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区、原始耕作体验区、苗家烧鱼体验区、鼓楼对歌亭、闹鱼区、摇晃桥、斗马场、斗鸡场、斗鸟场、民俗风情街等实景观赏区,我见到了一个芦笙的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开的店,也体验了一下这里的芦笙技艺,芦笙是苗族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和象征,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
梦呜苗寨(位于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占地约650亩,位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
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苗族体区,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区、原始耕作体验区、苗家烧鱼体验区、鼓楼对歌亭、闹鱼区、摇晃桥、斗马场、斗鸡场、斗鸟场、民俗风情街等实景观赏区,以及梦呜大舞台的《苗魅》+坐妹原生态实景夜场表演等等。
不过,这一次,我见到了一个芦笙的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开的店,也体验了一下这里的芦笙技艺,收获不少。芦笙是苗族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和象征,也是苗族人的思想纽带和精神支柱,他叫马贵光,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
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梦呜苗寨景区采取旅游+合作社+演员+农民的旅游扶贫模式,让贫困户承担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稳定贫困户收入,助推脱贫攻坚。
从墙上的这些证书不难发现,被很多地方和机构认可,而芦笙的神奇也就在这里,由于特殊的环境和历史造就了这个乐器的独特性,成为苗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店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店里有老人在休闲,孩子在做作业,一幅非常和谐的画面。
这是店里的招牌,芦笙小木屋,在这里展示着已经制作好的芦笙,大大小小的有很多。
芦笙由簧片、竹管、气斗、共鸣四部分组成,簧片通常使用响铜或簧铜烧熔后再倒进磨具里铸成。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所以,芦笙制作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实是需要长时间的锻炼。
一般的芦笙一把的价格约四五百元,最贵的两三千元,他制作的芦笙不会有剩余,制作出来很快就会被买走。
每年他家可以制作大小芦笙1000余把,年纯收入有3万多元,这在当地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这是莫师傅在对两个芦笙进行高低音的和谐调试。
当然卖这些制作而成的芦笙仅仅只是一部分的收入,由于在景区内,出售和游客的数量也有关系,今年的游客数量不多。所以整体来说收入降低不少。
不过,在政策上他也有一些补贴,加起来收入也有每个月3-4千左右,按照当地的情况来说,能够满足日常的开支,加上他自己本身喜欢这个项目,和店里的其他礼品的出售,整体来说非常不错的。
到最后他表演了几首芦笙的乐器,音质非常好!现场感受到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极其精彩,以及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徐超铭:创建“笙”专业50载,“笙”声不息!
4月13日,对年届75的徐超铭教授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他早早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看着他的徒子徒孙不知道练了多少次今晚的节目再次提出意见,然后整理厚厚的讲稿,为今晚上海音乐学院的三高高校、...
【竹乐器世界】 笙 一段古老的故事
笙,是中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
《骑竹马》笙独奏
曲:肖江 牟善平 乐曲描写了天真活泼的儿童,以竹节作战马,模仿骑兵冲冲杀杀的游戏情景。作品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比赛”三等...
《无声之音》37簧笙与古筝(2006)
曲:Klaus Hinrich Stahmer《无声之音》是根据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歌而作,其中第二诗说道《我用无言而告别》。我的解释是,告别不是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里。徐志摩告别他所爱的地方,不是...
笙斗防滑垫:解决手汗滑斗难题的完美方案
该产品由千竹书笙(成都千竹书笙文化传媒)研发制作,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笙演奏者手汗滑斗的的问题。 前文:&n...
《流水欢歌唱丰收》笙二重奏
曲:高扬 王庆琛 清风徐来,碧波荡漾;鱼儿游戏,小鸟鸣唱;杨柳依依,心情舒畅....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水库风光。飞撒的渔网,...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