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乐器赏析:笙

乐器赏析:笙

8个月前 (08-01) 热度:157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简介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


简介

笙,古老的中国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擅奏和声,历史悠久,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历史

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女娲氏姓,有神圣之德,宓仪、立曰女希氏,作黄。可之,女娲当时并无,只作,此时的笙簧许是以竹、木片所制,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到唐、虞、夏、商诸朝发展以数的竹之管参差插入葫芦之干壳内制成。远在3000多前的商我国就已有了的雏型。在出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的前身。《尔雅·释记载:大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我国乐器中,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承筐是将,可见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

从战文献中,共同记载两种同类乐器。《·春》中有;师,……掌教歙、埙、籥、箫、篪、篴、管。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乐器别是:体小、少;体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的编管插入葫芦内,并以葫芦作为共鸣体,故一些文献认为就是不同形制,如《吕氏春秋. 仲夏纪》高绣注:之大者。春秋时期是重要的吹奏乐器还一度在宫廷贵族市民中广泛地流行。

时期的《说文解字》记载为36长沙堆一中出了一支,22管,用于产生低音是用片制成的。

隋唐时期存在,但在九、十部中已不用,而在隋九部和唐十部中的清、西凉、高丽、龟兹中均被采用。唐涌现出许多演奏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唐不少诗人还为写下了作。

【唐佛教音乐的使用,(左二持奏),甘肃榆林窟】

到了宋则销匿迹,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色而无色。

(19世纪晚期的,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过去的音域不广,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独奏。在演奏乐曲遇到音不够时,常常借音奏。如今,改革后的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独奏乐器,既能演奏雄健有曲调,也能演出优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制作材料与构造

的最初形式,同排箫相似,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的乐器,后来才逐渐增加了竹质簧片质(葫芦笙斗,用葫芦笙斗,后来奏者觉得笙斗体大、质脆,奏费,于唐以后改为木制,经过世的流传,最后斗又取了木斗。将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插在一个木制或制的带有孔的笙斗上。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柱发生共鸣而发出音。演奏时,除单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后,对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二十四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等多种形制技术也有较大发展,除了用于伴奏与合奏外,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为适应现代作曲技术而出现的36,被称为中的女高音,甚至还有38-42演奏需要而被不断制作出来)

发音原理

的基本结构是把簧片用蜡封粘于管(也称苗管或苗)下端脚上,并插于笙斗中。《尔雅·释》:大谓之巢。晋·璞注:列管瓠中,施管端。每管下端近斗都有一个指孔。奏时,据取音需要,按住这管下端的指孔,并通过(也称咮)吹气吸气来策动簧片管内空气柱产生耦合振动而发音。此外,管上镶嵌银丝来标识音高。《新唐书·礼乐二十二》:银字制笙,以银作字,饰其音

(亚洲及太平洋博物馆馆藏)

的外传及影响

我国西洋乐器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最早就通过丝绸之传到波斯,1777法国传教士阿奥又将传到欧洲。1780,侨居俄的丹麦管风琴制造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簧片,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18世纪末,俄科学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称赞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以后,又促进了其他自由乐器的产生。1810法国乐器制造列尼叶制成了风琴;1821德国布希曼发明了口琴,次又发明了手风琴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40.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官方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官方平台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赵宏亮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法制笙文 | 卢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中描写宴请宾客的场景传颂至今,已有两千余年,而笙这一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笙不仅仅是中国古...

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这两天,从江县斗里镇台里村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芦笙节,当地同胞以赛芦笙、跳芦笙舞为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场面热闹非凡。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节日里,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

笙曲子类毕业论文文献包含哪些?

笙曲子类毕业论文文献包含哪些?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笙曲子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笙曲子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1.【期刊论文】大调曲子音乐考察与分析期刊:《当代音乐》 | 2021...

《玫瑰花开》笙独奏

《玫瑰花开》笙独奏

曲:长工 肖江 牟善平 此曲是由流行于山东平阴地区的民歌改编而成,乐曲主要描写了玫瑰花盛开时,群蝶飞舞,花农采摘玫瑰的场景...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近日,禄丰市和平镇文化中心联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芦笙制作吹奏代表人张建华老师走进平掌小学,开展和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学起来、跳起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奏响青城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奏响青城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演奏现场。新华网徐红梅摄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1日电(徐红梅)以音乐为“笔”、舞台为“卷”……8月10日晚,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特邀作品展演剧目之一,由中国爱乐团巡演的交响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