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区、原始耕作体验区、苗家烧鱼体验区、鼓楼对歌亭、闹鱼区、摇晃桥、斗马场、斗鸡场、斗鸟场、民俗风情街等实景观赏区,我见到了一个芦笙的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开的店,也体验了一下这里的芦笙技艺,芦笙是苗族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和象征,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
梦呜苗寨(位于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占地约650亩,位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
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苗族体区,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区、原始耕作体验区、苗家烧鱼体验区、鼓楼对歌亭、闹鱼区、摇晃桥、斗马场、斗鸡场、斗鸟场、民俗风情街等实景观赏区,以及梦呜大舞台的《苗魅》+坐妹原生态实景夜场表演等等。
不过,这一次,我见到了一个芦笙的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开的店,也体验了一下这里的芦笙技艺,收获不少。芦笙是苗族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和象征,也是苗族人的思想纽带和精神支柱,他叫马贵光,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
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梦呜苗寨景区采取旅游+合作社+演员+农民的旅游扶贫模式,让贫困户承担景区演出、田园管理等工作,稳定贫困户收入,助推脱贫攻坚。
从墙上的这些证书不难发现,被很多地方和机构认可,而芦笙的神奇也就在这里,由于特殊的环境和历史造就了这个乐器的独特性,成为苗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店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店里有老人在休闲,孩子在做作业,一幅非常和谐的画面。
这是店里的招牌,芦笙小木屋,在这里展示着已经制作好的芦笙,大大小小的有很多。
芦笙由簧片、竹管、气斗、共鸣四部分组成,簧片通常使用响铜或簧铜烧熔后再倒进磨具里铸成。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所以,芦笙制作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实是需要长时间的锻炼。
一般的芦笙一把的价格约四五百元,最贵的两三千元,他制作的芦笙不会有剩余,制作出来很快就会被买走。
每年他家可以制作大小芦笙1000余把,年纯收入有3万多元,这在当地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这是莫师傅在对两个芦笙进行高低音的和谐调试。
当然卖这些制作而成的芦笙仅仅只是一部分的收入,由于在景区内,出售和游客的数量也有关系,今年的游客数量不多。所以整体来说收入降低不少。
不过,在政策上他也有一些补贴,加起来收入也有每个月3-4千左右,按照当地的情况来说,能够满足日常的开支,加上他自己本身喜欢这个项目,和店里的其他礼品的出售,整体来说非常不错的。
到最后他表演了几首芦笙的乐器,音质非常好!现场感受到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极其精彩,以及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天际风声》24簧笙,大提琴与打击乐
曲:贾国平“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尝试将海子的诗歌《九月》中的语言意象与音乐表现、文学结构与音乐结构进行紧密结合。笙声部作为...
笙文化漫谈
核心内容:笙的历史、种类及发展历程主要形制:葫芦笙、芦笙笙是中国古代的吹奏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在古代,笙被称为巢或者和,《尔雅》中记载:大笙谓...
招募 | 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演绎社”第一季“小小乐手”招募开启!
成都永陵博物馆 “二十四伎乐·演绎社” 第一季“小小乐手” 开始招募啦! 成都永陵博物馆...
芦笙还能吹多久?
文/龙秀章我们知道,苗族人喜欢芦笙,芦笙大概是由苗族创造。最早的时候,苗族三大方言都有吹芦笙的习俗,东部方言也只是在近代才失传,但在苗族法事中,还保留芦笙的舞步,以及芦笙这个苗语的词。中部方言迁徙到黔...
圈头村音乐会的发展史(四)
本篇文章来介绍一下笙这种乐器圈头村音乐会在2017年改回了丝竹笙演奏,在这之前都是扩音笙,之所以为什么改回,是因为扩音笙的音色不如丝竹笙的音色好,扩音笙是转基因乐器,吹出来的声音是从竹子的声音转到管里...
吹拉弹打一整天,“国乐马拉松”带观众走入民乐世界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韩轩方非在“打开艺术之门”上演古典音乐“马拉松”之后,8月27日,中山公园音乐堂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携手推出的“畅游华夏纵贯古今——国乐马拉松音乐会”开启一天的演出,用6场民乐演出和...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