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书画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直接成为后世的典范。宋代的皇帝的艺术造诣都很高,尤其是北宋徽宗、南宋高宗二人,在中国皇帝中可以傲视群雄!
宋高宗赵构在历史圈里被戏称为完颜构,他对金朝的入侵一直表现得很没骨气,迫害岳飞致死,向金国称臣纳贡,让南宋成了名副其实的偏安政权。
在一向因人废字字如其人的风气影响下,赵构的书法造诣和价值被严重低估,相比赵构,书法爱好者对直接导致北宋灭亡的宋徽宗却宽容得多,这是不够客观的。
赵构的草书并不弱于宋徽宗,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有话语权的。《洛神赋》是赵构的草书亲笔,也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文徵明虽然厌恶赵构其人,但也赞叹赵构笔法。
《洛神赋》原文为曹植名篇,赵构以草书写于德寿殿,此时他已经80高龄,让位于宋孝宗,做了太上皇,心无旁骛专营书画,直达人书俱老的境界。
《洛神赋》是赵构几十年书法造诣积累的结晶,如他所言: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
五十年的辛勤临习,他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到八十岁时,已经把黄庭坚、米芾、王羲之等人的笔意融会贯通了。
赵构专营二王笔意,又浸润六朝风骨,自成一家。在他看来,自己的书法中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
《洛神赋》整体意简,但字字姿态横生,被称赞有帝王至尊,颇具神韵,陆游更是说妙悟八法,留心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洛神赋》既有草书的气势如虹,韵味十足。每个字又较为独立,笔断意连,不刻意讲究笔笔相连,这一点给草书学习者很好的启发。
另外,《洛神赋》行笔效果迅疾,但细看似疾而缓,潇洒灵动,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姿态,优美而不失法度。提按转折无不随心顺意,不扭捏作态,字与字之间无笔画引带,但气运合一,非常难得。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引领了整个南宋书法的风气,并影响之后很多书法大家,如赵孟。
明代文学家宋濂评赵孟公之字法凡屡变,初临思陵,后取则钟繇及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思陵就是指赵构,可见他对赵孟书法的启蒙和引领作用。
几百年后,历史人物的功过成为了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可以带有个人情感的给予他们评判。
不论梁元帝、李后主、宋徽宗,还是宋高宗,他们的治国水平受到广泛批判,但他们的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赞扬、收藏和临摹,得到了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正是国民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
现在,我们将这件极为珍贵的辽博镇馆之宝《洛神赋》原作进行超高清的1:1复刻,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见此作如见真迹。
欲购此赵构《洛神赋》,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皇帝练字》-中国儿童书法动漫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书法爱好者,但他的字总差那么一点火候。一天,他写了个“戈”,觉得不够完美,就偷偷请虞世南帮忙补半边。虞世南接过笔,一挥而就,那半边“戈”字写得龙飞凤舞,美极了。李世民乐呵呵地把字挂起来...
视频丨李耘萍女士演示印浆喂绒、分丝步骤
向色浆中添加足量艾绒,是印泥制作过程的最后环节。能否分丝均匀,将直接影响到泥胎是否美观、细腻、光洁。也只有当艾绒完成分丝,才能够为色浆上章均匀提供保障。因此,分丝的均匀程度是一项重要的出品标准。出镜:...
书法对于中国人宛如性命
宋 赵佶《闰中秋月诗帖》书法对于中国人宛如性命,生死相随。从晋代战乱之时,王导仓惶过江也不忘把钟繇的《宣示表》缝在衣带之中,誓言“帖在人在,帖亡人亡”,到唐太宗指使萧翼骗取《兰亭序》真迹,临终又立下遗...
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书法精品展在太原举行
7月23日上午,为期十天的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先生从事书艺七十年书法精品展,在文瀛公园万字楼开展。 该书展由山西省社会学...
中国(滨州)首届简帛书法高级研修结业典举行
7月24日,中国(滨州)首届简帛书法高级研修结业典礼在滨州市莲华书院成功举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研究会会员、临济书院院长许敬峰,滨州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窦志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
潘朋朋 | 学习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李太师帖》约书于元祐二年(1087年)纸本。纵25.8厘米,横31.3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整体临摹 单字分析单字成梯形上开下合 上紧下松之势字组多成梯形意临...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