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守艺廊坊」胜芳镇南音乐会: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

「守艺廊坊」胜芳镇南音乐会: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

3年前 (2022-10-20) 热度:990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胜芳镇南音乐会就是胜芳镇众多花会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明珠,成为胜芳镇民间文化的一张代表性名片。它是冀中管乐的优秀代表之一,胜芳镇南音乐会传承人 杨梦喜胜芳南音乐会始建于明末清初,包括会里师傅的演奏技术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胜芳镇南音乐会属于冀中音乐,现在会里能够经常演奏的有《山坡羊》《大走马》《小走马》等等,胜芳镇南音乐会传承人 杨梦喜音乐会到现在都没有经过大的改动。这种演奏技巧目前在中国的民间班社里已经不多见了,所以以南音乐会为代表的传统笙管乐班社能代代传承下去。

河北霸州市的胜芳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旧时胜芳镇有“七十二道花会”之说,历经千百年后,胜芳镇保留下来了三十余档花会。胜芳镇南音乐会就是胜芳镇众多花会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明珠,在2006胜芳镇南音乐会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胜芳镇民间文化的一张代表性名片。



南音乐会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福建两广地区的“南音”,它是冀中笙管乐的优秀代表之一。胜芳古镇正中有一条河,镇区因这条河被分成了河南、河北、河东、河西及小河西五个部分,因位于河南地段,所以被称之为“南音乐会”。胜芳镇有多档音乐会,如北音乐会、小北班音乐会、小河西音乐会、观音堂音乐会等,但是只有南音乐会才被称为“大音乐”,足见其历史地位之高,传承之伟大。



胜芳镇南音乐会传承人 杨梦喜

胜芳南音乐会始建于明末清初,据真正的文献资料记载,兴盛于清朝的中期,到了晚清民国的时候,音乐会达到了巅峰的状态,会员人数多,包括会里师傅的演奏技术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

据了解,胜芳镇南音乐会属于冀中笙管音乐,分文武两场,文场的演奏乐器主要是以笙、管、云锣等为主,武场是大鼓、大钹、镲、小钹等,乐谱采用传统的工尺谱记谱方式。现在会里能够经常演奏的有《山坡羊》《大走马》《小走马》等等,表演时一组套曲由一个大曲牌带上几个小曲牌组成。



胜芳镇南音乐会传承人 杨梦喜

音乐会到现在都没有经过大的改动,曲子还是原来的曲子,谱子还是原来的谱子。



不仅如此,胜芳镇南音乐会的演奏风格大方、稳重,演奏水平高超,他们能把同一个曲牌翻七个调进行演奏,这种演奏技巧目前在中国的民间班社里已经不多见了。也因为当地有用乐的需要,所以以南音乐会为代表的传统笙管乐班社能代代传承下去,这项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南音乐会的传承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胜芳镇南音乐会传承人 杨梦喜

为了更好地传承南音乐会,响应国家的号召,响应非遗进校园,和当地的小学、中学对接好之后,把传统文化带进校园,这样一直传承下去。



虽然现在学习音乐的人比之前少,但是相比其他的冀中笙管乐班社,胜芳镇南音乐会的传承还是比较好的,镇里仍有不少的年轻人去会里学习传统民间音乐。



胜芳镇南音乐会传承人 杨梦喜

目前能追溯到七代人,到现在老中轻每一代都有传承人,20岁以下的传承人能达到30至40人,每年都会增加。



现在简谱和五线谱在中国音乐教学中大行其道,很多孩子在学校里也学习过简谱,但是南音乐会教授音乐,依旧采用口传心授工尺谱教学。从演奏技艺到肢体的动作要求甚是严格,甚至就连眼睛都要求目不斜视。



胜芳镇南音乐会传承人 杨梦喜

按照传统教学,乐谱是公尺谱,像五线谱、简谱音乐会里不用,但是我也会让学员们学习,把中国传统的乐谱学会了,还要学习西方的一些乐理知识。



面对这些几百年传下来的文化,以及与学校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些拿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年轻人,依旧能非常严格地遵守会里的这些老规矩,目前南音乐会的后起之秀就是十几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学员

我感觉这是一个传承,要在这里好好学。


透过胜芳镇南音乐会的历史变迁,我们感受到了这些地道民间文化遗产的弥足珍贵,希望这些非遗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来源:环京津新闻
本文标题:「守艺廊坊」胜芳镇南音乐会: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14.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美丽的山雀》笙三重奏

《美丽的山雀》笙三重奏

曲:李志群全曲运用吐音和花舌技巧,模仿山雀的叫声,在笙的技法上演奏出单音、传统和音、指定和声、乐曲轻快表现了山雀活泼热情的个性,2009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笙专业委员会访台时,首次以三重奏的方式表演,...

汉乐府诗精选10篇:汉朝百姓的生活画卷

汉乐府诗精选10篇:汉朝百姓的生活画卷

乐府是中国古代设置于宫廷的一个音乐舞台机构,最初是秦朝设置的,属于少府管辖。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正式设置乐府,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

三千年前的 “和声之王”:笙如何影响世界乐器史?

三千年前的 “和声之王”:笙如何影响世界乐器史?

在人类音乐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笙以其独特的自由簧技术成为跨越时空的文明使者。这件诞生于三千年华夏大地的古老乐器,不仅是中国礼乐文化的象征,更通过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深刻改写了世界乐器史的进程。从曾侯乙墓...

《故乡行》笙独奏

《故乡行》笙独奏

曲:徐超铭《故乡行》创作于1993年,作品是徐超铭先生当时回浙江老家探亲,看到故乡变化巨大,有感而发创作的。乐曲以三段体为结构,充分运用了笙的舌颤音、碎吐、呼舌、锯气、复调等技巧技法,并创造性的用柱式...

台州三位“00后”吹奏员国赛获奖

台州三位“00后”吹奏员国赛获奖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本报记者诸葛晨晨  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活动结果日前公布,台州有3人获青少年组“未来之星”奖项,他们是来自台州市金龙少儿民族管乐团的“00后”选手谢濡泽、刘瀚琦和张...

《骑竹马》笙独奏

《骑竹马》笙独奏

曲:肖江 牟善平 乐曲描写了天真活泼的儿童,以竹节作战马,模仿骑兵冲冲杀杀的游戏情景。作品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比赛”三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