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吹着芦笙跳着舞,侗族节庆从年初“闹”到年尾

吹着芦笙跳着舞,侗族节庆从年初“闹”到年尾

3年前 (2022-08-17) 热度:843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编者按:织娘巧手把经纬之美,编成五彩侗锦;工匠细琢以榫卯之技,又见鼓楼高耸;阿哥阿妹抱琵琶...


编者按:织娘巧手把经纬之美,编成五彩侗锦;工匠细琢以榫卯之技,又见鼓楼高耸;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细听侗歌悠扬……在怀化,95万侗族同胞世代传习的生活方式,化作侗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通道、会同、芷江、新晃等侗族聚居地,在聆听、记录中,侗见怀化。

过侗,千人同吃合拢宴。(资料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戴科 怀化报道

走进怀化通道、会同等侗族聚居地,会情不自禁地被侗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他们能歌善舞,在、琵琶伴奏的悠扬声中,陶醉开来。

凄美的传说故事,演化为一方动人的风情;辈辈沿袭的民俗,是侗家迷人的一道道风景。侗家人热爱音乐歌舞的天性,让月月有的大小节会总显得如此热闹非凡。

如今,在侗族群体间广泛开展的节庆活动,多数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沉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侗年节

游客体验过侗年。(资料图)

每年冬至左右,怀化各县的侗族人将迎来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侗年节。

侗年又称冬节,从冬至左右一直延续到正月,持续数月。侗族过侗年,就如汉族春节一样,美酒佳肴应有尽有,期间,侗民们吹芦笙、打糍粑、杀年猪,自备佳宴,请客访友,热闹非凡。

2011年,侗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为迎接侗年到来,每年11月底,通道县全县都会放2天假。


月地瓦

月地瓦是侗族名副其实的情人节。(资料图)

每年正月,在通道独坡镇上岩村,村民们唱侗歌,跳起哆耶舞,泛着甜蜜气息的月地瓦节会如期而至。

月地瓦是侗语的译音,意思是种公地,是侗族青年男女饶有兴趣的一种恋爱方式,是青年男女之间的一种娱乐、交友为主,劳动为辅的社交活动。

节会期间,小伙讨酒,姑娘们唱侗家哆吔,晚上进行合拢宴和行歌坐夜。月地瓦以各种活动形式贯穿全年,促成无数美满姻缘,是侗族名副其实的情人节。


大戊梁歌会

载歌载舞欢庆大戊梁歌会。(资料图)

芦笙踩堂。(资料图)

大戊梁歌会是盛行于通道牙屯堡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大型的少数民族民间歌会,讲述了湘桂黔边区群众为纪念侗族阿妹肖女和后生闷龙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凄美爱情故事,历经三百多年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大戊梁文化。

每年谷雨前三天的大戊之日,来自湘、桂、黔边区的青年男女盛装打扮,云集大戊梁山上,对歌赛舞,通过对歌来表达情感,寻觅伴侣,是侗族地区的情人节。

2006年大戊梁文化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黑饭节

黑饭节。(资料图)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会同县高椅古村的杨姓村民都要吃一种由杨桐叶汁水煮的黑饭,几百年来一直延续不息,逐渐形成当地传统的黑饭节。

黑饭节是村里的传统节日,传说自五代后周时期起,为纪念侗族英雄杨八哥和妹妹杨九妹兄妹同心、反抗压迫取得胜利。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妇女们上山采摘黑饭原料,然后准备黑饭和酒菜,将已出嫁的姑娘都接回娘家过节,所以黑饭节又称为姑娘节。


岩饭节

岩饭节。张红/摄(资料图)

在通道县半坡村,每年秋天会过传统节日岩饭节。

岩饭节又称石头饭节,是侗乡的一个民俗节日,因其有祈求除病保健康寓意,现在也称天赦健康节,是为了纪念一位救死扶伤的民间女神医婄欧,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节会期间,半坡侗寨的人们都要蒸好糯米饭、酒肉、酸鱼和香纸,到龙凤滩溪谷的大石头上进行祭祀,吃石头饭,以此祈求神医婄欧为人们消灾赐福、祛病强身。


芦笙节

芦笙节。(资料图)

芦笙合奏。(资料图)

年末,通道县都会举办盛大的芦笙节,至今已举办了15届。

侗族芦笙,是一种吹奏的传统竹乐器,被视为喜和乐的象征,深受侗族同胞喜爱。

节会当天,来自皇都村、坪坦村、琵琶村等全县不同地域的芦笙队汇聚一堂,切磋技艺,吹响嘹亮的芦笙,跳起芦笙舞,在笙歌阵阵中,将侗年的气息渲染得分外热烈。

本文标题:吹着芦笙跳着舞,侗族节庆从年初“闹”到年尾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32.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

原标题:中国传统乐器中国传统乐器中国乐器通常指的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民族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在民间婚丧喜庆及民俗节日中,吹管乐器等俱...

《冷的呼吸,冷的鱼》日本笙Cold breath,cold fishes

《冷的呼吸,冷的鱼》日本笙Cold breath,cold fishes

(2015)曲:木村惠里香 呼气是白色 --2015笙艺术周《真锅尚之笙独奏音乐会》 参考视频:...

《二泉映月》笙文曲

《二泉映月》笙文曲

曲:阿炳改变:冯海云《二泉映月》是一首耳熟能详的二胡名曲。低音文曲笙版《二泉映月》的新意在于笙复调多声性演奏技术的有效运用。低音文曲笙音色圆润、浑厚。乐曲中伴随主旋律的复调声部如影随形,为听众展开了一...

吹拉弹打一整天,“国乐马拉松”带观众走入民乐世界

吹拉弹打一整天,“国乐马拉松”带观众走入民乐世界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韩轩方非在“打开艺术之门”上演古典音乐“马拉松”之后,8月27日,中山公园音乐堂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携手推出的“畅游华夏纵贯古今——国乐马拉松音乐会”开启一天的演出,用6场民乐演出和...

布依戏、芦笙制作研修班系列课程—解说传统话戏曲实操芦笙闻其音

布依戏、芦笙制作研修班系列课程—解说传统话戏曲实操芦笙闻其音

10月24日上午,为更好地学习布依族非遗传统文化,围绕学员文化背景和实际学习情况,今天由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板坝保和班布依戏师、布依戏编导、布依民间乐器牛骨胡、葫芦胡演奏者罗继祥老师为学员授课。罗老师...

声音百科 | 乐器篇 | 笙

声音百科 | 乐器篇 | 笙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