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日常练字,记住4个黄金规律,学会了,你的字会越写越好看
大家好,欢迎来到写字课,我是你的老朋友啸卿,带你写好楷书规范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汉字有故事,写字同样有方法,有技巧,有规律,今天主要为大家分享带有“白”字部的一类字如何去写?总结一下规律,帮助大家高效练字,少走弯路,快速提高书写水平。
“白”为独体字,也可作为合体字的偏旁部首,出现在合体字中可表意,作为合体字的意旁,如“皓”指明亮、光明;也可表音,作为合体字的声旁,如“柏”由“白”得声;也有一些字,虽有“白”部,但与她的音、意无关,如“皇”“泉”等。
“白”字部,可出现在字的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在左侧和右侧时居多,在上方和下方偏少一些,还有少数出现在被包围部分,如“迫”
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其形态有所变化,书写此类字,除了需注意形态变化之外,在左右结构中需注意左右两个部件的“高低”关系。在上下结构中需注意上下两个部件的“宽窄”关系;下面我们分别对出现在这四个位置上,带有“白”部的例字进行归类、图解结构,总结规律。
先来看一下“白”在左侧的例字
一.“白”在左侧归类例字:
的
皎
魄
皖
同类字:皑皓
规律总结:
通过上述例字我们可以看出:
1.“白”字在左侧时,整体需窄,不可过高;
2.白字旁左低右高,取斜势;
3.白字旁因其本身属于比较小的偏旁,需稍靠上书写;
4.右侧部分偏高,起笔超过左侧短撇,下端超过左侧底端。
二.“白”在右侧归类例字:
怕
拍
柏
伯
同类字:帕舶铂
泊
珀
规律总结:
通过上述例字我们可以看出:
1.“白”在右侧时,如左侧部件上下有竖向笔画,或整体偏高,则右侧“白”上方短撇起笔需略低于左侧,右下方竖的末端略高于左侧竖笔末端;最高点最低点均为左侧部件。
2.当左侧部件上下没有较长竖笔,或整体不是很高,则右侧“白”上方短撇起笔略超过左侧,下方竖笔末端略低于左侧。
三.“白”在上方归类例字:
皇
泉
皂
帛
皋
规律总结:
通过上述例字我们可以看出:
当“白”字在上方作为字头时,整体不可写高,需扁,且左右竖笔需内收,不可写垂直。
四.“白”在下方归类例字:
皆
百
皙
规律总结:
通过上述例字我们可以看出:
当“白”字出现在字的下方时,如上方部件稍矮,“白”可适当略高;如上方部件略高,则白字旁需变矮,且左右竖笔需内收。如“皙”;
还有一类“白”出现在包围结构中如下图;
迫
“迫”字在右上方,需靠左书写,距离“走之”不要太远,整体偏瘦高,两竖笔不可内收,左侧“走之”首点需略低于右侧撇的起笔,捺笔需托住上方部件,捺脚为最右侧超过上方竖笔末端。
总结:一般带有“方框”的部件,如果比较矮小,横竖长度差不多,或横长竖短,左右竖笔多需内收,如果为横短竖长,左右竖笔一般不可内收,两竖保持平行,如以上例字。
“白”在左侧时需让右,整体比较窄,在右侧时,比在左侧稍宽,在左在右,体型均偏瘦高,横短竖长,两竖挺直,保持平行,书写时注意左右两部件的上下高低关系;
在上方和在下方时,上下需对正,上方需让下,一般不可写高,略扁,左右竖笔需内收;在下方时根据上方部件决定,上方矮,下方则略高,竖笔挺直,保持平行;若上方高,则下方需矮,两竖笔内收,基本对称。书写时还需注意上下两部分的宽窄,“白”在上方时,多为上窄下宽,“白”在下方时多为上宽下窄。
好,本章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是啸卿带你写好规范字,我们下期再见!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虫的故事-为啥老虎被叫做大虫》-神奇的汉字故事
老虎被称为“大虫”的原因与我国古代对动物的分类有关。古代人习惯用“虫”来泛指所有的动物,并将动物明确分为羽虫、毛虫、甲虫、鳞虫、倮虫五类。其中,老虎属于毛虫类。而“大”有长、为首的意思,“大虫”便指...
古今的借条,书法与文化的另一种美
关系再好,提到钱也不免难堪,就连白纸黑字的借据也失去了曾经的分量。今天给大家带来古今借条总汇,通过这些老借条,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情冷暖,体会借据的真正含义。【颜真卿借米,写出传世墨宝】颜真卿 乞米帖...
书法家李家顺书法作品《沁园春·雪》竞拍成交
由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组织的“虎年全国书画精英作品拍卖会第二十八期”于2022年7月21日在京举行。书法家李家顺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在多轮激烈的竞拍中以1800元被藏友收藏。在本次书画拍卖会上,文化艺...
小学生练字必备!楷书5000常用字字帖汇总
小学生必看楷书结构30法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横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
元代黄溍楷书《城南斋记》
黄溍(1277-1357),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黄溍博学工文辞,延佑二年(1315)进士,授台州宁海丞。历任诸暨州判官、国子博士、寻兼经筵...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