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都要练习笙的吹奏、吸奏技巧以利于演奏。笙演奏者主动控制呼吸机能的作用下,吹奏的气流途径是吸气的相反方向运动。正确的笙演奏口型应该是:要求演奏中吹、吸均不漏气。演奏者会觉得吹奏长音比较容易,使演奏者的肺部不到8拍则过早地吸满了空气,快速吸气演奏后,吹奏时气息要向笙斗方向翻滚送气;笙演奏者经常要在肺部储存和释放很大的气量。需要吹奏较长的长音作渐弱至结束的一些乐曲,挤压肺部气息吹奏,笙演奏者吹奏到肺部残存一点气息时,这种演奏方法几乎没有使用腹部肌肉。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
这是一篇关于笙基础与技巧提升的教学文章,作者详尽的分享了自已的经验,正在学习笙的网友可要认真研读哦,笙毕竟属于小众乐器,网络上的教学文章相对较少,收集整理出实用的文章更是难上加难,小编定会努力,为广大网友整理出更多实用文章!
由于笙是吹、吸均可发音的乐器,所以任何一位笙演奏者,都要练习笙的吹奏、吸奏技巧以利于演奏。

通常,健康人的呼吸途径是:在人的呼吸机能的作用下,鼻腔和口腔下意识无力地吸入气流到人的气管,气流进入左、右支气管,气流进入左肺和右肺完成吸气;当气流在肺部停留三秒左右后开始呼气,呼气的途径是吸气的相反方向运动。而笙演奏者的呼气与吸气,均在笙的吹嘴中完成。其气流途径主要是:笙演奏者主动控制呼吸机能的作用下,气流从笙苗的音囱进入,途经笙脚上的簧片、笙斗,再经吹嘴进入演奏者的气管、进入左、右支气管,进入左肺和右肺完成吸气;当气流在肺部稍作停留后则开始呼气,吹奏的气流途径是吸气的相反方向运动。
由于笙的演奏者在吹奏、吸奏中,需要在肺部储存和释放较大的气量,所以和通常人的呼吸有一些不同之处。笙演奏者必须很好地练习,熟练掌握笙的吹奏和吸奏技巧,才能提高笙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有利于演奏者自身的健康。
掌握笙的吹奏和吸奏技巧,首先要有正确的演奏口型。正确的笙演奏口型应该是:面部的两颊稍用力向内收紧,口轮咂肌帮助上、下嘴唇稍用力靠紧上、下牙床,嘴唇中间松开一个小椭圆型,然后对准传统笙的吹嘴,稍加一点压力即可演奏,如果演奏30多苗全封闭加键笙,则口轮咂肌帮上、下嘴唇中间稍用力含住壶型吹嘴,要求演奏中吹、吸均不漏气。
要正确的掌握笙演奏口型,一般是从演奏长音开始练习。练习者可以每分钟60拍的速度,吹奏长约8拍的长音,然后吸奏同样时值的音符。初演奏时,演奏者会觉得吹奏长音比较容易,吸奏长音则往往坚持不了8拍。究其原因,一般是吸奏时嘴形容易松动而造成有空隙,空气就从此处流入演奏者肺部,使演奏者的肺部不到8拍则过早地吸满了空气,吸奏则无法持续8拍。可见,要控制好气息,必先讲究正确的笙演奏口型。
在笙演奏中,呼与吸的气息都要求均匀有力,一般来说,慢速吸气演奏后,接着就是慢速呼气演奏,快速吸气演奏后,接着就是快速呼气演奏。吹奏时气息要向笙斗方向翻滚送气;吸奏时则感觉气息从笙斗向自己的腹部翻滚进入。
为了达到一些乐曲表现需要,笙演奏者经常要在肺部储存和释放很大的气量。例如:需要奏出强有力的和声音响,需要吹奏较长的长音作渐弱至结束的一些乐曲,这就要求笙演奏员需要有很好的气息技巧,一口气坚持到底。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通过训练来掌握多种呼与吸的方法。笙的吹奏与吸奏主要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胸式呼吸方法。由胸部肌肉向内收缩,挤压肺部气息吹奏,笙演奏者吹奏到肺部残存一点气息时,胸部向外扩张,吸奏气流进入肺部。这种演奏方法几乎没有使用腹部肌肉,因此可称为胸式呼吸方法。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吹奏与吸奏交递时间非常快,一般应用在乐曲偶然出现一次的点描。此种方法的缺点是:肺部吸入与呼出的气量不能达到较大值。因此,气息不能支持较长的乐句。
二是腹式呼吸法。将横膈膜下降,引导上腹和下腹向外扩张。笙演奏者吸奏时,感觉气息逐渐充满整个腹部和腰部;吹奏时,小腹肌向上稍用点力,上腹腔仍需保持住扩张后形状,气息均匀地气吹出,腹腔和膈肌逐渐恢复到演奏前自然状态。此种演奏方法可称为腹式呼吸法,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肺部吸入与呼出的气量能达到较大值,气息可支持演奏较长的乐句,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做出腹式颤音。其缺点是吸气太深、腹肌所承担的负荷稍大,容易引起演奏者的身体疲劳。(见图)
三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廓下部的肋肌向外扩张,横膈膜下降,引导上腹向外扩张,小腹肌肉则稍用力往里收缩。笙演奏者吸奏时,感觉气息进入丹田(即肚脐以下大约75px处),使胸廓下部的肋肌向外扩张,上腹腔和腰肌也逐渐涨大;吹奏时,肋肌和上腹腔仍需保持住扩张后形状,气息均匀地气吹出,胸廓下部的肋肌和腹腔以及横膈膜逐渐恢复到演奏前的自然状态。此种演奏方法可称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肺部吸入与呼出的气量能达到很大值,吸气深度适中而且充实有力,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做出横膈膜式颤音;胸廓下部的肋肌和腹肌所承担的负荷均匀,演奏者不容易感到疲劳。(见图)
胸腹式联合吹奏与吸奏方法是比较科学的笙演奏型式,所以在近几十年来的中国笙专业演奏员中广泛采用。
四是循环换气呼吸法。循环换气的方法是:在吹奏过程中,当肺部气息存量不多时,利用舌根往前推气,同时用鼻子迅速向肺部吸入空气。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可演奏特长乐句或特殊乐段。另外,在笙演奏特有的技巧呼舌过程中,利用舌根抽动,使舌面在口腔中前后运动,产生快速的断续气流使笙发出似断非断声音。呼舌演奏时与呼吸关系不大,演奏中仍可用鼻腔呼吸。
以上4种笙的吹奏、吸奏技巧,笙演奏者应当在不同乐曲中灵活运用,以满足各种乐曲所要求达到的音乐效果,从而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意境。建议初学笙演奏者,在不使用乐器的情况下,每周只练习其中一种呼吸方法,而且每次只练习五分钟左右,休息十分钟后再继续练习,每个练习时段不宜过45分钟。
当笙的吹奏与吸奏练习到一定程度,就要进一步提高用气技巧。由于在中国的大部份地区,由高音笙、中音笙、低笙组成的笙组,在中国民族乐团中作为常规乐器配置,笙组常被作为和声乐器使用,笙演奏者会遇到吹奏和声多拍后,需转为吸奏时,要尽量做到声压及音色不明显地转换。另外,也可采用高音笙组轮流吸气,或者指定高、中、低笙组轮流吸气的方法来弥补,不能影响乐曲意境。
笙在乐团中演奏某些重要独奏乐句或乐段时,建议多采用吹奏,象笛子演奏那样吹完一个乐句后,换气后再吹奏下一乐句,有时甚至可以采用停音不换气,接着仍使用吹奏完成下一乐句,其目的是保持音色、音质的一致性音响。
由于笙是自由簧耦合振动发音乐器,笙的声音因当时空气环境会起一些变化,因此,演奏者演奏时应调整气息的用量,时刻注意由笙苗上音囱(或扩音管)发出的声音,调整笙的倾斜角度和不同放置高度,可获得较好的音质和音色。
此外,锯气是笙的一种快速吹吸转换演奏的呼吸方法。锯气的方法是:吹奏时,气息经过舌面磨擦产生嘶音并演奏前半拍,接着舌尖迅速向后抽并发出啊音,转为吸奏后半拍。锯气在特殊音乐中应用。当掌握锯气技巧后,对笙演奏者的吹、吸转换有一定的提高。
笙的演奏离不开气息的支持,要合理运用各种吹奏、吸奏技巧。一般来说,检验自己的吹奏、吸奏是否正确,可多听老师或乐友们的意见。其次,如果你能自由奏出二分钟左右fff的乐曲,自己不会面红耳赤,不会上气不接下气;如果你能按乐谱规定的音符和符号,连续演奏二十分钟左右,能较好地表现出音乐形象,身体感觉没什么不舒服,那你就可称为掌握了笙的吹奏、吸奏技巧。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吴彤谈自己对标签的看法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我觉得标签儿这个。我觉得标签对任何人来讲,恐怕都是不全面的,不可能全面。他可能并不是对主观的个人,而是对别人客观的人来看待你可能是他给你个标签,但对于我个人来讲,我真不希望有标签,如果一定要有,我希望...
乐器赏析:笙
简介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擅奏和声,历史悠久,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历史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风姓,...
用音乐“笙”音把中国分享到全世界
人民网讯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近日举办名师公益讲堂第二十讲,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宏音斋第四代传承人,演奏家、音乐家,跨界音乐人吴彤带来聆听彩虹的‘笙’音——跟随吴彤走进音乐世界主题讲座。...
芦笙师的命运
外公遗照芦笙师的命运文/熊伟外公曾是十里八乡闻名的芦笙师、风水师。如今,他用过的芦笙,有的转送了别人,有的损坏遗落,只剩下一把被挂上土墙,布满了蛛丝;他的罗盘、镇印,他手抄的《万年历书》《子平真诠》,...
圈头村音乐会的发展史(四)
本篇文章来介绍一下笙这种乐器圈头村音乐会在2017年改回了丝竹笙演奏,在这之前都是扩音笙,之所以为什么改回,是因为扩音笙的音色不如丝竹笙的音色好,扩音笙是转基因乐器,吹出来的声音是从竹子的声音转到管里...
喜欢剽窃中国文化的韩国人,这回终于遇到对手了……
笙管演奏家吴彤的姐姐吴景馨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几个韩国人忽然跑来,在他们家创办的宏音斋购买了近100台笙。起初以为对方是喜欢中国传统乐器的艺术家,作为笙管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吴景馨还挺高兴。不料对方却不...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