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2年前 (2023-08-25) 热度:2591 ℃
选择读文语音:

曲:张晓峰


以下内容取自 “韵情浓” 国声35周音乐

大家平时看见天上的云,会想起什麽呢?

云南流传著一个家传户晓的凄美动人传说

万里无云的晴天,苍山玉局峰上经常出现一朵亮丽轻盈的白云。它逐渐升高和变黑,犹如一个穿著黑色丧衣,披头散髮的女人,俯视著茫茫大海,大哭大喊。这就是传说中的 “望夫云”。

“望夫云” 一出现,再好的天气都会瞬间刮起狂风,巨浪滔天,像要把海水吹乾。

“望夫云” 传说是南诏阿凤公主的化身。她与苍山上的一位年轻猎人相爱,遭父王反对,并请来罗荃法师把猎人害死,打入海底变成石螺,公主愤鬱死于苍山玉局峰上。公主死后,其精气化成白云,怒而生风,要把海水吹开和情人相见。

“望夫云” 消散后,洱海回复风平浪静。据说这是因为阿凤公主已经见到海底石螺 - 苍山猎人。




主办机构国声民族弦乐

演奏场地香港葵青剧院

独奏:牟楠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国声民族管弦乐团邀请了内地笙演奏家牟楠(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担任笙协奏曲 “望夫云传说” 领奏,以音乐演绎这感人故事

本文标题: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1083.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二泉映月》笙文曲

《二泉映月》笙文曲

曲:阿炳改变:冯海云《二泉映月》是一首耳熟能详的二胡名曲。低音文曲笙版《二泉映月》的新意在于笙复调多声性演奏技术的有效运用。低音文曲笙音色圆润、浑厚。乐曲中伴随主旋律的复调声部如影随形,为听众展开了一...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苗家人一生离不开他做的这一把芦笙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苗家人一生离不开他做的这一把芦笙

▼做满120个芦笙,你就能出师了。50年前,父亲这样对16岁的莫厌学说。莫厌学是贵州雷山县排卡寨人,排卡在苗语中的意思,就是斜坡上的芦笙村。从16岁起跟着父亲学习制作苗族芦笙,这门技艺传到他手里,已经...

笙 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乐器

笙 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乐器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和”的记载(古时大笙称“竽”,小笙称“和")。由此可见,笙的历史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笙由于历史悠久,古代许多著作中都有记载。我...

有什么冷门但是很棒的乐器?

有什么冷门但是很棒的乐器?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音乐文化也是十分耀眼的。其中的许多乐器值得我们去挖掘。一、柷敔——“乐木空也,所以止音为节”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及传世实物可知,敔是一种木制乐器,其形状如同老虎,...

越声:80后的张梦践行着“笙”的梦

越声:80后的张梦践行着“笙”的梦

笙是中国民族管乐器中唯一一件可以固定音高演奏的复调乐器,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演奏开放式和声的吹管乐器。然而,这样一件乐器,知道的人却不多,尤其在较为时尚化、潮流化的民族器乐组合中笙乐器的使用率更少,原因何...

吴彤介绍笙的结构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吴彤介绍笙的结构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那么从笙的结构来说呢,刚才我们说八音分类匏类,所以其实这是笙斗,所以笙斗最早就是用葫芦,因为他天然有一个气箱,把它打通了以后,把这个竹苗放进去,然后里面是簧片,就是现在这簧片,大家我认为打开的话,大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