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竹乐器世界】 笙 一段古老的故事

【竹乐器世界】 笙 一段古老的故事

3年前 (2022-10-31) 热度:1326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中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的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吹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气柱发生共鸣而发出乐音。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笙的吹奏技术也有较大发展,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古代笙演奏现代曲目【超级玛丽】【历史】 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共同记载着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掌教歙、笙、埙、籥、箫、篪、篴、管“

笙,是中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乐器

     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

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笙的构造,将铜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插在一个木制或铜制的带有吹孔的笙斗上。吹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气柱发生共鸣而发出乐音。演奏时,除单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后,对笙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笙的吹奏技术也有较大发展,除了用于伴奏与合奏外,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古代笙演奏现代曲目【超级玛丽】

【历史】

     1.远在3000多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

     2.从战国到汉代的文献中,共同记载着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歙竽、笙、埙、籥、箫、篪、篴、管。”“笙”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

     3.到了宋代,竽则销声匿迹,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色。

     4.在东汉的古籍里,记载笙的形制。《说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凤之身”。《宋书·乐志》说:“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5.北宋景德三年(1006),宫廷乐工单仲辛制作19簧笙,此后19簧笙在宫廷和民间又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6.明、清以来,流行的笙多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

     7.现在民间使用的笙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种,但以14簧、17簧最为流行。

本文标题:【竹乐器世界】 笙 一段古老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78.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苏醒》国乐专场音乐会 | 悦鸣八音.青岚专辑

《苏醒》国乐专场音乐会 | 悦鸣八音.青岚专辑

 《苏醒》国乐专场音乐会 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23年4月9日19:30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邀您在华美乐章中 共赏国乐盛宴  悦鸣...

《织网歌》笙独奏

《织网歌》笙独奏

曲:肖江 牟善平 乐曲取材于山东茅腔戏音乐素材,展示了渔家姑娘月夜海滩织渔网的愉快情景。...

笙:曾经的乐器王者,如何沦为葬礼上“丧曲”的标配?

笙:曾经的乐器王者,如何沦为葬礼上“丧曲”的标配?

2017年3月,《我是歌手》第五季的舞台上,斩获第59届格莱美奖的吴彤先生,带着自己的乐器笙,为林志炫助阵竞演,一曲《御龙铭千古》燃爆全场。有人说,林志炫唱出来了大将军征战沙场的感觉,而更多音乐人评价...

《冷的呼吸,冷的鱼》日本笙Cold breath,cold fishes

《冷的呼吸,冷的鱼》日本笙Cold breath,cold fishes

(2015)曲:木村惠里香 呼气是白色 --2015笙艺术周《真锅尚之笙独奏音乐会》 参考视频:...

三千年前的 “和声之王”:笙如何影响世界乐器史?

三千年前的 “和声之王”:笙如何影响世界乐器史?

在人类音乐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笙以其独特的自由簧技术成为跨越时空的文明使者。这件诞生于三千年华夏大地的古老乐器,不仅是中国礼乐文化的象征,更通过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深刻改写了世界乐器史的进程。从曾侯乙墓...

读《长恨歌》感怀 二胡与琵琶乐队

读《长恨歌》感怀 二胡与琵琶乐队

曲:易柯协奏:四川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取材于唐诗《长恨歌》,曲调集凄婉动听而又无耐于一体,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由二胡与弹拨乐队演奏。--秋之果 民族管弦乐专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