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属于苗族男女的音乐狂欢,脱单靠这门乐器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属于苗族男女的音乐狂欢,脱单靠这门乐器

3年前 (2022-08-12) 热度:1232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丨芦笙是苗族传统乐器,芦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贵州黔东南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苗语里的含义是斜坡上的芦笙村,匚 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自古以来就有苗不离笙一说,唱歌跳舞吹芦笙,每个村寨青年男子都有好几把芦笙。众多小伙轮番进场吹起芦,姑娘身穿美丽的苗族盛装,芦笙悠扬,姑娘穿着盛装芦笙场上跳,小伙只有会吹芦笙,而莫厌学轻时也是芦笙场上的好手,经常去各个村寨里游方(旧称摇马郎,吹起芦笙。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丨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对苗族而言,芦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苗族芦笙的制作技艺传承中国古代传统簧管乐器的制作技术,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种类较多,音质有别,形体大小各异,全部依靠手工制作完成。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

匚 斜坡上的芦笙村

排卡,苗语里的含义是斜坡上的芦笙村,直到站在排卡村的山脚下,才看见这个斜坡竟然是如此之斜,而且极其狭窄,通不了车。望着高高的斜坡,守着大堆设备的两位灯光老师相视苦笑。不要说抬着设备上山,我空着双手在斜坡上走了七八分钟,竟然有些微喘。

莫厌学老人的家在半山腰,在一间小屋里的窗下,老人系一条长围腰,戴一副老花镜,坐在一张小木凳上忙碌着,身前有疤痕累累的大木桩,那是他的工作台,上面放一个校音器。看见我们进屋,老人站起来露出温和的笑容。

匚 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

自古以来就有苗不离笙一说,而用莫厌学老人的话说: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对于苗族人而言,唱歌跳舞吹芦笙,是他们从蚩尤时代就延续及至今的生活。

莫厌学常常怀念他年轻的时候,每个村寨的青年男子都有好几把芦笙。苗族节日很多,每逢七夕节、大苗年、小苗年,芦笙场上,众多小伙轮番进场吹起芦笙,姑娘身穿美丽的苗族盛装,翩翩起舞,芦笙悠扬,响彻夜空。

姑娘穿着盛装在芦笙场上跳,看谁吹得好,谁最帅,所以她才好选。老人回忆着当年的岁月,有几分激动:小伙只有会吹芦笙,才能进场。还要吹得好,才能吸引漂亮姑娘。

而莫厌学年轻时也是芦笙场上的好手,经常去各个村寨里游方(旧称摇马郎,黔东南苗族青年男女的谈情择偶活动,吹起芦笙,唱歌跳舞。)老人当年与妻子的相识,就是在芦笙场上。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莫厌学很是神往。而每逢这些节日,也是他最忙的时候,索要芦笙和修芦笙的人踏破了门,他就得通宵达旦地赶活。

要是跳五天五夜的芦笙,我们就五天五夜不睡觉,要是跳七天七夜的芦笙,我们七天七夜不睡觉。

他的最长记录是9天9夜没怎么合眼,中间躲到楼上眯一会儿,急于想上芦笙场的小伙也能把他拖起来,可见苗人对于芦笙场的无比狂热。

匚 芦笙守望者

从十几岁开始到如今,莫厌学做了50来年的芦笙。数不清的芦笙从他手里出来,在他这间简陋的小屋里吹响,从6管到19管的,从A调到F调的,发往全国各地,也发往海外,在那些他从未去过的地方,笙管悠扬。

而他依旧日夜轮回,坐在那张小木凳上,终日里制作芦笙,回头看看,这就是他的一辈子。

现如今,村子里的年轻人,天南地北去打工,已经没人会吹芦笙了。只剩下几个老人在吹,声声总似回忆。

莫厌学每天坐在斜坡上的小窗前忙碌,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心下想着:会回来的,年轻人会回来的,芦笙场也会回来的。

本文标题:芦笙一响,脚板发痒,属于苗族男女的音乐狂欢,脱单靠这门乐器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07.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笙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笙

笙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吹奏乐器,以簧片振动发音。目前在乐队中常用的,大多数是经过改革的十七簧笙,分高音笙和中音笙两种。中音笙比高音笙低八度。一、音色特点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

10年,民族乐器专利年总量增长4倍

10年,民族乐器专利年总量增长4倍

涿州市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笙外观古朴、音色柔美、工艺精良74项发明专利,405项实用新型专利,378项外观设计专利,2021年民族乐器专利共计857项。虽然专利总数同比下降10.5%,但是仍然...

越声:80后的张梦践行着“笙”的梦

越声:80后的张梦践行着“笙”的梦

笙是中国民族管乐器中唯一一件可以固定音高演奏的复调乐器,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演奏开放式和声的吹管乐器。然而,这样一件乐器,知道的人却不多,尤其在较为时尚化、潮流化的民族器乐组合中笙乐器的使用率更少,原因何...

笙和竽的区别在哪里?

笙和竽的区别在哪里?

我国古代乐器这系列文章我们已经有几期了,反响上面虽然没有我们之前预想的那么强烈,但是为了普及更多的关于我们民族的乐器知识,该系列我们还是会继续下去,之前几期我们不止一次的为朋友们介绍过我国的八音,其实...

笙:曾经的乐器王者,如何沦为葬礼上“丧曲”的标配?

笙:曾经的乐器王者,如何沦为葬礼上“丧曲”的标配?

2017年3月,《我是歌手》第五季的舞台上,斩获第59届格莱美奖的吴彤先生,带着自己的乐器笙,为林志炫助阵竞演,一曲《御龙铭千古》燃爆全场。有人说,林志炫唱出来了大将军征战沙场的感觉,而更多音乐人评价...

笙:绽放在《诗经》、影响西洋的古老神奇乐器

笙:绽放在《诗经》、影响西洋的古老神奇乐器

作者:艺逍遥 欢迎关注和转发! 赏国乐,观民风,察新象,艺逍遥携成都双流区文旅局隆重推出——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