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但是书法结构因时而变!书法结构会随着每个时期人们的审美不断地变化。书法结构不断在变化,但是有的法则用在这个字上比较合适,其实关于书法的点画分布,在书法结构这个问题上,但是初学者一般会把这个稳字理解偏了。只去理解稳字的表面。书法结构就稳了。典型的案例就是把楷书当印刷体写了。有的同学本身就分不清楷书与印刷体的区别。再回到王羲之说的这个稳字。王羲之说的这个稳字,楷书就写成呆板的印刷体了。
书法的笔法千古不易,但是书法结构因时而变!
书法结构会随着每个时期人们的审美不断地变化。
比如唐代,人们的审美比较喜欢肥美一点的,你看看颜真卿的楷书就是这样的。
书法结构不断在变化,人们也在不断总结。
但是有的法则用在这个字上比较合适,一换字或者一换字体就不适应了。
其实关于书法的点画分布,王羲之就说了一个字。
在书法结构这个问题上,王羲之就说了一个字——稳。
不管你怎么布置点画,结构一定要稳。
但是初学者一般会把这个稳字理解偏了。
只去理解稳字的表面。以为把点画写得横平竖直,间隔一致,书法结构就稳了。
典型的案例就是把楷书当印刷体写了。
或者说,有的同学本身就分不清楷书与印刷体的区别。
确实这两种字体比较像,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个是手写的,一个是印刷的。
看着有点废话,但这就是本质。手写的东西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印刷的可以做到。
再回到王羲之说的这个稳字。
王羲之说的这个稳字,是感觉上的稳,而不是物理上的稳。
比如,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实际是不稳的,演员要不停地去调平衡,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稳的。
而初学者理解的稳,就像地上的板凳一样,那种死稳。
你用这种思维去布置点画,楷书就写成呆板的印刷体了。
怎样避免把楷书写成印刷体?
这其实也不难。就是用写行书的思维,去写楷书。
只是把行书的牵丝隐藏了而已。
目的就是让楷书具有行书那种动态的书法结构。当然了,这种动态的书法结构也是稳定的。
结束语:
学好书法,不单单只是学好点画就行了。
有时候,思维的改变也是学好书法的关键。
比如,上面那个把楷书写成印刷体的例子,如果不把写楷书的思维改变一下,估计永远走不出那个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说一说。
原创作者:墨虫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车部 空城计》-水墨汉字动画
《车部 空城计》-水墨汉字动画...
智永《真草千字文》-书法故事
《真草千字文》是真草二体的书法作品,由隋代书法家智永创作。智永曾书写八百本《真草千字文》,散布于江东诸寺,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大类。此帖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
东汉《赵仪碑》-拓片-释文,什么是墓志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
王羲之书法全集,每一幅都是极品
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他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下面就一起来欣赏吧!《兰亭序》《二谢...
苏州的“落榜生”苦练书法,现在作品价值8000多万,网友:超值
如果说历代书法名家都是天才的话,而这位苏州的落榜生则是例外,他历经九次考试,次次名落孙山,靠勤奋成为一代名家!他就是文徵明,被誉为明代书法第一人,如果说王羲之开创潇洒飘逸的书风,赵孟开创精致妍美的书风...
元代黄溍楷书《城南斋记》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黄溍博学工文辞,延佑二年(1315)进士,授台州宁海丞。历任诸暨州判官、国子博士、寻兼经筵...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