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夏仕勇中国书协会员贵州省书协理事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获奖书家行草小品规格 60cm×42cm九月三日,此作以颜真卿行书为取法之源,初看得颜鲁公大意,线条也似得其质感,惟落款处墨色太浓,用笔不入纸,收笔及转折处草率。建议作者继续深入对颜真卿行书的临习,争取创作出遒劲有力、方圆兼备、刚柔并济的颜体行书风格的优秀作品。此作所录文字有错漏,落款文字写“夏仕勇示范作品行书小品规格 70cm×46cm楷书化城中堂规格 136cm×68cm作品评语:此幅魏楷章法完整,间有行书笔意。
特约评改人:夏仕勇
中国书协会员
贵州省书协理事
2012年书法报·书法海选获奖书家
行草小品
规格 60cm×42cm
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遮诸人去晦祥禫,情以酸割,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按去晦者,八月晦也。导以五年七月庚申薨,再期大祥,愈(逾)月而禫,故以七年八月晦日(落“禫”)也。遮当是小字,导六子:悦、恬、洽、协、劭、荟。次遮于敬(落“伦”),(落“遮”)岂荟耶?
作品评语:此作以颜真卿行书为取法之源,初看得颜鲁公大意,线条也似得其质感,墨色变化丰富,对比强烈。惟落款处墨色太浓,与正文不协调。细看可发现,用笔不入纸,转折处太快,交代不清,收笔及转折处草率。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整体和局部都能经得住推敲的。建议作者继续深入对颜真卿行书的临习,仔细观察分析其用笔和结构特征,争取创作出遒劲有力、方圆兼备、刚柔并济的颜体行书风格的优秀作品。
另:查《王右军年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此作所录文字有错漏,从文字内容看,落款文字写“录《王右军年谱》二则”不妥,应书“节录《王右军年谱》”较好。
夏仕勇示范作品
行书小品
规格 70cm×46cm
楷书化城中堂
规格 136cm×68cm
作品评语:此幅魏楷章法完整,用笔以方为主,间有行书笔意,字的大小、欹侧、浓淡都有体现,书写也较放松,看得出作者有较深的笔墨功底,对魏碑也有多年实践经历,具备一定驾驭魏楷创作的技巧。作为女性作者,能把魏碑雄强、方劲的特征体现出来已属不易。从作品看来,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横画起笔与竖画起笔皆以露锋切笔为主,呈现出来的角度过于尖锐,给人以不适之感。如“阴”“云”等字,应在入笔和行笔时,多注意调锋的动作。此外,部分笔画的线条中段偏锋过多,如“空”字的长横及“满”字的上部,使线条显得空洞直白。还有些笔画的起笔或行笔过于雷同,变化不够,如“伴”字的撇画和竖画起笔方式雷同,应注意角度或藏露变化,“虎”字两撇的方向,应有曲直方圆变化。
针对这件作品,对作者后期的学习有以下两点建议:一、在传统上继续深入,用笔的丰富性、结构的多样化处理等方面都需再下功夫。二、线条是关键,中侧锋并用,中锋为主,加强线条中段的丰富性,怎么样写出古朴厚重的线条,需要作者认真思考。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王献之》-中华书法传奇
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字美得就像他的人一样,潇洒又帅气。传说,王献之小时候练字,把一池水都染黑了。他爸爸王羲之偷偷在他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字。王献之看到后,惊讶地发现这个“...
书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十)——书法的鼻祖——李斯
李斯很多人想不到,李斯成为闻名历史的大书法家,是从几只老鼠开始。话说,李斯在老家活到四十岁,由于字写的漂亮,适合记账,被聘为粮库保管员。但他总觉着这个职位太小,没有发挥出全部才能。他也向往大公司,希望...
周慧珺81幅书法斗方和行草对联欣赏
当代书法大家周慧君的 81 幅书法斗方和行草对联,每一幅都值得临摹学习。周老先生是继林散之之后,当代成就最高的女书法家之一。他把齐白石“作字先做人”的理念融入到书法当中,在继承传统...
《入木三分》-中国成语故事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书法家叫王羲之。他的书法技艺非常高超,写的字不仅美观,而且充满了力量。有一次,他在木板上写字,写完之后,人们发现他的笔力竟然透过了木板,深入到了木头里面三分深的地方。这就...
凭借书法天分,7岁就成了秀才,明代书法家姜立纲,就这么厉害
今天呢,就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位奇人。凭借书法天分,7岁就成了秀才,明代书法家姜立纲,就这么厉害。7岁就成了秀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可这却是事实。...
《春的故事》-神奇的汉字故事
春,chun,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