬青竹摇——拉祜族

优德民族小知识分享:芦笙悠扬青竹摇——拉祜族

人口分布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

《云南回忆》第三乐章 中阮协奏曲

《云南回忆》第三乐章 中阮协奏曲

曲:刘星 献给我的好友陈文,每当她讲述童年的情趣,都会令我产生无限的幻想和无尽的思念。那迷人的风情,令人超脱的音乐滋润了我...

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 —笙

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 —笙

再次给大家欣赏著名作曲家、音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王厚臣老师的笙曲《走三边》 视频戳↓ 没WIFI也要看♥笙,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列古代八音之一的匏类,古代称“和”或“巢”。它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