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8个月前 (01-08) 热度:236 ℃
选择读文语音:

2024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词容易写错?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

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出错吧


一、“制高点”误为“至高点”

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概念、新用语大量出现。同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语文差错也随之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比如:是“人型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运用十分混乱,有人用前者,有人用后者。学者研究,用后者“人形机器人”比较符合语用规范

再如:有媒体说“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科技巨头纷纷抢占行业至高点”,其中“至高点”无疑是“制高点”之误。

  • “至”有“最”的意思,“至高点”即“最高点”。
  • 而“制高点”本是军事用语。其中“制”指压制、控制,“制高点”指能获得控制权的高点。

抢占“制高点”,不仅要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最高点,而且要利用这一优势,获得控制权、拥有掌控力。


二、“电光石火”误为“电光火石”

2024年是奥运年,巴黎奥运会成为全球的关注点。相应,与奥运及其他体育活动相关的差错也十分明显。比如:巴黎奥运会上,激烈比赛的精彩瞬间常被媒体称为“电光火石”。

“电光”指闪电之光,“石火”指击石之火,“电光石火”常用来形容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形容极快的速度“火石”是燧石的俗称,两块燧石擦击,可以取火。闪电之光,稍纵即逝;取火之石,固态坚实。“电光”与“火石”形态相去甚远,并举使用不当。


三、“跻身”误为“挤身”

郑钦文在2024年大放异彩,屡获佳绩,跻身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年终总决赛。有报道把“跻身”误为“挤身”。

  • 提手旁的“挤”,本指推开,引申指紧紧靠在一起,如“拥挤”“挤压”等。
  • 字旁的“跻”(jī),本指登上、上升,引申指晋升,如“跻升”即指升迁。

郑钦文通过获得优异成绩而得以置身世界女子网坛前列,应该用“跻身”,因为这是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拥挤无关,不能写成“挤身”。


四、“花甲”误为“古稀”

乒乓名将倪夏莲长期活跃于世界乒坛,深受球迷喜爱。她1963年出生,2024年六十一岁。有报道称倪夏莲“年逾古稀”“步入古稀之年”。其实,年过六十,是年过“花甲”,而非年过“古稀”。

古代用干支纪年,以天干与地支依次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称“花甲”,后用以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


五、“松弛感”误为“松驰感”

2024年,“松弛感”一词广为流传。遗憾的是,常有人把“松弛感”误写成“松驰感”。

  • 马字旁的“驰”,本指使劲赶马,引申指车马等跑得快,又泛指快跑、疾行,如“驰援”。
  • 弓字旁的“弛”,本指放松弓弦,含义与“张”(本指上紧弓弦)相对。引申指放松、松懈,如“弛缓”,又指解除、废除,如“弛禁”。

“松弛”可指放松、不紧张,也可指松懈、不严格,“松弛感”不能写作“松驰感”。


六、“曈曈”误为“瞳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句反复出现于辞旧迎新的春节期间,其中的“曈曈”常被误写。

  • 目字旁的“瞳”,本指瞳孔,即眼球虹膜中心的圆孔,后也借指目光。
  • 日字旁的“曈”,含义与太阳有关,叠用作“曈曈”,形容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元日》,描写的是新年到来、万象更新的美好景象,其中的“曈曈”不能写成“瞳瞳”。


七、“脑卒中”的“卒中”误读为zúzhōnɡ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稳步推进“脑卒中”防治工作。遗憾的是,“卒中”常被误读为zúzhōnɡ。“脑卒中”简称“卒中”,俗称“中(zhònɡ)风”。

  • “卒”读zú,泛指士兵,还指终止、完毕;
  • 读cù,义为突然,后多作“猝”。

“卒中”即突然被侵袭,应该读cùzhònɡ。读成zúzhōnɡ,表达不出突然被伤害意思


八、“过渡”误为“过度”

2024年国际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反映在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此相关的语文差错也频繁出现。比如:“过渡政府”等词频现各类媒体中。但不少报道把“过渡”误写成“过度”。

  • “度”本指计量长短的标准,引申指程度、限度。“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
  • 三点水的“渡”,本指横过水面。“过渡”字面义即横越江河,后引申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期”“过渡地带”。

“过渡”与“过度”,音同形近,含义迥别。“过渡政府”等中的“过渡”不能写作“过度”。


九、“侦察”误为“侦查”

不少媒体将“侦察无人机”误作“侦查无人机”。

  • “侦查”是法律用语,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有罪而进行调查及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如“侦查案情”。
  • 而“侦察”是军事用语,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

“侦察无人机”在空中侦察战况,执行的是军事任务,不能写作“侦查无人机”。


十、“果腹”误为“裹腹”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有媒体报道称:“大量加沙民众只能挖野菜裹腹”。其中“裹腹”是“果腹”之误。

  • “果腹”出自《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本指果实,“腹犹果然”形容肚子像果实一样饱满,后以“果腹”指吃饱肚子。
  • “裹”可指缠绕、包扎,如“包裹”,还可指夹杂,如“裹挟”。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咬文嚼字》


监制/李浙  主编/张志达

编辑/隋邦科 高少卓

©央视新闻

转发周知!

本文标题: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558.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央视新闻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唐伯虎智斗阁老》-中国儿童书法动漫

《唐伯虎智斗阁老》-中国儿童书法动漫

  唐伯虎虽是才子,可他很清廉,这一年快到年了,还没银子用。心想,当朝阁老和我住的很近,就从他那里弄些年本吧!略加思考,提笔写了一付春联,差人给阁老送去。阁老听说是唐伯虎赠送对联,非常高兴,赏了来人三...

《什么是鼎?》-如果汉字会说话

《什么是鼎?》-如果汉字会说话

司母戊鼎更名之争持续了30多年,201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30分》节目中正式发布公告:将“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从此国家博物馆陈设展览中的司母戊鼎的铭牌被改为后母戊鼎,一...

刘彦湖:写字不等于书法,写字大于书法

刘彦湖:写字不等于书法,写字大于书法

写字和书法,是一个什么关系?刘彦湖曾经说过:写字不等于书法,写字大于书法。考虑到有些朋友不熟悉刘彦湖先生,咱们还是先来个简单的介绍。刘彦湖,1960年出生于黑龙江,历史学博士学位,现在是中国...

藏经洞,千年敦煌的命运流转

藏经洞,千年敦煌的命运流转

大英博物馆“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特展中的唐代绢画(敦煌藏经洞出土)在叶文玲所著的《常书鸿传》中,接近尾声时,有一段身在天国的常书鸿与道士王圆箓的会面,让人印象深刻。面对王圆箓,常书鸿先生激动地说:“...

书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十)——书法的鼻祖——李斯

书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十)——书法的鼻祖——李斯

李斯很多人想不到,李斯成为闻名历史的大书法家,是从几只老鼠开始。话说,李斯在老家活到四十岁,由于字写的漂亮,适合记账,被聘为粮库保管员。但他总觉着这个职位太小,没有发挥出全部才能。他也向往大公司,希望...

"立德树人、修身铸魂"书笙阁艺术工作室精选部分学员优秀书法作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推行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生大赛以"立德树人、修身铸魂"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硬笔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