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笙的历史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笙由于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鹿鸣》篇提到。鼓瑟吹笙,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笙在古时广为流传并且十分受欢迎“我国在唐代就有了三十六簧半音笙”笙还对西方的西洋乐器产生了重大影响。商周时期笙通过,首先仿照我国笙的自由簧片原理,法国乐器制造家格列尼叶制成了风琴。或多或少地都从中国古老而神奇的乐器笙那里获得过灵感,笙的艺术表现力很强;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笙的喜爱由来已久。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和”的记载(古时大笙称“竽”,小笙称“和")。由此可见,笙的历史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笙由于历史悠久,古代许多著作中都有记载。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鹿鸣》篇提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司马迁《史记》中也有“女娲之笙簧”的记录,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笙在古时广为流传并且十分受欢迎。
笙的种类较多,我国南方江苏、浙江一带有“丝竹笙”(又称苏笙,十七根苗),北方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有“圆笙”,安徽、山东、河南等部分地区有“方笙”,少数民族地区有“芦笙”、“葫芦笙”等。笙的管数不等,从十二管到三十六管都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唐代就有了三十六簧半音笙。
笙还对西方的西洋乐器产生了重大影响。商周时期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波斯(今伊朗),公元1777年又由法国传教士阿米奥传到了欧洲,它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自由簧片原理,制造出了管风琴的簧片拉手,从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18世纪末,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
1810年,法国乐器制造家格列尼叶制成了风琴;1821年,德国布希曼发明了口琴,次年又发明了手风琴。这些西洋乐器的产生,或多或少地都从中国古老而神奇的乐器笙那里获得过灵感。
笙的艺术表现力很强,它的音色甜美、和谐、丰满,技巧独特。古代诗人罗叶曾写有:“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最宜轻动纤纤玉,钵送当观艳艳金。”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又如:“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笙的喜爱由来已久。笙既是一件很好的独奏乐器又是民乐队中不可缺少的合奏,伴奏乐器。在地方戏曲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如山东的梆子戏等。
虽然笙的和多数其他中国乐器的情况类似,笙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但历史上的名曲却几乎一首也没有留存下来。如今我们听到的笙曲,多数都是近几十年新创作的,较著名的有《凤凰展翅》《孔雀开屏》《海南春晓》《草原骑兵》等。另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芦笙、葫芦笙等,近年来也产生过一些好的作品,乐器本身也有比较大的发展。
04:06来自中乐互动
说到笙的现代发展,就不能不提管乐演奏家吴彤。2017年吴彤用笙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和林志炫合作,让更多的中国人见识到了笙的魅力;马友友、吴彤创团组建的丝绸之路合奏团凭专辑《歌咏乡愁》获得了第59届格莱美大奖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吴彤致力于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笙笙不息,生生不息,希望在未来有更多人认识到笙,有更多人愿意在传承笙的道路走下去。
举报/反馈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河南省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
远看笙有色,近听玉有声—记镇平县民间制笙大师黄林枫先生作者 李浩雨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玉笛凌秋韵远汀,谁家少女倚楼听?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在这些诗句里提到的玉笛,是对...
《极度笙音》 live 官录现场视频【吴彤-珠海跨年音乐会】
2018跨年的吴彤专场音乐会,报幕的时候就已经很兴奋很迫不及待了嘿嘿嘿确认过眼神,是超级活泼超级high的极度笙音了~~曲子很跳跃很好听,中间还有乐手solo环节。————up:檐雨落...
声音百科乐器篇笙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
杨荫浏:笙——竽考(二)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隋唐以来,笙竽类乐器总的发展,有着向后倒退的趋势。隋代有19簧笙,唐代有19簧...
笙协奏曲:《文成公主》
曲:高扬、张式功、唐富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笙协奏曲“文成公主”描述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大唐盛世,贞观十二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要求迎娶唐朝公主。唐太宗在宫中选定一...
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
曲:张晓峰 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 大家平时看见天上的云,会想起什麽呢? 云南流传著一个家...
发表评论
