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2年前 (2023-08-25) 热度:2451 ℃
选择读文语音:

曲:张晓峰


以下内容取自 “韵情浓” 国声35周音乐

大家平时看见天上的云,会想起什麽呢?

云南流传著一个家传户晓的凄美动人传说

万里无云的晴天,苍山玉局峰上经常出现一朵亮丽轻盈的白云。它逐渐升高和变黑,犹如一个穿著黑色丧衣,披头散髮的女人,俯视著茫茫大海,大哭大喊。这就是传说中的 “望夫云”。

“望夫云” 一出现,再好的天气都会瞬间刮起狂风,巨浪滔天,像要把海水吹乾。

“望夫云” 传说是南诏阿凤公主的化身。她与苍山上的一位年轻猎人相爱,遭父王反对,并请来罗荃法师把猎人害死,打入海底变成石螺,公主愤鬱死于苍山玉局峰上。公主死后,其精气化成白云,怒而生风,要把海水吹开和情人相见。

“望夫云” 消散后,洱海回复风平浪静。据说这是因为阿凤公主已经见到海底石螺 - 苍山猎人。




主办机构国声民族弦乐

演奏场地香港葵青剧院

独奏:牟楠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国声民族管弦乐团邀请了内地笙演奏家牟楠(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担任笙协奏曲 “望夫云传说” 领奏,以音乐演绎这感人故事

本文标题: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1083.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芦笙王”60年坚守芦笙梦

“芦笙王”60年坚守芦笙梦

因吹奏芦笙和制作芦笙手艺了得,他被人们称为芦笙王。芦笙是一种传统的簧管和声吹奏乐器,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大苗山里,几乎每个苗寨都有一堂以上的芦笙,每堂芦笙共有几十支至上百支各种型...

笙曲子类毕业论文文献包含哪些?

笙曲子类毕业论文文献包含哪些?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笙曲子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笙曲子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1.【期刊论文】大调曲子音乐考察与分析期刊:《当代音乐》 | 2021...

十六管芦笙演奏的方法和技巧(二) 十六管芦笙教学-第二、三、四课:单吐、双吐、三吐

十六管芦笙演奏的方法和技巧(二) 十六管芦笙教学-第二、三、四课:单吐、双吐、三吐

一、音阶练习:是学好芦笙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熟悉每个音对应的手指位置。大家在练习的时候应该由慢至快,上下行反复循环练习,中音区熟练了以后再发展到低音、高音区的各个音当中进行练习。二、単吐音...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笙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笙

笙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吹奏乐器,以簧片振动发音。目前在乐队中常用的,大多数是经过改革的十七簧笙,分高音笙和中音笙两种。中音笙比高音笙低八度。一、音色特点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

《唤凤》笙独奏

《唤凤》笙独奏

曲:赵晓生 笙,自古与凤凰结缘,亦有“凤笙”之美称。唐代的一些诗中,对“凤笙”有传神的描绘。《唤凤》题名取自殷尧藩《吹笙歌》的末尾二字。诗云:“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

简谱VS五线谱 谁最适合记民乐?

简谱VS五线谱 谁最适合记民乐?

文 | 杨春林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承,在简谱和五线谱进入中国之前,主要是采用文字记谱法。比如工尺谱、减字谱。用记录音高和位置的方法来记录乐谱。一般情况下不记录节奏和节拍。节奏和节拍是由老师的口传心授来完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