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我个人从不轻视任何的乐器。或许由于和文人及文学的紧密结合、传世实物的存在、体系的丰富、独立性和故有的名声及传说,使得该乐器名声很高。路上抓个人还是会不知琴、筝等乐器,或许不能和钢琴、吉他这种更为风靡的乐器那么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很多吃瓜群众并不太了解古琴长什么样子,但吃瓜群众写诗还是会用琴这个字笙同样历史悠久,故而笙在文学作品中较少,说明过去笙是可以独奏,笙在乐队中不可缺少,和乐队结合度很高。
提问人:是氷鸭
来源:知乎
我是一名音乐生,后面就转了专业去学笙,有一说一,民乐团是绝对不能少了笙的,而且我看过的民乐演奏基本上笙都是主旋律独奏。我之前有个朋友他也想转专业,我就推荐笙,但是他说笙的声音不好听(那主要是因为我吹的太差了),而且乐器长的也不好看。。。。。其实吧不只他一个,基本上我们一个音乐班(单独我们班)转了笙的就有我,都觉得笙长的像那种地下通道要钱的。但是你真正去学的时候才会发现笙的魅力,我一直以为很简单,其实难的要命。我刚开始练经常因为吹笙吹缺氧导致头痛一整天,(虽然吸气呼气都有音可以换,但是气流小,很憋,我肺活量3800被他折服了)对不起,说的有点多。反正笙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民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不同于萧之类的吹管乐。附上俺的乐器宝贝们。再一个就是,古琴和笙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因为演奏方法都完全不一样,古琴的声音真的非常小,小到要拿扩音器台下的人才听的清,所以真正一般表演古琴还蛮少上场的。(古琴和古筝完全不一样,不能带假指甲,所以纯手指头拨看起来真的蛮痛的,我有个同学学古琴曾经把指甲崩掉了)他们都具有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搭配起来真的很好听,所以管他什么地位呢,好听就行
答者:清秋
谢邀,
首先,乐器无高下,我个人从不轻视任何的乐器。凡物皆有道。
古琴,或许由于和文人及文学的紧密结合、传世实物的存在、体系的丰富、独立性和故有的名声及传说,使得该乐器名声很高。由因为非遗,十分热门。但毕竟还是偏小众些,路上抓个人还是会不知琴、筝等乐器,或许不能和钢琴、吉他这种更为风靡的乐器那么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很多吃瓜群众并不太了解古琴长什么样子,但吃瓜群众写诗还是会用琴这个字
笙同样历史悠久,但更多在乐工之中,由于我国的一种不那么优秀的传统,导致乐工受到轻视,故而笙在文学作品中较少,但十分古老(“吹笙鼓簧”)。又有滥竽充数的典故,说明过去笙是可以独奏,也有在乐队中的。笙在乐队中不可缺少,和乐队结合度很高,又能定律,过去也常常是伴奏型乐器,好比扬琴。但独奏亦有其风味。
个人感觉笙可以和扬琴做一个比较。个人只是弹古琴,对笙不太了解,如有错误,请指出
另外,个人感觉古琴的一贯性和保守性较其他乐器更强一些。其他乐器都多多少少经历过变革,相对来说古琴在器形上还基本保留了千年前的状态。
答者:啦啦啦
谢知友邀请。
任何乐器都不言其地位。从六年级的八孔竖笛到初中的口琴古筝到后来的古琴也好尺八也罢笙亦可,只要能给人感官或精神的愉悦,则都是伟大的乐器。
作为学习中国古典器乐的人,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如何让古典乐器以一种更有尊严的方式传承下去。
这里的尊严并不是讲乐器的地位或者研究乐器演奏乐器的人的地位,而是指一种更学术话更严谨更努力的态度。生而为人要有所敬畏,想必就是说的这种态度。中国所有古典乐器都浸润了多年的繁华史,之后或继续繁华或流于世俗。不管它们现在的状态如何,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去弘扬它们才是正确的态度。
插句题外话,虽然说音乐无国界,但是当我知道有个学姐要去日本学尺八,我觉得这事儿吧,它挺憋屈的。
所以好好学吧。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
乐器配置乐器配置方面,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有时会加入巴乌、箫、埙等特色乐器。其中,竹笛是中国本土旋律乐器,发音婉转动听。目前乐队普遍使用曲笛和梆笛,有部分乐队会添加新笛这种十一孔...
《无声之音》37簧笙与古筝(2006)
曲:Klaus Hinrich Stahmer《无声之音》是根据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歌而作,其中第二诗说道《我用无言而告别》。我的解释是,告别不是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里。徐志摩告别他所爱的地方,不是...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近日,禄丰市和平镇文化中心联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芦笙制作吹奏代表人张建华老师走进平掌小学,开展和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学起来、跳起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
入湘随俗·通道侗族芦笙
通道县,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侗族人。侗族人以芦笙为乐,无笙不成礼仪,在侗寨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中,都要吹奏芦笙,在幽幽山谷间,当芦笙响起,便知这是侗...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曲:张晓峰 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 大家平时看见天上的云,会想起什麽呢? 云南流传著一个家...
【艺术论文范文】当代吹打乐中笙的特征与运用
作者:柴犬论文日记(知乎)摘 要: 早在汉朝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吹打乐形式便已存在了。在2006年,吹打乐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笙作为历史悠久的簧管乐器,在传统吹打乐之中大多起的是伴奏与衬托...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