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丨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芦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苗语里的含义是斜坡上的芦笙村,匚 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自古以来就有苗不离笙一说,唱歌跳舞吹芦笙,每个村寨的青年男子都有好几把芦笙。众多小伙轮番进场吹起芦笙,姑娘身穿美丽的苗族盛装,芦笙悠扬,姑娘穿着盛装在芦笙场上跳,小伙只有会吹芦笙,而莫厌学年轻时也是芦笙场上的好手,经常去各个村寨里游方(旧称摇马郎,吹起芦笙。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丨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对苗族而言,芦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苗族芦笙的制作技艺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簧管乐器的制作技术,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种类较多,音质有别,形体大小各异,全部依靠手工制作完成。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

匚 斜坡上的芦笙村
排卡,苗语里的含义是斜坡上的芦笙村,直到站在排卡村的山脚下,才看见这个斜坡竟然是如此之斜,而且极其狭窄,通不了车。望着高高的斜坡,守着大堆设备的两位灯光老师相视苦笑。不要说抬着设备上山,我空着双手在斜坡上走了七八分钟,竟然有些微喘。

莫厌学老人的家在半山腰,在一间小屋里的窗下,老人系一条长围腰,戴一副老花镜,坐在一张小木凳上忙碌着,身前有疤痕累累的大木桩,那是他的工作台,上面放一个校音器。看见我们进屋,老人站起来露出温和的笑容。

匚 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
自古以来就有苗不离笙一说,而用莫厌学老人的话说: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对于苗族人而言,唱歌跳舞吹芦笙,是他们从蚩尤时代就延续及至今的生活。

莫厌学常常怀念他年轻的时候,每个村寨的青年男子都有好几把芦笙。苗族节日很多,每逢七夕节、大苗年、小苗年,芦笙场上,众多小伙轮番进场吹起芦笙,姑娘身穿美丽的苗族盛装,翩翩起舞,芦笙悠扬,响彻夜空。

姑娘穿着盛装在芦笙场上跳,看谁吹得好,谁最帅,所以她才好选。老人回忆着当年的岁月,有几分激动:小伙只有会吹芦笙,才能进场。还要吹得好,才能吸引漂亮姑娘。

而莫厌学年轻时也是芦笙场上的好手,经常去各个村寨里游方(旧称摇马郎,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的谈情择偶活动,吹起芦笙,唱歌跳舞。)老人当年与妻子的相识,就是在芦笙场上。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莫厌学很是神往。而每逢这些节日,也是他最忙的时候,索要芦笙和修芦笙的人踏破了门,他就得通宵达旦地赶活。

要是跳五天五夜的芦笙,我们就五天五夜不睡觉,要是跳七天七夜的芦笙,我们七天七夜不睡觉。

他的最长记录是9天9夜没怎么合眼,中间躲到楼上眯一会儿,急于想上芦笙场的小伙也能把他拖起来,可见苗人对于芦笙场的无比狂热。

匚 芦笙守望者
从十几岁开始到如今,莫厌学做了50来年的芦笙。数不清的芦笙从他手里出来,在他这间简陋的小屋里吹响,从6管到19管的,从A调到F调的,发往全国各地,也发往海外,在那些他从未去过的地方,笙管悠扬。

而他依旧日夜轮回,坐在那张小木凳上,终日里制作芦笙,回头看看,这就是他的一辈子。

现如今,村子里的年轻人,天南地北去打工,已经没人会吹芦笙了。只剩下几个老人在吹,声声总似回忆。

莫厌学每天坐在斜坡上的小窗前忙碌,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心下想着:会回来的,年轻人会回来的,芦笙场也会回来的。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吴彤介绍笙的结构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那么从笙的结构来说呢,刚才我们说八音分类匏类,所以其实这是笙斗,所以笙斗最早就是用葫芦,因为他天然有一个气箱,把它打通了以后,把这个竹苗放进去,然后里面是簧片,就是现在这簧片,大家我认为打开的话,大家...
布依戏、芦笙制作研修班系列课程—解说传统话戏曲实操芦笙闻其音
10月24日上午,为更好地学习布依族非遗传统文化,围绕学员文化背景和实际学习情况,今天由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板坝保和班布依戏师、布依戏编导、布依民间乐器牛骨胡、葫芦胡演奏者罗继祥老师为学员授课。罗老师...
从独奏到即兴:爵士乐中笙的即兴创作逻辑 —— 解码传统笙的爵士化转型与即兴表达体系
一、调性突破:五声音阶与布鲁斯音阶的化学反应笙的传统演奏以五声音阶为核心,而爵士乐的灵魂在于布鲁斯音阶的 “蓝色音符”(Blue Notes)。当笙遇见爵士,两者的调性体系碰撞出独特的和声色彩。在吴彤...
原创当笙遇到大提琴吴彤欧阳娜娜跨界奏出别样气质
原标题:当笙遇到大提琴吴彤欧阳娜娜跨界奏出别样气质6月29日知乎答案奇遇夜上,曾两获格莱美奖的民乐演奏家吴彤为观众们带来了一段关于笙文化的特别讲演。笙不但是中国传统乐器中唯一能演奏和弦、复调的管乐器,...
当萌娃遇上芦笙,寓教于乐绽放非遗文化魅力
近日,禄丰市和平镇文化中心联合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苗族芦笙制作吹奏代表人张建华老师走进平掌小学,开展和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让孩子们学起来、跳起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
吴彤介绍什么是“笙”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笙这个乐器呢应该是中国的本土发明。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非常具有~包含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的符号的那样的一个乐器。民族管乐器.那么笙原来在先秦的音乐的分类法中它叫八音分类就是用乐器的材质来分类。它叫金石土革...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