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丨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芦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苗语里的含义是斜坡上的芦笙村,匚 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自古以来就有苗不离笙一说,唱歌跳舞吹芦笙,每个村寨的青年男子都有好几把芦笙。众多小伙轮番进场吹起芦笙,姑娘身穿美丽的苗族盛装,芦笙悠扬,姑娘穿着盛装在芦笙场上跳,小伙只有会吹芦笙,而莫厌学年轻时也是芦笙场上的好手,经常去各个村寨里游方(旧称摇马郎,吹起芦笙。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丨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对苗族而言,芦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苗族芦笙的制作技艺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簧管乐器的制作技术,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种类较多,音质有别,形体大小各异,全部依靠手工制作完成。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

匚 斜坡上的芦笙村
排卡,苗语里的含义是斜坡上的芦笙村,直到站在排卡村的山脚下,才看见这个斜坡竟然是如此之斜,而且极其狭窄,通不了车。望着高高的斜坡,守着大堆设备的两位灯光老师相视苦笑。不要说抬着设备上山,我空着双手在斜坡上走了七八分钟,竟然有些微喘。

莫厌学老人的家在半山腰,在一间小屋里的窗下,老人系一条长围腰,戴一副老花镜,坐在一张小木凳上忙碌着,身前有疤痕累累的大木桩,那是他的工作台,上面放一个校音器。看见我们进屋,老人站起来露出温和的笑容。

匚 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
自古以来就有苗不离笙一说,而用莫厌学老人的话说: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对于苗族人而言,唱歌跳舞吹芦笙,是他们从蚩尤时代就延续及至今的生活。

莫厌学常常怀念他年轻的时候,每个村寨的青年男子都有好几把芦笙。苗族节日很多,每逢七夕节、大苗年、小苗年,芦笙场上,众多小伙轮番进场吹起芦笙,姑娘身穿美丽的苗族盛装,翩翩起舞,芦笙悠扬,响彻夜空。

姑娘穿着盛装在芦笙场上跳,看谁吹得好,谁最帅,所以她才好选。老人回忆着当年的岁月,有几分激动:小伙只有会吹芦笙,才能进场。还要吹得好,才能吸引漂亮姑娘。

而莫厌学年轻时也是芦笙场上的好手,经常去各个村寨里游方(旧称摇马郎,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的谈情择偶活动,吹起芦笙,唱歌跳舞。)老人当年与妻子的相识,就是在芦笙场上。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莫厌学很是神往。而每逢这些节日,也是他最忙的时候,索要芦笙和修芦笙的人踏破了门,他就得通宵达旦地赶活。

要是跳五天五夜的芦笙,我们就五天五夜不睡觉,要是跳七天七夜的芦笙,我们七天七夜不睡觉。

他的最长记录是9天9夜没怎么合眼,中间躲到楼上眯一会儿,急于想上芦笙场的小伙也能把他拖起来,可见苗人对于芦笙场的无比狂热。

匚 芦笙守望者
从十几岁开始到如今,莫厌学做了50来年的芦笙。数不清的芦笙从他手里出来,在他这间简陋的小屋里吹响,从6管到19管的,从A调到F调的,发往全国各地,也发往海外,在那些他从未去过的地方,笙管悠扬。

而他依旧日夜轮回,坐在那张小木凳上,终日里制作芦笙,回头看看,这就是他的一辈子。

现如今,村子里的年轻人,天南地北去打工,已经没人会吹芦笙了。只剩下几个老人在吹,声声总似回忆。

莫厌学每天坐在斜坡上的小窗前忙碌,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心下想着:会回来的,年轻人会回来的,芦笙场也会回来的。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大师齐聚,笙琴阮乐奏响狮城的六月。
笙吴彤华人跨界音乐家代表,第一位荣获格莱美音乐大奖的中国音乐人,精通创作、演唱、民族乐器演奏。 他1971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2年,组建中国第一支学院派摇滚乐队轮回乐队。2...
群山丨吴学良散文:芦笙吹舞为卿痴(二)
作者简介:吴学良,中国作协会员。发表散文20余万字,作品入选《新中国散文典藏》《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中国西部散文精华》等选本,著有文学、文学理论研究、文化学等20余部。四拜花树由四个年轻男性芦笙手吹奏...
尝试芦笙乐团演奏 他让“乡野”乐器走进课堂
中新网柳州8月26日电(曾健青 石荣蓉)他创编芦笙合奏曲目,大胆地创新和尝试芦笙乐团演奏方式,让芦笙这一“乡野”乐器走进大雅之堂。同时,为了家乡的民族乐器获得更好的传承,他走进学校,担...
“听见国潮” 听见国乐
8月29日,北京民族乐团“听见国潮——国风经典名曲燃情音乐会”在北京三里屯爱乐汇艺术空间如期与乐迷见面。玖乐室内乐组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经典、潮流、难忘的瞬间。音乐会以玖乐室内乐组合拿手曲目《欢沁》作为...
《送茶》笙独奏
曲:徐超铭 根据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改编而成,这首乐曲抒发了湖南茶香人民热爱新生活,肩挑丰收担,迈着轻盈步伐,畅想未来喜送茶叶的欢乐情景。 --201...
越声:80后的张梦践行着“笙”的梦
笙是中国民族管乐器中唯一一件可以固定音高演奏的复调乐器,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演奏开放式和声的吹管乐器。然而,这样一件乐器,知道的人却不多,尤其在较为时尚化、潮流化的民族器乐组合中笙乐器的使用率更少,原因何...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